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总算懂得心疼我们了
小
大
屋内,暖气烘得人发懒,盛葳趿着毛绒拖鞋出来,怀里抱着个铁盒搁上茶几。
张慕尘通过盒盖上褪色的卡通猫贴纸,认出这是她小时候用来攒糖和玩具的,从香港一直带到了苏州,当然,其他人也知道。
张海侠正在泡茶,见状挑眉:“压岁钱塞满了?”
“当然不是。”盛葳低头掀开盒盖。
零散贝壳铺在底层,上面躺着数串已经完成的手链,在细韧的深色编织绳上,缀着三两枚打磨光滑、雕刻精巧的贝雕装饰。
“你自己做的?”张海楼立刻凑过来。
“之前在珠海一家古玩店打工的时候,店里的老板阿叔教我做的。”盛葳拿起一串手链递给张启灵,黑绳串着极小的砗磲贝。
她抬起头,看向围拢过来的众人,眼睛亮亮的,小脸上写着几分小小的得意:
“好看吧?都是我去海边捡的,送给你们了,但不知道够不够长,我试试……”
说着她拿过张启灵的手比划,小巧的手链落在他冷白修长的腕间,倒是意外和谐。
张启灵垂眸任她动作:“做了多久?”
“几个晚上而已,”她低头翻拣链条,“赶工有点糙,每个都不一样,我挑……”
话音未落,张海楼已抢过青口贝雕成骷髅头的那条套上手腕,煞有其事地感叹道:
“微微真是长大了,总算懂得心疼我们了,真是让哥哥我感动得老泪纵横啊。”
“过年不许哭。”她头也不抬地撇嘴。
这不过是她临时起意,随手做的而已。
对于过去的某些事,虽然都默契地没有去提,但并不代表她心里就真的没有疙瘩。
她原谅的从来就不是他们,只是“爷爷”而已,她只是不想让最坏的结果发生。
毕竟难道她说“不”他们就会罢休?不可能,他们嚣张得足以忽略世俗规则。
还得多亏他们的“教诲”,让她明白也学到了——真心和利用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张九思本靠在一边,冷不防也被塞了条,鲍贝上嵌着飞鸟花纹,让他想起金珠。
“我也有?”
“这有什么,”盛葳语气理所当然,“一条手链而已,什么都算不上的。”
“……多谢。”他嗓音干涩。
旁边几人瞟去一眼,心道你小子运气还真是好,刚来没多久就赶上了“好时候”。
挨个分完手链,几个厚脸皮的还非要她来亲手给戴上,到最后她索性每个都动手。
这些贝壳其实非常普通,但世俗珍宝在这些人眼里也不过只是几串冰冷的数字。
阿斯伯格赋予她某种“童心”,让她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哪怕送他们的是根草,那也是她花心思选的,这才是珍贵之处。
盒子里还有几条,盛葳从其中挑出一只独特的唐冠贝链戴上自己的手腕。
这是单独留给梦中那位特殊友人的。
不知道今晚能不能梦到他,即使她目前还没找到所谓的梦境契机,但一直在努力。
黑瞎子倚在圈椅上,墨镜后的目光在她腕间停留片刻,半秒后又收回。
夜入深,外面依旧喧声不断,他们要守岁到凌晨,时间在闲聊、下棋声和纸牌声缓缓流淌,张启灵一如既往靠在沙发边发呆。
盛葳歪在沙发上看书,长白山已经去了,不知道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何处,虽然无邪这条路子很好,但她也依然不能闲着。
走马灯似的回忆一年来的种种,西沙、秦岭、长白山……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突然脑中不合时宜地浮现个人影——汪弈,还得是接触后,她才能发现某些东西。
她认为汪家人似乎在某些方面和张家人非常相似,这种相似程度几乎称得上恐怖。
不过在她看来,这也不失为一种特点。
可以换个角度去想,或许等她足够了解张家的过去,也许能找到击溃汪家的办法?
