第388章 优势在我

随后,五军都督府一众大佬纷纷大摆宴席,宴请朝堂诸位同僚,江宁自然也不例外。

一时间,朝堂上的一众大佬纷纷前来道贺。

朱由校虽未亲临,但派了方正化前来,足见恩宠。

毕竟江宁所获赏赐非同寻常,单说那三件蟒袍,在大明可谓独树一帜,且皆是规格最高的坐蟒袍。

这要是放在嘉靖、万历年间,或许还算常见。

嘉靖皇帝在位时,赏赐臣子蟒袍多达87次,万历皇帝更是夸张,赏赐臣子蟒袍高达181次,当真可谓“蟒袍遍地走,飞鱼不如狗”。

然而,自朱由校登基以来,赏赐蟒袍的次数极少,获赐蟒袍的臣子更是屈指可数。

内阁三位阁老中,除孙承宗获赐坐蟒袍外,袁可立获赐的是行蟒袍,薛国观获赐的则是飞鱼服。

如今,五军都督府五位大佬皆获蟒袍,其地位可谓如日中天,由此也能看出朱由校对五军都督府的重视程度。

江宁在家中连续大摆宴席三天。

小老弟温体仁为感谢江宁对自己晋升的帮助,亲自提笔写下“敕造忠义侯府”。

温体仁不负才子之名,字迹刚劲秀丽,江宁十分喜欢,随后安排人将其制成匾额,挂在府门之上。

与此同时,为避免太过显眼,江宁上书朱由校,主动请求辞去京营总督一职。

朱由校得知后,立刻将江宁召进皇宫,痛心疾首地说道:“江兄啊,做人要是没有梦想,与咸鱼有什么区别?

你如今不过获封侯爵,上面还有公爵之位,更有佩享太庙、陪葬皇陵等无上荣耀,你都尚未企及,怎么就想着辞去京营总督的差事?

难道你准备回家躺平,混吃等死不成?”

听到朱由校的质问,江宁尴尬不已,赶忙解释道:“陛下,臣绝无躺平混吃等死之意。

只是如今朝廷推行文武分治,京营总督掌管京营全部兵马,除圣旨之外,唯有京营总督有权直接调动兵马。

为维持文武平衡,臣才决定主动辞去此职。”

说罢,江宁从怀中掏出朱由校最早赐给自己的调兵金牌,放在桌案之上。

听闻江宁所言,得知他并非要消极怠工,朱由校这才松了口气。

仔细思量,江宁的话确实在理。

如今朝堂实行文武分治,五军都督府若要调兵,必须有圣旨,否则根本无法从京营调动一兵一卒。

但江宁担任的京营总督一职却是个例外,无需圣旨便可调动部分兵马。

再加上江宁如今风头正盛,确实该撤销这一官职。

随后,朱由校笑着说道:“江兄,京营总督的差事你可以辞去,但咱兄弟俩,有何事、何话,尽管对朕直说,别藏着掖着。”

说着,便将金牌塞回江宁怀中,又笑着道:“京营总督的差事虽让你辞了,但这金牌你且留着,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江宁闻言,当场一阵无语。

也幸亏自己与朱由校情同兄弟,换做其他臣子,不用主动请辞,皇帝若心慈手软,也早就撸了这差事。

要是心狠一些,直接找个由头就把人收拾了。

毕竟除了京营士兵,自己还能调动京城所有锦衣卫,倒也不愁手底下没人办事。

想到此处,江宁眼眶泛红,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

眼见江宁收下金牌,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江兄,这才对嘛!

眼瞅着快过年了,你家里要是还缺啥,尽管跟朕说,朕都给你备齐咯。”

江宁思索片刻,说道:“谢陛下,臣家里什么都不缺。

陛下,要不您给臣放几天假,让臣能在家好好歇一歇。”

朱由校听后,连忙摇头道:“这可不成,朝廷有朝廷的法度,朕怎能因私情坏了规矩?

