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帝君要的不是胜利
但后面的事情仍有不少,献俘大典之前还有游街示众。
胡宗宪敢肯定,在游街时,今天那些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凯歌合唱团”仍会出来现眼。
对此胡宗宪很有直觉,这情况必定会抢自己的风头,但情况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却有点说不准。
于是胡宗宪试探着对兵部尚书杨博说:“可否增加人手,对今日那种在路边擅自发起的群体合唱加强防范?”
杨尚书仿佛听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建议,诧异的反问道:“为何要防范?
这是来自基层的自发性歌颂,百姓称颂皇帝能有什么错?难道连这也要阻止?”
反正在杨尚书看来,不管最后到底有没有效果,但只要能抢胡总督的风头,那就没道理反对啊。
虽然不明白那位街道房百户为什么抽风送上了意外,但这意外来的好、来的妙。
“白榆!你出来!给我解释解释!”钱指挥站在白家门口,大喊大叫。
今天公务结束后,钱指挥立刻就杀奔街道房,但是没找到白榆,便又转而杀到石驸马后街白家要一个说法。
午睡被吵醒的白榆打着哈欠,就在院子里接待了钱指挥,“大呼小叫的又怎么了?”
钱指挥用力的挥舞着手臂,脸色通红,大声的质问说:
“你说怎么了?我真是信了你的鬼话,被猪油蒙了心,才会借用你们街道房的人手!
我这是看你被贬斥后可怜,想着给你一点积累事功的机会!
结果你是怎么报答我的?你就一定要出幺蛾子吗?”
白榆反问道:“有什么后果吗?杨尚书有什么反应?”
钱指挥回答说:“反正胡总督不太高兴,至于杨尚书,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白榆懒洋洋的回应道:“这不就结了?杨尚书都不生气,你着什么急?”
性情偏老派的钱指挥情急的说:“不是......事情不该这么办的。”
白榆打断了钱指挥,“如果我是你,根本不会在这里啰里啰唆,而是以最快速度向朝廷上书!”
钱指挥气恼的说:“我也很头疼,今天向上面的报告应该怎么写!”
白榆强调说:“不是报告,而是直接上书!”
钱指挥终于察觉到白榆的暗示了,“你说直接向帝君上书?绕过缇帅?”
白榆答道:“没错,正该如此。机会给你了,你不想把握住吗?”
钱指挥一脸懵逼,“我上书能说什么啊?就说你组织了大合唱?对我能有什么实际好处?
而且绕过缇帅上书,是我们这些锦衣卫官校的大忌!万万不可轻犯!”
白榆对着钱指挥猛灌成功学,“正所谓,一个人成就的高度取决于认知的高度。
而在这次献俘事务中,真正的原理就两点。
第一,帝君真正重视的其实并不是胜利,而是颂歌。
第二,主角是帝君,而不是看似万众瞩目、风头无两的胡宗宪。
你要仔细研究这两条原理,只要把握好这两点,就不会做错事情!或许嘉靖皇帝还没认识到这种心态,但只要点破了,就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对于白榆的理论指导,钱指挥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这里面的道道还挺深,你能不能说点实际的、应用的?”
白榆无可奈何,真是有一种把馒头掰碎了往嘴里喂的感觉。
而后白榆只能直白的说:“据我所知,在献礼大典上按照礼法,必须要搭配军乐凯歌。
如今礼制上规定使用的凯歌还是开国时的版本,二百年来始终没改。
放到现在,是不是已经有点陈旧落伍、不合时宜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传统凯歌里还在歌颂太祖高皇帝战张士诚、陈友谅的丰功伟绩。
在当今背景下,这合适吗?你觉得帝君会喜欢这种配乐吗?”
钱指挥只是性情老派,却不是傻憨憨,登时就反应过来了,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你的意思是,献俘典礼应当更换凯歌?而你今天让人合唱的灭倭凯歌,就是专门为此准备的?”
白榆笑道:“这不是我的意思,这应该是你给皇上的建议。
而且要快,如果别人反应了过来,你就无法占得先机了!”
钱指挥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发现白榆指明的方向价值确实很大!
嘉靖皇帝是什么人,钱指挥也很清楚——好大喜功,极度虚荣,行事任性,还非常喜欢根据自己喜好更改礼乐制度。
向嘉靖皇帝奏请说,更换典礼上的凯歌,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特别是听杨尚书点评说,白榆拿出的这首凯歌非常出色,尤其像是给嘉靖皇帝量身定做的一般。
钱指挥深深的看了眼白榆,感慨说:“你果然是不甘于寂寞啊。”
白榆说:“我会尽力在大街小巷传播这首凯歌,让它在京师尽可能流行。
而你给帝君上书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推荐我这首凯歌,给帝君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钱指挥三思过后,还是说:“我会尽快面见缇帅,请求缇帅向上书!”
白榆似乎恨铁不成钢,“我已经给你铺好了路,指明了方向,你完全可以自行上奏,为什么还要通过缇帅?
这种上奏可以给皇帝提供巨大情绪价值,潜在好处不知还有多少。”
钱指挥认真的答道:“人人都知道我是缇帅亲信,因为这个身份,我也享受到了许多便利。
所以只要缇帅尚未抛弃我,我就不能做背信弃义之人。”
白榆无奈的挥了挥手说:“你随意!我并不介意是谁上书议论凯歌之事!
哪怕不是你或者缇帅,而是另外一个人也无所谓!
只要能把话题带到皇帝面前,我就有机会成为受益者!”
钱指挥苦笑几声,这白榆真有点“虚空造牌”的感觉了。
明明与他没多大关系的献俘典礼,明明他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结果却硬生生的被他造出一个议题。
这份本事,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