毕竟强大的张家都能被搞溃败,身为某种模仿者的汪家也一定不会是完美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有意思。
她近来因为执着于梦境一事精神有些懈怠,但那颗脑袋只要一动起来就收不住。
盛葳其实对很多东西都无法真正理解,但她最擅长揣摩,同时还有着丰富想象力。
这次,她试着把自己当成“汪臧海”。
按照常规逻辑讲,如果汪臧海因为在长白山修陵墓一事真的发现某种惊天大秘密,那么他下一步的做法就十分关键和微妙。
因为汪臧海纵使再厉害,也不过只是个凡人,当一介凡人知晓了一件足以震碎三观的真相,他同样无法也不可能会保持平静。
所以他要么大胆求证,要么谨慎布局。
总之,他都一定会留下一些隐晦线索。
所以,他自长白山之后去过的某些地方,很可能也就是她下一个要去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或许有关于长白山的真相。
还得多亏汪臧海在明朝算是个人物,虽然后世他的资料极少,但她还是在关于明朝洪武帝的一些记载中看到了他的身影。
因为爱画画的职业病,她有随手记录的习惯,幸好将当时西沙那个墓室里的壁画过后全部记录了下来,再结合历史可以发现:
汪臧海逃后,又陪洪武帝去过长白山祭天,之后皇帝派他出使西域,两年后帝崩。
而出使的那片西域地,名为塔木陀。
所以她开始查阅塔木陀相关资料,看着手中书却突然定住,与那里最有关的只有一个人——西王母,可那不是神话中的人吗?
但过去经历的种种已经告诉她,有些东西不是空穴来风,而只是被世人所不知。
想着想着眼皮渐沉,张海洋瞥见她歪倒的肩头,轻叩茶几三声,满室倏地安静。
“要不要叫醒她?”张小蛇小声问。
张慕尘摇头,因为记忆松动的原因,她睡眠一向时好时坏,守岁什么的不重要:
“让她睡。”
张海侠无声抖开绒毯给她盖上,她只蜷缩着咕哝一声,脸颊更深地陷进靠枕里。
子夜将近,外面传来第一串试探性的鞭炮响,张启灵倏然起身,连人带毯地抱起。
房间还留着未熄的灯,暖黄的光晕染着床榻,将她放下安置好后他才转身离开。
新年的钟声敲响,在这震天的喧嚣中,盛葳的房门被一次次悄悄推开又合上。
一个接一个的身影来到她床前,在枕下放入准备好的红封,有人还坏心思地偷吻。
黑瞎子将一把精巧短匕搁在床头柜,角柄缠着新换的鹿皮绳,脸上少见地没笑意。
张小蛇送的是一支小骨哨,本来想给她送条小蛇,但又念及她会害怕便消了念头。
最后潜入的张九思在门口阴影处驻足良久,将一枚串绳的咸丰通宝铜钱塞进枕角。
这是他身上为数不多能拿出手的东西。
她终究没有如愿见到那人,一夜无梦。
——
大年初三
盛葳身着黑大衣脚踩红底高跟鞋从解家车上下来,踝处的长裙流苏被风带起涟漪,颈间一抹正红羊绒围巾衬得她肌肤冷白。
她拎着个素雅的礼盒袋,里头是张海侠挑的茶具,算作解家替她遮掩行踪的年礼。
刚踏上台阶,朱漆大门开了半扇,管家垂手立在门边,像是等待多时,脸上是惯常的微笑:“盛小姐,当家的在后院等您。”
话刚落,门内忽地闪出一道纤巧身影。
那是个穿浅杏色羊绒裙的姑娘,鬓边别着枚珍珠雪花发卡,眉眼清纯,精巧面容透着稚气,眼尾微微上挑,泄出几分媚意。
两人在门槛内外猝不及防打了个照面。
盛葳脚步未停,目光只在对方脸上停留一瞬便移开,想来是解语臣的客人或亲戚。
倒是霍秀秀怔住了,眼前的女人——不,是女孩,裹在浓烈的黑与红里,精致的面庞即便藏去半分也依然看得出那种冲击。
