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拨款

五军都督府众人接到朱由校的圣旨后,满心欢喜,立刻派人将宝船、福船的图纸送往天津船坞,并安排工匠准备着手建造。

为此,江宁亲自前往户部,找到户部尚书郭允厚,希望他能为建造宝船拨款。

自从各部衙门的小金库统一上交户部后,每年都要进行各项预算统一上报,经户部核对后再统一拨付。

而建造宝船、福船并不在原本的计划之内,五军都督府和户部都没有这方面的预算。

江宁只能厚着脸皮来找郭允厚打感情牌。

郭允厚听完江宁的来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一本正经地说:“侯爷呀,不是老夫不帮忙。

您也清楚,如今各部衙门每年都得提前上报预算,户部核实后才统一拨付。

今年的各项开支预算,户部都已经拨付完了。

您又突然来这么一出,要是各个衙门都像您这样,老夫这差事可就没法干了。”

江宁笑着说:“老郭呀,正因为知道这事儿不太合规,所以本侯才亲自来找你。

咱俩这关系,你总得帮忙想想办法吧。”

可郭允厚依旧不为所动,说道:“侯爷,不是老夫不帮,实在是这事儿难办呀!”

江宁见郭允厚一直打官腔,顿时急眼了,心中暗骂:“给点颜色就想开染坊。”

他猛地一拍桌案,茶盏都被震得飞起,恶狠狠地说:“老郭,你别给脸不要脸!”

郭允厚却轻笑一声,说:“侯爷,给脸不要脸怎么了?

老夫这是按规矩办事,就算闹到陛

您这事儿确实难办。”

江宁冷哼一声,说:“难办?那就别办了!

他娘的,这福船、宝船爱造不造。回头倭国的石见银山,就那样放着吧,看来我大明注定是拿不到手了。”

说完,猛地一甩袖子就要往外走。

郭允厚听到“倭国石见银山”几个字,顿时双眼放光,一个箭步冲上前,拉住江宁的袖子,满脸堆笑地说:“侯爷,您别急呀!

老夫刚才跟您开玩笑呢。

您看您这么大个人了,咋还不经逗呢?”

江宁冷哼一声,说:“老郭,本侯当朝一品,世袭侯爵,是让你拿来逗着玩的?”

郭允厚自知理亏,赶忙满脸赔笑:“侯爷,咱俩都这么多年交情了,这事儿虽然难办,但老夫一定想法子给您办妥。

您先别生气,咱们坐下慢慢聊。”

见郭允厚松口,江宁冷哼一声,又转身坐下,说:“老郭,那你就麻溜点,赶紧把条子批了。”

郭允厚嘿嘿一笑,搓了搓手,说:“侯爷,批条子简单,但是……”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

江宁眉头微皱,问:“但是什么?”

郭允厚又嘿嘿一笑,说:“得加钱。”

江宁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骂道:“老郭,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本侯找你批银子,你居然让本侯加钱。本侯给你加什么钱?

难道你这老家伙开始贪污受贿,打算讹诈本侯?”

郭允厚赶忙摇头,说:“侯爷,天地良心,您可不能随便冤枉人。

老夫说的价钱,是您得帮忙多想几条赚钱的路子。

毕竟大明穷怕了,老夫也穷怕了。”

见江宁没说话,郭允厚瞬间老泪纵横,拉着江宁的袖子说:“侯爷,您就行行好,帮帮老夫吧。

就这最后亿次。”

江宁叹了口气,说:“行,答应你了,真是怕了你了,简直是个讨债鬼!”

见江宁点头,郭允厚立刻像变戏法似的,换上一副笑脸,擦干眼泪,拿起毛笔,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官印,交给书办。

江宁见这老家伙办事如此麻利,暗道一声不好,被这老家伙给坑了。

郭允厚双眼放光,笑着说:“侯爷呀,银子老夫给您批了。

至于建造宝船、福船,您可得盯紧点。

老夫惦记倭国的银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天晚上做梦都想着呢。”

江宁没好气地说:“老郭,你就放心吧。

倭国那边有本侯盯着。

等福船、宝船建造好之后,水师也要扩编,到时直接拿下倭国三岛,银矿就是咱们大明的了。”

郭允厚满心欢喜地点点头,说:“那肯定,至于那些倭人,全他娘的杀光,老夫看着那群矮挫子就恶心。”

谁知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道声音:“老郭,这是准备要把谁给杀光呢?”

