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时代的旧船票

时代广场开业的盛况,像一场热烈的风暴,席卷了平江的每一个角落。天禧暁说网 已发布醉辛漳结

连续一个星期,这座崭新的商业综合体,都是整个县城唯一的话题中心。人们谈论着电影院里柔软的沙发,谈论着超市里没见过的洋货,谈论着书城里浩如烟海的书籍。

江彻的名字,再一次被赋予了新的光环。

如果说,之前的出口创汇,让他在政府和商界眼中分量大增,那么时代广场的落成,则让他彻底赢得了平江最广泛的民心。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成了一个为这座城市带来欢乐与现代气息的“造梦者”。

然而,就在全城都为新地标的诞生而欢呼雀e跃时,一股萧瑟的寒风,正悄然吹过老城区的中心。

平江县百货公司。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营商店,曾是平江几代人心中最繁华的所在。逢年过节,能到这里买上一块“的确良”布料,买上一瓶“友谊”雪花膏,是足以在邻里间炫耀许久的事情。

但现在,这座曾经的商业殿堂,已经暮气沉沉。

斑驳的外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已经褪色,墙角长出了青苔。推开那扇沉重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灰尘和旧货的味道扑面而来。

偌大的商场里,灯光昏暗,只开了三分之一的灯管,显得格外冷清。货架上的商品稀稀拉拉,款式陈旧,许多商品包装上都落了一层薄薄的灰。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售货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无精打采地聊着天,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

偶尔有顾客走进来,也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转一圈,摇摇头,便空着手出去了。

时代广场的横空出世,像一柄重锤,给了这家本就风雨飘摇的老店,最致命的一击。

客流,被彻底吸干了。

……

县委书记办公室。

周正国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得像一块铁板。

他的对面,坐着县百货公司的经理王建国,一个五十出头,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的男人。

王建国的脸上,全是愁苦的皱纹,两只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不停地搓着。

“周书记,您……您得给咱们想想办法啊!”王建国声音沙哑,带着哭腔,“上个月,公司的营业额,还不到五千块钱。别说盈利了,一百多个职工的工资,已经拖了两个月发不出来了!”

“现在时代广场一开,我们这边彻底没人了。仓库里积压的货,都快堆不下了。再这么下去,不出三个月,我们……我们就得关门倒闭了啊!”

周正国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将烟头按死在烟灰缸里。?y^o?u!s,h/u/l\o^u`./c~o\m/

“老王,你的难处,县里知道。”他的声音,也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百货公司是咱们县的老招牌,是咱们的脸面,县里也不想看着它就这么倒了。”

“可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体制僵化,经营不善,商品跟不上时代……这些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周正国叹了口气,“县里也研究过,想搞改制,或者干脆找个有实力的企业,把它盘下来。可是……谁敢接这个烂摊子啊?”

一百多个正式职工,意味着一百多个家庭。背后还有上百个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积压的库存,欠下的外债……这根本不是一个摊子,这是一个无底洞。

县里找过好几家国营厂子,人家一听这情况,头摇得像拨浪鼓。

也试探过一些冒头的个体户,那些人一听要负责所有职工的饭碗,更是直接吓跑了。

王建国听着,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去了,变得惨白。

他知道,周书记说的是实话。

平江百货公司,这艘航行了几十年的老船,如今船体破旧,千疮百孔,已经到了要沉没的边缘。而船上的一百多名船员,茫然四顾,却看不到任何可以停靠的港湾。

绝望,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的心。

……

江氏实业总部,顶层。

江彻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c区新城。他的目光,越过繁华的时代广场,投向了不远处,那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落寞的灰色建筑——平江百货公司。

钱斌刚刚向他汇报完这个“烂摊子”的情况。

“江总,我可听说了,县里现在为了百货公司的事,头都大了。王经理天天去政府门口堵门,就差没抱着周书记的腿哭了。”钱斌的语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也带着一丝警惕。

“这块骨头,硬得很,谁啃谁崩牙。咱们可千万别往上凑。”

江彻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在他的记忆里,前世的平江百货公司,在苦苦挣扎了几年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职工下岗,资产被零敲碎打地变卖,那块位于老城中心最黄金的地皮,也在十几年后,被一个外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天价拍走。

而那些下岗的职工,很多人,后来的生活都过得十分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钱,”江彻忽然开口,“你觉得,百货公司现在,真的一文不值了吗?”