最慑人的是那双眼睛,宝石般的绿瞳嵌在深邃眼窝中,明明毫无情绪,却像把沾了露珠的刀直直戳进人心里,让人过目不忘。
但周身淡漠又显得平静的气场,犹如清透薄雾淡去几分锐利,平添一缕忧郁。
她只是轻轻投来一瞥,霍秀秀竟然觉得自己莫名有点慌张,下意识攥紧手提包。
她断定这姑娘是来找小花哥哥的,但解家似乎很少有这样气质……独特的女客。
“小姐慢些,园子里昨儿扫了雪,石板还滑。”管家一路引着盛葳往院里走。
管家解明是个在解家几十年的老人,眼皮子深,心思也透亮,状似闲谈地开口道:
“方才那位是霍家的秀秀小姐,算是从小跟我们当家的一块长大的,想来是因为当家的今日无事闲在家,所以便也来拜年。”
他眼角余光扫过盛葳,脸上情绪不见变化,看起来似乎并不在意刚刚的小插曲。
盛葳确实觉得莫名,两人情同兄妹与她又有什么关系?他的私事她没兴趣去好奇。
不过……姓霍?倒是也值得一查,考古队员霍玲失踪,霍家人总不可能不找吧。
“嗯。”她语气如常地礼貌道。
她满脑子都是想着解语臣说的正事,又才想起来,不知道他会不会问长沙那次……
解语臣当然可信,但不能尽信,他是商人,还是九门人,即使他真的值得信任。
但有些教训受过一次,她就觉得够了。
管家暗自叹气,他记得当家的吩咐过“盛小姐来不必通传”,记得厨房总备着她爱吃的各种糕点,更记得除夕夜当家的独坐在饭桌上,指尖摩挲手机,盯着里头出神。
可这位盛小姐……看起来依旧心思单纯,心底那点替主人试探的心思彻底凉透。
霍秀秀的车并未驶远,她凝视解宅门前此刻静默在雪中的迈巴赫,对着前排说道:
“去查,刚刚那位姑娘是什么来头。”
张慕尘通过盒盖上褪色的卡通猫贴纸,认出这是她小时候用来攒糖和玩具的,从香港一直带到了苏州,当然,其他人也知道。
张海侠正在泡茶,见状挑眉:“压岁钱塞满了?”
“当然不是。”盛葳低头掀开盒盖。
零散贝壳铺在底层,上面躺着数串已经完成的手链,在细韧的深色编织绳上,缀着三两枚打磨光滑、雕刻精巧的贝雕装饰。
“你自己做的?”张海楼立刻凑过来。
“之前在珠海一家古玩店打工的时候,店里的老板阿叔教我做的。”盛葳拿起一串手链递给张启灵,黑绳串着极小的砗磲贝。
她抬起头,看向围拢过来的众人,眼睛亮亮的,小脸上写着几分小小的得意:
“好看吧?都是我去海边捡的,送给你们了,但不知道够不够长,我试试……”
说着她拿过张启灵的手比划,小巧的手链落在他冷白修长的腕间,倒是意外和谐。
张启灵垂眸任她动作:“做了多久?”
“几个晚上而已,”她低头翻拣链条,“赶工有点糙,每个都不一样,我挑……”
话音未落,张海楼已抢过青口贝雕成骷髅头的那条套上手腕,煞有其事地感叹道:
“微微真是长大了,总算懂得心疼我们了,真是让哥哥我感动得老泪纵横啊。”
“过年不许哭。”她头也不抬地撇嘴。
这不过是她临时起意,随手做的而已。
对于过去的某些事,虽然都默契地没有去提,但并不代表她心里就真的没有疙瘩。
她原谅的从来就不是他们,只是“爷爷”而已,她只是不想让最坏的结果发生。
毕竟难道她说“不”他们就会罢休?不可能,他们嚣张得足以忽略世俗规则。
还得多亏他们的“教诲”,让她明白也学到了——真心和利用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张九思本靠在一边,冷不防也被塞了条,鲍贝上嵌着飞鸟花纹,让他想起金珠。
“我也有?”