只见老魏迈着四方步,手里把玩着两颗核桃,满脸笑意地走进来。

郭允厚看到老魏,满脸堆笑,赶忙安排人上茶,请老魏坐下,笑着说:“魏公公,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户部找老夫呀?”

老魏没好气地说:“咱家是来找侯爷的,可不是来找你这老家伙的。”

江宁笑着问:“魏公公,找本侯所为何事呀?”

老魏笑着说:“侯爷,您能不能想办法给抽调点人?

如今西山煤矿开采速度有点跟不上。

就算用火药炸矿开采,还是跟不上。

前段时间为了抓产量,那三千多人到现在死了上千。

照这么个干法,估计再有半年时间人就死光了。

如今咱们的蜂窝煤不光在京城,乃至整个北直隶都十分畅销,产量根本跟不上呀!”

江宁略作思考后说:“这事儿嘛,回头我给你想想办法。”

这时,老魏忽然笑着说:“刚才老郭说要把谁全部杀光?

看能不能给咱家匀上一些?”

郭允厚脸色有些尴尬地说:“刚才侯爷在和老夫说,将来出兵攻打倭国,老夫的意思是把那些倭人全部斩尽杀绝。”

老魏顿时一拍桌子,没好气地骂道:“老郭,你他娘的简直是败家子!

杀了有什么用?

还得给将士发赏银。

全部捉回来给咱们大明修桥铺路,开山挖矿,反正死了就死了,也算废物利用。”

郭允厚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说:“还是魏公公想得周到,老夫确实老糊涂了。”

老魏双眼火热地看着江宁,问:“侯爷,啥时候攻打倭国呀?

咱家都有些等不及了。”

江宁看着眼前这两个二货,一阵无语,开战哪有那么容易,如今的大明才刚刚缓过劲来,只能含糊其辞地回应:“先在天津水师船坞建造福船、宝船,等船建好之后再扩编水师,到时再攻打倭国。”

听到江宁的话,两人顿时面露失望之色。

就在这时,江宁忽然想起年前辽东总督熊廷弼送来的奏折,说辽东有不少蒙古小部落想要投靠大明。

但熊廷弼为了安全起见,没有接受这些部落的投降,因为这些蒙古部落反复无常,贸然接受可能会引发大乱子。

想到这儿,江宁顿时笑着说:“魏公公,本侯知道哪里有人了,辽东。”

老魏一愣,有些疑惑地说:“侯爷,您别闹了。

辽东建奴如今稍微消停点,但也不能把人手往回调呀!

更何况,让朝廷大军去挖矿,这不屈才了吗?”

江宁便将蒙古部落想投靠大明的事说了一遍。

老魏思索片刻后,满心欢喜地说:“江大人,这个主意好。

他们既然想投靠大明,那就得出份力,毕竟大明朝不养闲人。”

江宁笑着点头,说:“稍后本侯以五军都督府的名义给熊廷弼发一道公文,让他仔细筛选哪些蒙古部落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

接收之后,将他们打散安置,放在朝廷大军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们闹出什么事。

至于青壮男子,要么入伍从军,要么就去挖矿。”

老魏点了点头。

这时,老魏笑着说:“江大人,还有一件事,您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咱们的蜂窝煤如今虽然很畅销,但不少百姓反映煤烟太重太浓,还时常发生百姓中毒事件,有几户百姓操作不当,最终中毒身亡。”

江宁想了想,说:“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加一道洗煤工序,这样煤烟太浓、容易中毒的风险就能降低不少。”

老魏赶忙点头记下。

紧接着,老魏又开口说:“侯爷,年后五军都督府不是要对北方数省军卫所展开彻查吗?

到时候您看那些贪污受贿、侵占军田、中饱私囊的将领的九族,能不能留下一些人来挖煤。

不然全部砍了,实在有点太可惜。”

江宁也点了点头。

之前和老魏动辄灭人九族,更多是为了杀人立威。

如今朝廷在民间百姓中的威信大幅提升,倒也没必要再大搞株连九族,这些人可以给老魏送去挖煤,毕竟老魏是出了名的“菩萨心肠”。

随后,几人又闲谈一番,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眼见江宁亲自出马成功让户部拨款,五军都督府众人皆欣喜万分,建造福船、宝船一事总算是有着落了。

随后,众人便又投身于忙碌之中,毕竟即将对北方数省卫所军田展开全面清查。

江宁已提前安排锦衣卫暗中展开调查,确保清查北方数省卫所军田的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此时京城内,各部衙门都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众官员也都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