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燕云攻略【六】

其实从一开始,梁师成认为最佳的领军人选是赵楷。

只是自从发生了刺杀太子事件后,徽宗对赵楷就有了一些警惕性。

虽然皇城司还让他掌管,不过关键岗位还是安插了不少的内宫太监。

不能再让杨元嗣再立太大的功劳是徽宗和梁师成的共识,也不用他再费口舌去劝说。

这一切都因为杨元嗣本人威望太高,登州军的战斗力太强。

这样一来,主帅的人选就成了问题。

梁师成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太子亲自领兵出征,只要不是太子,其他人都可以接受。

既然赵楷希望不大,那么就需要再选一个人选了。

赵构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在皇子出了名的好武,而且有谋略。

最好的一点是赵构本人对皇位没有任何想法,有想法也轮不到他。

别的皇子越优秀,就衬托着太子越无能,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几个人在密室里商量了半天,盘算着怎么样让赵构顺利的当上元帅。

只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辽军的战斗力问题。

杨元嗣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对辽军的两次战斗起了反作用。

秦桧是真心实意的认为辽国的战斗力不过如此,禁军完全有一战之力。

不光他这么认为,就连马政陈东都在汴梁大力宣传辽军孱弱的消息。

现在收复燕云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几乎所有的文官都上书要求收复燕云。

杨元嗣哭笑不得,想不到自己的苦心孤诣起了反作用。

现在大宋上下普遍认为只要禁军出动,拴条狗也能取下燕云。

杨元嗣将心一横,进宫去求见官家三四次都被拦在宫门外。

童贯这个老太监倒是实话实说,表示爱莫能助,劝他稍安勿躁,过不了几天就会有大喜事。

杨元嗣想不到自己会有什么喜事,唯一让他高兴的就是张固安真是个好儿子。

本月的初六是个好日子,杨元嗣摆了家宴,正式将张固安收为义子。

人靠衣裳马靠鞍,张固安穿戴整齐后除了黑瘦一些外,也算是一表人才。

现在大家对他的称呼是衙内,杨元嗣坚持他用原来的姓名,张固安也没有再坚持。

本来花荣打算让派人范阳接他的家人,张固安认为宋军马上就要攻击燕云,兵荒马乱乱反而不如让他们先待在山寨安全。

这小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善于观察和揣摩人心,而且不论心算笔算都十分厉害。

唯一的遗憾就是虽然力气和体力都很出色,在武学的天赋上却十分一般,上限也就是个一流武将,没有成为万人敌的希望了。

杨元嗣将家务交给他打理,所有人都要听张衙内安排。

不到五天张固安就发现了府内至少有三个朝廷的眼线。

杨元嗣大吃一惊,花荣笑而不语。

如果说张固安能够发现府中的奴仆借着采购等事项中饱私囊,杨元嗣还不吃惊。

朝廷会在他府中安插探子,杨元嗣也能接受。

他吃惊的是张固安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发现,这洞察力和心思缜密程度确实让人佩服。

花荣得意道:“主人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劝您收他作义子了吧?”

杨元嗣索性将汴梁所有的探子和情报机构交给给张固安来管理。

张固安就算是个神仙,短时间内也处理不了如此纷繁复杂的事务。

杨元嗣在府里专门给他安排了五间房屋,花荣也派了几个人来协助他。

张固安心中感叹,自己从一个乞丐一样的人物,到了这个地位,果然路没有走错。

他心中恨不得这条命都给了杨元嗣,不论是办理什么事务都竭尽全力。

赵金儿是在杨元嗣回来后第三天到访的,她整个人憔悴了不少。

杨元嗣心中有愧,他已经让花荣派了人去草原接娜仁,面对赵金儿却是有些心虚。

不过杨元嗣不是那种矫情的人,他原原本本的将自己在草原的事情跟赵金儿说了。

赵金儿听完脸色苍白,“人家是你的救命恩人,哪里像我,什么也帮不上忙……”

杨元嗣急忙说道:“我并不是因为她救了我的命才喜欢她,我喜欢她就跟喜欢你一样……”

还没等赵金儿回话,杨元嗣脑中就浮现出一段动图“你来的正好。”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渣男被捉了现行。

赵金儿却稳定好了自己的情绪,说道:“既然如此,就应该给人家一个名分,将她接回家里来。”

杨元嗣心中暗道,果然是封建社会残害妇女,连公主对待感情都这么大方。

看到赵金儿的反应,杨元嗣心中安定了大半,也越发觉得这个公主可亲可爱。

他情不自禁的将手搭在赵金儿的腰间,赵今儿虽然羞红了脸,却也没有躲闪。

张固安这时候不合时宜的闯了进来,一边走一边高声喊道:“父亲,大喜啊……”

他看到自己的父亲怀里搂着一个身材纤细的男子,正在上下其手。

张固安大吃一惊,自己的父亲不近女色,原来好这个调调。

杨元嗣被人撞破了好事,心中恼怒,对着张固安怒道:“如何不敲门就进我书房,该打!”

张固安满脸委屈,“是父亲说有急事可以直接进书房找你,天大的喜事啊。”

这时候赵金儿怕羞,已经站起身躲在了一旁。

杨元嗣装作严肃的样子,问道:“你先说什么喜事,说不出来下去挨板子。”

张固安笑嘻嘻的也不怕他,“恭喜父亲,现在满城都在传说官家要将贤福帝姬嫁给父亲,您要成驸马喽!”

杨元嗣一呆,将赵今儿拉到身边说道:“我还当是什么大事,你看,这位就是贤福帝姬!”

赵金儿满脸通红,挣脱了杨元嗣的手,朝外边跑远了。

这下轮到张固安目瞪口呆了,自己这个义父玩儿的也太野了吧。

徽宗皇帝下诏将贤福帝姬许配给杨元嗣,日期就定在下月初九。

同时朝廷正式发兵北伐,以康王赵构为大元帅,童贯为副帅,禁军十五万正式北伐。

杨元嗣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宋军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