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万两千斤野猪肉

建国啊,这可是咱们村几十年来最大的一笔横财!

"

老人激动得胡子直颤。

"一万多斤肉啊!

"

"是啊。

"

苏建国扶住老书记。

这么大年纪,还翻山越岭的过来,也是难为他了。

"不过怎么分配还得大家商量。

"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

老书记连连点头。

"我已经让人去通知村委和各生产队长了,下午在村部开会。

"

当最后一头野猪被装上牛车时,已经到了中午。

苏建国走在车队最后,不时回头看向峡谷。

血腥味引来了成群的乌鸦,黑压压地在空中盘旋,发出刺耳的叫声。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们、

也许是那头负伤逃走的野猪王?

回到苏家屯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男女老少全跑出来看热闹,孩子们追着牛车奔跑嬉闹,女人们指着车上的野猪肉啧啧称奇。

老人们则聚在一起回忆往昔,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肉。

村部的院子里搭起了临时案板,二十多个村民正在老李头的指挥下分割猪肉。

锋利的砍刀起起落落,将整猪分成前腿、后腿、肋排、五花等部位。

另一边的妇女们忙着用盐腌制肉块,然后挂到架子上晾晒。

"都让让!开会了!

"

老书记的孙子敲着铜锣在村里转悠,通知干部和队长们去村部开会。

村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十几杆旱烟枪同时喷云吐雾,将不大的房间熏得如同仙境。

苏建国坐在靠窗的位置,尽量呼吸新鲜空气。

他注意到父亲苏老爷子坐在上首,身边是几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安静!安静!

"

老书记敲了敲桌子。

"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商量这批野猪肉怎么分配。

"

话音刚落,会议室就炸开了锅。

"当然是按户分!

"

三队队长苏解放第一个站起来。

"咱们村一共一百六十八户,每户能分好几十多斤肉呢!

"

"放屁!

"

二队会计苏有田立刻反驳。

"应该按人头分!我家八口人,按户分太吃亏!

"

"要我说,得先上交一半给村里。

"

村会计推了推眼镜。

"闹这么大动静,上面不可能不知道。

"

"凭什么?

"

张大柱拍案而起。

"野猪是我们打的,肉是我们处理的,凭什么给上面?

"

争论越来越激烈,有人甚至开始拍桌子对骂。

苏老爷子皱着眉头,用拐杖重重敲了敲地面。

"都闭嘴!听听建国怎么说。

"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苏建国。

苏建国清了清嗓子,站起身环视众人。

"各位叔伯兄弟,我说说我的想法。

"

"这批肉,我认为应该分成两部分。

"

他伸出两根手指。

"一半留在村里,按户分配,让大伙儿过个肥年。剩下一半,我建议卖给城里工厂,换来的钱可以放在村里,用来修路、建学校、买农具。

"

苏家屯村里一直都是没什么钱的,村里的各项设施,也都需要维修。

苏建国的这个建议,确实十分中肯。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苏建国注意到父亲微微点头,老书记则摸着胡子陷入思考。

"卖给工厂?

"

苏有田疑惑地问。

"能卖出去吗?

"

"我在轧钢厂有熟人。

"

苏建国自信地说。

"野猪肉虽然不如家猪肥,但也是难得的野味。工人们常年吃食堂,肯定愿意换换口味。

"

"价格呢?

"

村会计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市场价猪肉八毛一斤,野猪肉虽然瘦,但胜在稀罕。

"

苏建国胸有成竹。

"我可以谈到六毛一斤,六千斤就是三千六百块。

"

"三千六!

"

会议室里一片惊呼。

这在1980年的农村,绝对是一笔巨款。

老书记的眼睛亮了起来。

"要是真能卖这个价,咱们村的路就有希望了!

"

"不止路。

"

苏建国趁热打铁。

"还可以买台拖拉机,建个磨坊,甚至给学校添些桌椅。

"

这个前景显然打动了大多数人。

苏建军第一个举手支持。

"我同意我哥的意见!

"

"我也同意!

"

张大柱高声附和。

很快,表决开始。

除了几个还想多分肉的村民,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苏建国的方案。

"那就这么定了。

"

老书记一锤定音。

"建国,卖肉的事就交给你了。

"

会议结束后,苏建国便火急火燎地骑上他的自行车,直奔四九城而去。

四九城。

苏建国蹬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赶到轧钢厂大门口时,厂区的高音喇叭正播放着下班铃声。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总算是赶在下班前赶到了。

"哟,这不是老苏吗?

"

门卫室的小窗口探出个花白脑袋,是门卫老张。

他推了推老花镜,眯着眼打量苏建国。

"稀客啊,听说你辞职回农村了?

"

苏建国支好自行车,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抽出一支递过去。

"张师傅,您老身体还硬朗?

"

老张接过烟,在鼻子下闻了闻,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还行还行。你这是...回厂里办事?

"

他上下打量着苏建国询问道。

"是啊,有点事找后勤处。

"

苏建国笑了笑,又递上一支烟。

"麻烦您给登记一下。

"

老张接过烟夹在耳朵上,慢悠悠地翻开登记簿。

"什么事啊这么急?都下班了。

"

苏建国凑近窗口,小声说道。

"弄了一批野猪肉,想问问厂里食堂要不要。

"

"野猪肉?

"

老张手一抖,他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

"多少?

"

"六千多斤。

"

苏建国轻描淡写地说,却故意把

"六千

"两个字咬得很重。

老张不自觉的喉结上下滚动,咽了口唾沫。

"乖乖,这么多!

"

他啪的合上登记簿,一把推开小门。

"快进来快进来!后勤处刘主任还没走呢,我带你过去!

"

苏建国心中暗笑。

这老张,刚才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一听有肉立刻变了个人。

他推着自行车跟老张走进厂区,一路上不断有下班的工人跟他打招呼。

"老苏!回来啦!

"

"建国哥,听说你回农村发财了?

"

"苏师傅,啥时候请我们喝酒啊?

"

苏建国一一应着,心里却有些感慨。

三个月前他离开时,这些人里不少还背后议论他傻,放着铁饭碗不要。

如今看他回来,倒是一个个热情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