“这有什么,”盛葳语气理所当然,“一条手链而已,什么都算不上的。”
“……多谢。”他嗓音干涩。
旁边几人瞟去一眼,心道你小子运气还真是好,刚来没多久就赶上了“好时候”。
挨个分完手链,几个厚脸皮的还非要她来亲手给戴上,到最后她索性每个都动手。
这些贝壳其实非常普通,但世俗珍宝在这些人眼里也不过只是几串冰冷的数字。
阿斯伯格赋予她某种“童心”,让她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哪怕送他们的是根草,那也是她花心思选的,这才是珍贵之处。
盒子里还有几条,盛葳从其中挑出一只独特的唐冠贝链戴上自己的手腕。
这是单独留给梦中那位特殊友人的。
不知道今晚能不能梦到他,即使她目前还没找到所谓的梦境契机,但一直在努力。
黑瞎子倚在圈椅上,墨镜后的目光在她腕间停留片刻,半秒后又收回。
夜入深,外面依旧喧声不断,他们要守岁到凌晨,时间在闲聊、下棋声和纸牌声缓缓流淌,张启灵一如既往靠在沙发边发呆。
盛葳歪在沙发上看书,长白山已经去了,不知道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何处,虽然无邪这条路子很好,但她也依然不能闲着。
走马灯似的回忆一年来的种种,西沙、秦岭、长白山……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突然脑中不合时宜地浮现个人影——汪弈,还得是接触后,她才能发现某些东西。
她认为汪家人似乎在某些方面和张家人非常相似,这种相似程度几乎称得上恐怖。
不过在她看来,这也不失为一种特点。
可以换个角度去想,或许等她足够了解张家的过去,也许能找到击溃汪家的办法?
毕竟强大的张家都能被搞溃败,身为某种模仿者的汪家也一定不会是完美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有意思。
她近来因为执着于梦境一事精神有些懈怠,但那颗脑袋只要一动起来就收不住。
盛葳其实对很多东西都无法真正理解,但她最擅长揣摩,同时还有着丰富想象力。
这次,她试着把自己当成“汪臧海”。
按照常规逻辑讲,如果汪臧海因为在长白山修陵墓一事真的发现某种惊天大秘密,那么他下一步的做法就十分关键和微妙。
因为汪臧海纵使再厉害,也不过只是个凡人,当一介凡人知晓了一件足以震碎三观的真相,他同样无法也不可能会保持平静。
所以他要么大胆求证,要么谨慎布局。
总之,他都一定会留下一些隐晦线索。
所以,他自长白山之后去过的某些地方,很可能也就是她下一个要去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或许有关于长白山的真相。
还得多亏汪臧海在明朝算是个人物,虽然后世他的资料极少,但她还是在关于明朝洪武帝的一些记载中看到了他的身影。
因为爱画画的职业病,她有随手记录的习惯,幸好将当时西沙那个墓室里的壁画过后全部记录了下来,再结合历史可以发现:
汪臧海逃后,又陪洪武帝去过长白山祭天,之后皇帝派他出使西域,两年后帝崩。
而出使的那片西域地,名为塔木陀。
所以她开始查阅塔木陀相关资料,看着手中书却突然定住,与那里最有关的只有一个人——西王母,可那不是神话中的人吗?
