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襄樊之战(四)
公安,县衙。
“你干什么?”
“我是主公任命的公安太守!”
“你连一个偏将都算不上,有什么资格抓我?”
傅士仁试图挣脱束缚自己的绳索,大喊大叫,试图唤来救兵。
突然间,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支全副武装的士卒冲入前院。
“救我!”
傅士仁见到来人,立刻激动起来。
军官拔剑指向坐在正堂上的贾复,冷声道:“以下犯上,罪不容诛!”
“立刻放了傅将军,我兴许能留你一命!”
贾复缓缓抬头,注视军官。
“不出意外的话,你的心腹应该已经到齐。”
轰!
县衙的大门骤然关上,一众军官大惊失色。
玄甲禁军列阵堵门,高墙之上则有帝国骠骑拉弓蓄力。
贾复手持方天戟,缓步向前,垂首看向神情忐忑的傅士仁。
“关将军有令!”
“如有反抗者,可杀!”
傅士仁瞳孔骤缩,张口欲喊。
可贾复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一戟枭首,干脆利落。
“冲出去,不然都要死!”
一众军官深知自己中了陷阱,立刻往外冲。
可下马列阵的玄甲禁军却将他们轻易拦住,一交手便斩杀十余人。
下一秒,破空声响起,百余支箭矢落入前院,又将军官带来的兵马射杀大半。
没多久,前院便血流满地。
“即刻以傅士仁的名义,召集城内诸将!”
贾复命人将尸首堆放在前院两侧,又让人打来清水,冲洗石砖。
不到一会儿,公安城内剩下的军官陆续到来。
只是当他们见到县衙内的场景时却有些心惊肉跳。
“诸位!”
“我奉关将军之命前来,询问军需一事!”
“谁料傅士仁却突然召集部众,意图不轨!”
贾复话语一顿,沉声道:“然而,公安不能一日无主!”
“自今日起,便由我暂代公安太守之职!”
“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说话时,贾复立刻取出关羽的印信。
杀人夺权的前提是要有合法性。
所以当众人上前验证印信的真假时,神色才放松下来。
毕竟要是没有关羽的命令,贾复的行为就和造反无异,他们便会被一同拉下水。
贾复见没有人跳出来唱反调,便交代道:“记住,一切对外命令,仍要以傅士仁的名义。”
“遵命!”
众人拱手领命,神情肃然。
贾复一看就不好惹,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至于贾复前来公安的目的,以及斩杀傅士仁与其亲信的真相……他们不在乎。
只要关羽的印信没问题,贾复的行为就具有合法性,所以众人没有阻止他接管公安的理由。
……
仅仅七天,李玄便全面接管江陵和公安所有事务。
当然,除了拆炸弹之外,李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关羽筹措军需。
之前的军需都是由麋芳和傅士仁督办,不仅粮草少了一大半,器械更是极度短缺。
关羽之所以对襄阳和樊城围而不攻,关键就在于他们缺少攻城器械,无法攻打两座坚城。
因此,李玄为了让关羽彻底安心,自然要尽快解决前线的军需问题,方便他接下来在江陵自由行动。
“所有军需已到齐,此为清单。”
“关平将军,请查验。”
说完,燕一便抬手命人将东西抬上来。
关平拿起箱子里的竹简,查看上面的内容。
没多久,关平便惊呼出声。
“李玄将军是从哪里筹措来的粮草?”
“各种器械又是从哪里来的?”
有麋芳和傅士仁作为案例,李玄足额交割军需的行为,自然让关平有所动容。
关羽之前没有对两人下手的关键,便在于他临时找不到接替的人。
本来关羽都打算再撑一段时间,等李玄了解完各项事务,再派人去催促军需。
可没想到刚刚上任不到七天,李玄便已经为他们筹集来第一批粮草,以及大军正急需的器械。
“我家主人一面派兵清剿山匪强盗,一面用缴获来的钱财购粮,雇佣工匠锻造器械,方才勉强将前线的军需凑齐。”
“此外,我家主人将会在半月内,派遣一支援军北上支援关将军。”
燕一说的全都是事实,可却让关平大为震惊。
不仅解决了粮草器械问题,如今竟有余力派兵北上支援……真乃奇人也。
关平和燕一用了半天时间交割完军需,便各自领兵离去。
樊城,县衙。
关平疾步跑入正堂,神情激动地向关羽说起军需之事。
然而,关羽在激动之时,他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十分异常的问题。
“他为何能统一分配战利品?”
关羽的问题让关平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江陵一带盘踞的土匪强盗,他们当然知晓。
可之所以没动手,便是因为收益和支出不成正比。
毕竟所获钱财皆要与抚恤。
一来二去,账面上的收入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多支出去了一笔不小的军费。
因此,关羽才没有带兵,荡平江陵一带的土匪强盗。
只是李玄如今却与他们大有不同。
至少在战利品的分配上,李玄有绝对话语权。
此外,便是李玄派出去的人肯定不多,且需要速战速决,否则一样改变不了结果。
“父亲对他仍有疑虑?”
关平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虽然他想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可却能明显察觉到关羽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等此战结束,再亲自问他也不迟。”
关羽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
他的顾虑不是因为信任问题,而是因为李玄太耀眼。
一面重整江陵和公安的防务,一面为自己筹措粮草器械,综合能力实在太强。
然而,不管怎样,如今把江陵和公安交给李玄却起码能保证自己可以平稳地打完襄樊之战。
南郡,江陵。
“王爷,我们已联系上吕蒙的探子!”
燕二疾步走入正堂,上前汇报。
李玄手上动作一停。
“他怎么说?”
燕二回道:“我们按照之前信上的内容与他交流,结果非常顺利。”
“行动时间就定在九月中旬。”
“只是计划内容和相关时间,他却没有明说。”
查抄麋芳的府邸时,他们搜出了两三封来自东吴的信件。
上面的内容,足以证明麋芳已经叛变。
然而,李玄却没有把信交上去。
一来是因为处置了麋芳,意义不大。
二来则是李玄想利用麋芳做些事情,所以更不能将他叛变的消息捅出去。
李玄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可能是因为曹操正在催促孙权,所以时间才会提前一个多月。”
燕二问道:“王爷,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玄答道:“继续和吕蒙的人周旋。”
“此外,再把麋芳拉出去遛一圈,以免吕蒙的人发现端倪。”
燕二领命,躬身离去。
李玄稍微坐了一会儿,便继续处理手头上的公务。
钓鱼需要耐心。
何况他钓的是一条大鱼。
而且东吴如今显然已经上钩,李玄自然更不急于收网。
毕竟襄樊之战剧情改变幅度越大,李玄便能提升结算时的奖励,收割更多积分。
一连等了七八天,吕蒙的探子都没有联系燕二。
直到九月中旬,两人才重新搭上线。
“王爷,行动就定在三天后的晚上!”
“吕蒙会亲自领兵前来接管江陵,而公安则由虞翻负责!”
燕二拿到情报的第一时间,便立刻前来汇报。
李玄神情如常,漠然道:“告知所有人,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是!”
燕二拱手领命,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