“那可不?”钱斌想都没想就回答,“就是一个空壳子,还背了一屁股债。>*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xa节`谁沾谁倒霉。”

江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不。它还有三样东西,很值钱。”

“啊?”钱斌愣住了。

“第一,是它的位置。”江彻的手,凌空对着远方点了点,“那是平江老城区的绝对中心,是几十年商业沉淀下来的龙脉之地。现在看着衰败,十年后,二十年后,那块地的价值,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第二,是它的品牌。”江彻继续说道,“‘百货公司’这四个字,在平江的老百姓,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里,就是‘信得过’、‘质量好’的代名词。这种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信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那第三呢?”钱斌听得有些入神,下意识地问道。

“第三,”江彻转过身,看着钱斌,目光灼灼,“是那一百多个,对百货公司还有感情,还愿意为它流汗的老职工。”

“一群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并且对企业有归属感的工人,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钱斌彻底被江彻的话给震住了。

他眼里的“烂摊子”、“无底洞”,在江总的分析下,竟然变成了遍地黄金的宝藏。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眼光和格局,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无法逾越的差距。

“江总,您的意思是……”钱斌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去准备一份详细的资料。”江彻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要百货公司过去五年的所有财务报表,资产清单,人员结构,以及债务情况。”

“然后,替我约一下周书记。”

“就说,江氏实业,有兴趣,接手平江百货公司。”

……

三天后,一份厚厚的,名为《关于平江县百货公司收购及现代化改造方案》的文件,被摆在了县委书记周正国的办公桌上。

周正国看着这份方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江彻提出这个想法时,他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狂喜。

如果是别人,他或许还会怀疑对方的动机和能力。但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江彻!是那个一次次创造了奇迹的江彻!

周正国迫不及待地翻开方案。

越看,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激动,到最后,拿着文件的手,都开始微微颤抖。

这份方案,详尽、专业、逻辑严密,完全超出了他对一份商业计划书的认知。

江彻不仅承诺,全盘接收百货公司的所有在职和退休职工,妥善解决他们的工资和养老问题。

他还提出了一整套,让周正国拍案叫绝的改造思路。

首先,是市场定位的区分。

新的百货公司,将与时代广场形成完美的互补。时代广场主打年轻、时尚、潮流,面向的是年轻人和新时代的消费群体。而改造后的百货公司,将命名为“时代百货”,主打亲民、实用、经典,目标客户,就是那些对老百货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顾客。

从针头线脑、搪瓷脸盆,到永久牌自行车、海鸥牌相机,再到本地的土特产和老字号……“时代百货”,要做的,是留住那份属于过去的记忆和情怀。

其次,是管理模式的革新。

江彻计划投入一百万资金,对百货公司进行全面的硬件升级和软件改造。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建立全新的供应链体系,对所有员工进行系统化的现代商业服务培训。

最后,也是最让周正国感到震撼的一点。

江彻在方案里明确提出,江氏实业将与县政府、百货公司职工,三方共同成立一个新的股份制公司。江氏实业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实现控股。县政府以土地和原有资产入股,占股百分

之二十九。

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将以“职工股”的形式,无偿分配给所有愿意留下的老职工!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天才!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周正国激动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

这个方案,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解决了职工的就业难题,更重要的是,它为平江县,乃至全省的国营企业改革,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而又稳妥的范本!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商业收购了。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

周正国当场拍板,立刻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讨论江彻的收购方案。

消息,很快就在县政府内部传开了。

江彻要收购百货公司!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也迅速传到了百货公司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

百货公司那间又旧又暗的职工休息室里,此刻挤满了人,空气中充满了焦躁和不安。

“听说了吗?那个江彻,要买咱们公司!”

“他想干什么?他一个搞投机的倒爷,懂什么叫百货?他就是看上咱们这块地皮了!”

“没错!等他把公司弄到手,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全都一脚踢开!然后把楼一扒,盖他的商品房去!”

“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我们为公司流了半辈子血汗,不能让他这么摘了桃子!”

恐慌和愤怒,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蔓延。

在这些工作了一辈子的国企老职工朴素的观念里,“资本家”这个词,天生就带着原罪。他们不相信什么双赢,只觉得对方的每一分利润,都是从自己身上剥削走的。

一个在仓库干了三十年的老师傅,名叫刘卫国,在职工中很有威望。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满脸通红。

“同志们!咱们不能任人宰割!”刘卫国振臂一呼,“咱们现在就去找王经理,让他去跟县里说!我们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把公司卖给私人老板!”

“对!不同意!”

“去找王经理!”

一群人情绪激动,正准备往外冲。

就在这时,休息室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江彻带着钱斌,一脸平静地,站在门口。

喧闹的休息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资本家”身上。那目光里,充满了审视、敌意和不信任。

刘卫国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江彻,冷哼一声,从鼻子里发声:“你就是江彻?”

“是我。”江彻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被冒犯的表情。他迈步走了进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各位叔叔阿姨,各位师傅,大家好。”他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带着一种天生的沉稳和信服力,“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虑和担心。今天我来,就是想当着大家的面,把所有事情,都说清楚,讲明白。”

“哼,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

刘卫国往前站了一步,挡在众人面前,摆出一副谈判的架势。

“江老板,我们就是一群粗人,不懂你们生意人那些弯弯绕绕。”他的语气,生硬而直接,“我们就想问一句,你买下百货公司,是不是准备把我们这些老职工,都给开了?”

这个问题,尖锐无比,是所有人心底里最深的恐惧。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整个休息室,安静得落针可闻。

连站在江彻身后的钱斌,手心里都捏出了一把汗。他觉得,江总今天就不该来。跟这群人,有什么好谈的?直接跟政府签了合同,到时候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谁还敢闹事不成?

然而,江彻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