再者说,你如今身为大明新晋勋贵,理当为百官表率。

要是没别的事,就赶紧回家吧,记住以后可别无故旷工,不然小心朕扣你俸禄。”

江宁无奈,只得起身告辞,返回家里与两位夫人一起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就在京城一片热闹祥和之时,山东战场上,因天寒地冻,朝廷大军与白莲军在兖州陷入对峙。

朱由检之前曾向皇明卫将士许诺,平定白莲之乱后,带他们回京过年。

可如今,这承诺成了泡影,朱由检只觉丢了面子,整日暴跳如雷。

对此,何可纲也只能尽力安抚。

这一日,中军大营升帐议事。

众人面对当前的天气状况、季节因素,以及白莲军只守不攻的态势,都感到无可奈何,一时间士气有些低落。

何可纲无奈地开口道:“如今咱们只能先这么耗着,贸然出兵的话,风险实在太大,弄不好就会大败而归。

所以本将决定,等年后开春,再一举平定白莲教之乱。”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时,朱由检却不干了,他站起身来,一脸严肃地说道:“兖州这地方,历来大规模征战达50余次,其中是非曲折,难以言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史家都注意到,正是在这片古战场上,决定了无数王朝的兴衰荣辱。

兖州地处交通要冲,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中山王徐达奉太祖之命,兵分三路,便是先取山东,而后会师北上,从而一举大败元军。

山东被攻克的消息传到大都,元帝见大势已去,慌忙准备逃往漠北草原。

正德三年,白衣贼作乱,刘六、刘七率领白衣贼纵横数省,无人能挡,最终还是被朝廷大军在山东战场剿灭,前后持续数年的白衣之乱就此平息。

就在一年前,本王与江大人有幸亲率十万京营儿郎,征讨西南数省,先后平定奢崇明、安邦彦之乱,大获全胜。

本王就不明白了,为何大家都在念叨着项羽被困垓下,难道这兖州古战场,对我们来说就注定凶多吉少?

一年前,本王投身军旅,先是平定西南数省,再到如今收复山东失地,朝廷官兵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犹在眼前。

短短时间,难道这兖州就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吗?”

听着朱由检慷慨激昂的陈词,在场众将皆面露苦涩。

眼见众人如此垂头丧气,朱由检大怒,怒吼道:“无论怎么讲,十万对十五万,优势在我!

你们要是不上,本王亲自上!”

在场众将闻言,无不为之震撼。

这位信王殿下实在是太过疯狂了,竟敢说出这般豪言壮语!

不过,这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风格,此前他率三千人与白莲军五万人对战,一路追着对方砍杀,直接把白莲军打得人仰马翻、落荒而逃。

何可纲无奈地叹息一声,随后下令众将各自返回军营。

看着朱由检离去的背影,他满心无奈。

就在这时,曹变蛟赶忙走上前来,说道:“何叔,您别生气,殿下就是这脾气。

当初在西南的时候,江大人和魏公公都劝不住他,就连魏公公都被殿下拉去充作壮丁,直接带上了战场。

殿下也是一心为了战事。”

何可纲一脸严肃地说道:“小曹,我跟你说了多少次,在军中要以官职相称,这里哪有你什么何叔。”

曹变蛟赶忙应道:“晚辈知道了,何叔。”

何可纲一阵无语,随后便去巡视军营。

如今虽然天寒地冻,但朝廷的补给一直较为稳定,将士们能吃饱饭、穿暖衣,不至于在这冰天雪地的战场上忍饥挨饿。

新任山东巡抚谢学龙,与英国公张维贤忙着安抚百姓。

然而,山东战场规模庞大,受波及的百姓众多,两人商量后,决定将一部分百姓分别安置到山西、北直隶以及南直隶。

对此,山西巡抚乔允升、北直隶巡抚刘宗周、南直隶巡抚王绍徽也是全力配合。

如此一来,山东战场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而原本的山东巡抚赵颜,被锦衣卫在登州府抓获。

押送京师,交由三法司会审,大家都清楚,这位赵巡抚怕是九族难保了。

毕竟山东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再加上赵颜这些年在山东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罪证都已被搜集齐全,等待他的只有灭顶之灾。

朱由检回到军营,怒火中烧,却又无计可施。

毕竟来山东之前,江宁再三叮嘱,一切行动要听从何可纲指挥,不得擅自做主。

对于这个二哥,朱由检十分敬重,倒也没做出格的事。

就在这时,一队皇明卫斥候带着几十人靠近军营,来到营门之外。

亮明身份后,士兵赶忙通知何可纲和朱由检。

二人得到消息,赶忙前来查看。确认身份后,将众人放进军营。

看着这多出来的几十人,朱由检和何可纲眉头微皱。

一名皇明卫斥候赶忙说道:“启禀何将军、殿下,这些人是从兖州府逃出来的。

其中一人自称是衍圣公孔胤植之子孔兴燮,剩下的都是孔府族人。

不知如何处置,便带了回来。”

何可纲听后一阵无语,山东孔府投靠白莲教一事,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民间百姓也对其破口大骂。

没想到这烫手山芋竟被他们自己带了回来。

但见朱由检一脸无所谓,何可纲便也不再多言。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天启朝第一搅屎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