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伏击(一)
激烈的守城战已经过去半个多月。
城门内外,城墙上下,留下了战后的深刻印记,血腥气挥之不去。城门依旧关着,百姓不得出城。
对这一严苛的规定,广宁郡的百姓毫无意见。郡守大人也举双手赞成。
如果不是裴家军广宁军拼死守城,被匈奴蛮子破城而入,这座城池不知会遭受何等惨况,能安然活下来的不知有几人。裴青禾一声令下,城门便一直封锁至今。
守城的是裴家军。
杨虎低头投诚后,便处处放低姿态。领兵出城前将守城的要职让了出来。
守城的头目是一个十六七岁的英气少年,正是当年裴青禾从安乐县救出来的翟三郎。
翟三郎压下心中爱慕,小心翼翼地上前问道:“将军的伤好了吗?”
裴青禾微微一笑:“已经无碍了。”
翟三郎提了半个多月的心悄然一松。
时砚在裴家军的地位无人可比,在裴将军身边的位置也无人能撼动。杨家也好,卢家汤家也罢,都没能撬动时砚的赘婿之位。裴家军中人人都知道这个事实。
翟三郎爱慕裴将军,也钦佩时总管。他从不敢奢望多想,只偶尔偷偷多看将军一眼,便心满意足了。
裴青禾巡查城门布防,指出疏漏之处。
翟三郎立刻肃手听令。
一匹快马飞驰至城下。骑在快马上的男子,手中挥舞着裴字旗。
裴青禾目力极佳,一眼便认出来人:“是孙成麾下的人。”
城门不能轻易开启,翟三郎去开了可供两人出入的侧门。送信的士兵不知跑了几百里,累得差点从马上栽倒,被翟三郎扶着来见裴青禾:“将军,这是孙头目的信。”
可见战事顺利。否则,孙成何来的空闲和心情写这么一封厚实的信?
裴青禾目中闪过笑意,迅速拆了信。
孙成和杨虎一路追击,果然追到了匈奴蛮子。匈奴蛮子们军心已散,只想着带钱粮和俘虏回关外,根本没有战意,边打边跑。
杨虎继续追击,孙成则领人抄了另一条近道,在匈奴蛮子必经的路上设伏。
后有追兵,前有伏击。匈奴蛮子大败一场,策马奔逃。钱粮扔了大半,所有俘虏都扔下了。
匈奴蛮子们骑术精湛,一旦扔下钱粮俘虏,奔逃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孙成杨虎一行人追不上,带着钱粮俘虏踏上回途。
送信的士兵一路快马回来送信。大队伍在后面,要顾及被解救回来的百姓,速度缓慢,少说也得走七八日。
“将军,我们是不是打胜仗了?”翟三郎满脸期待。
裴青禾眼角眉梢跳跃着笑意,点了点头:“孙成他们立了大功,追击匈奴蛮子,抢回了钱粮,救了百姓回来。”
翟三郎等人一同欢呼不已。
裴青禾拿着信去了广宁军军营,将喜讯告诉杨淮。
杨淮伤势颇重,少说也得养个半年。听闻这等喜讯,杨淮喜笑颜开,连伤处的疼痛都忘了:“太好了!大伯父若是地下有知,不知何等高兴。”
两年前广宁军被匈奴蛮子大败溃散,是广宁军所有人的心头痛。今年今月今时今刻,终于一雪前耻。
裴青禾笑道:“大军已经在回程途中。不必激动,安心养伤。”
裴燕是裴青禾最亲近喜爱的堂妹,爱屋及乌,裴青禾对杨淮这个未来的妹夫也十分温和。
杨淮连声应下,又问裴燕伤势如何。
“她后背和腿的箭伤颇有好转。不过,卢大夫嘱咐,还是得趴着养伤。”
之前裴燕天天来看他。后来裴燕受伤了,他也不能动弹,半个多月都没见面了。
真想她啊!
裴青禾看着杨淮眼底的热切,难得心软:“你有什么话,我替你带给裴燕。”
肉麻的话实在说不出口。杨淮低声道:“让她好好养伤,早日好起来。”
裴青禾笑着点头,回了军帐,将杨淮的嘱咐转告裴燕。
裴燕趴得百无聊赖,扁扁嘴道:“尽说些废话。我不养伤,还能跑出去作死不成。”
裴萱裴风都咧嘴乐了。
裴青禾也拿没心没肺的裴燕没法子,笑着拿出孙成的信,告诉裴燕三人:“这一场追击伏击战,我们大胜。”
众人皆大喜。
“可惜,匈奴蛮子还是跑了大半。”裴燕有些惋惜。
裴青禾目光一闪:“裴芸顾莲已经领兵在前面等着他们了。少说也要狠狠咬他们一块肉。”
……
“我们都等七天了。”
“匈奴蛮子怎么还没来?该不是改了路线吧!”
“我们带的军粮,就够吃三天了。继续等下去,军粮根本撑不到回去。”
幽州越往北越荒凉,所谓的官道,也坑坑洼洼,并不平整。官道附近的田地,早就荒芜,没人耕种。就连村落也难寻一个。
裴芸带着五百骑兵,已经在山林里潜伏七天了。
裴芸撑得住,顾莲等人却有些按捺不住,纷纷在裴芸面前嘀咕。顾莲还主动请缨,带人进山打些猎物。
裴芸挑眉:“不准乱动。匈奴蛮子们不是傻子,我们一动,便会露出痕迹,被匈奴蛮子的探子察觉。若是改别的路线,我们就白等这么多天了。”
五百精兵,打打伏击还行,正大光明地和匈奴蛮子对战却是远远不足。
裴芸头脑冷静且清醒,做出的是最有利的决定。
顾莲低声叹道:“我生平最服裴将军,然后就服芸姑娘。”
裴芸瞥一眼拍马屁的顾莲:“让你手下的人都老实等着。”
裴芸来北平郡半年有余,招兵练兵安抚民心敲打官员压榨大户处置犯了军规的士兵,样样都不手软。这样的铁血手段,迅速树立起了威信。顾莲对裴芸心服口服,乖乖应是。
又等了一天。
这一日正午,官道上隐隐响起了沉闷的马蹄声。
裴芸将耳朵贴在路上听了片刻,脸上露出笑意:“至少有三十多匹马。应该是匈奴蛮子的探子先来了。大家都隐藏好,别被发现行踪。很快就有仗打了。”
众人听闻要打仗,毫无所惧,个个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