但过去经历的种种已经告诉她,有些东西不是空穴来风,而只是被世人所不知。
想着想着眼皮渐沉,张海洋瞥见她歪倒的肩头,轻叩茶几三声,满室倏地安静。
“要不要叫醒她?”张小蛇小声问。
张慕尘摇头,因为记忆松动的原因,她睡眠一向时好时坏,守岁什么的不重要:
“让她睡。”
张海侠无声抖开绒毯给她盖上,她只蜷缩着咕哝一声,脸颊更深地陷进靠枕里。
子夜将近,外面传来第一串试探性的鞭炮响,张启灵倏然起身,连人带毯地抱起。
房间还留着未熄的灯,暖黄的光晕染着床榻,将她放下安置好后他才转身离开。
新年的钟声敲响,在这震天的喧嚣中,盛葳的房门被一次次悄悄推开又合上。
一个接一个的身影来到她床前,在枕下放入准备好的红封,有人还坏心思地偷吻。
黑瞎子将一把精巧短匕搁在床头柜,角柄缠着新换的鹿皮绳,脸上少见地没笑意。
张小蛇送的是一支小骨哨,本来想给她送条小蛇,但又念及她会害怕便消了念头。
最后潜入的张九思在门口阴影处驻足良久,将一枚串绳的咸丰通宝铜钱塞进枕角。
这是他身上为数不多能拿出手的东西。
她终究没有如愿见到那人,一夜无梦。
——
大年初三
盛葳身着黑大衣脚踩红底高跟鞋从解家车上下来,踝处的长裙流苏被风带起涟漪,颈间一抹正红羊绒围巾衬得她肌肤冷白。
她拎着个素雅的礼盒袋,里头是张海侠挑的茶具,算作解家替她遮掩行踪的年礼。
刚踏上台阶,朱漆大门开了半扇,管家垂手立在门边,像是等待多时,脸上是惯常的微笑:“盛小姐,当家的在后院等您。”
话刚落,门内忽地闪出一道纤巧身影。
那是个穿浅杏色羊绒裙的姑娘,鬓边别着枚珍珠雪花发卡,眉眼清纯,精巧面容透着稚气,眼尾微微上挑,泄出几分媚意。
两人在门槛内外猝不及防打了个照面。
盛葳脚步未停,目光只在对方脸上停留一瞬便移开,想来是解语臣的客人或亲戚。
倒是霍秀秀怔住了,眼前的女人——不,是女孩,裹在浓烈的黑与红里,精致的面庞即便藏去半分也依然看得出那种冲击。
最慑人的是那双眼睛,宝石般的绿瞳嵌在深邃眼窝中,明明毫无情绪,却像把沾了露珠的刀直直戳进人心里,让人过目不忘。
但周身淡漠又显得平静的气场,犹如清透薄雾淡去几分锐利,平添一缕忧郁。
她只是轻轻投来一瞥,霍秀秀竟然觉得自己莫名有点慌张,下意识攥紧手提包。
她断定这姑娘是来找小花哥哥的,但解家似乎很少有这样气质……独特的女客。
“小姐慢些,园子里昨儿扫了雪,石板还滑。”管家一路引着盛葳往院里走。
管家解明是个在解家几十年的老人,眼皮子深,心思也透亮,状似闲谈地开口道:
“方才那位是霍家的秀秀小姐,算是从小跟我们当家的一块长大的,想来是因为当家的今日无事闲在家,所以便也来拜年。”
他眼角余光扫过盛葳,脸上情绪不见变化,看起来似乎并不在意刚刚的小插曲。
盛葳确实觉得莫名,两人情同兄妹与她又有什么关系?他的私事她没兴趣去好奇。
不过……姓霍?倒是也值得一查,考古队员霍玲失踪,霍家人总不可能不找吧。
“嗯。”她语气如常地礼貌道。
她满脑子都是想着解语臣说的正事,又才想起来,不知道他会不会问长沙那次……
解语臣当然可信,但不能尽信,他是商人,还是九门人,即使他真的值得信任。
但有些教训受过一次,她就觉得够了。
管家暗自叹气,他记得当家的吩咐过“盛小姐来不必通传”,记得厨房总备着她爱吃的各种糕点,更记得除夕夜当家的独坐在饭桌上,指尖摩挲手机,盯着里头出神。
可这位盛小姐……看起来依旧心思单纯,心底那点替主人试探的心思彻底凉透。
霍秀秀的车并未驶远,她凝视解宅门前此刻静默在雪中的迈巴赫,对着前排说道:
“去查,刚刚那位姑娘是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