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为我所用”
杨庭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
薛延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依旧沉默。沈墨则脸色微变,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大人的意思是……侯爷此举,或有偏向二殿下之意?还是……单纯的权宜之计?”
杨庭端起茶杯,啜饮一口,动作从容,眼神却越发深邃:
“萧锐此人,老成持重,威望极高,更是陛下的族叔。他行事向来以国事为重,看似不偏不倚。
但正因如此,他的态度才至关重要。他让周霆驻守铁脊关,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给了二殿下一个插手北疆军务的绝佳契机!
崔元礼掌管户部,钱粮在手,若再得铁脊关兵权为援,二殿下的势力将急剧膨胀!这对大殿下而言,绝非好事!”
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薛延和沈墨:
“你们是跟随侯爷回京的,一路之上,侯爷可曾对周霆,或者对二殿下那边的人,有过什么特别的表示?或者……对李崇山、对我们这边,有过什么不满?”
薛延回想片刻,冷硬地吐出两个字:
“未有”
沈墨也摇头:
“侯爷一路只关心伤情和军务,并未谈及朝中之事,对周霆也只是公事公办的命令。-芯·完,夲!鉮*占. ,首!发.对李将军,倒是颇为关切。”
“关切李崇山,那是念在袍泽之情和其守关之功”
杨庭的手指继续敲击着桌面,节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但越是这样,越说明他让周霆留守,可能并非出于私人恩怨,而是……真的认为周霆适合此刻镇守铁脊关?或者,是某种平衡?”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几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陛下……唉”
他最终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但未尽之言谁都明白。皇帝沉迷金丹,不理朝政,皇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早己是公开的秘密。
萧锐作为宗室重臣、军方柱石,他的立场和态度,足以影响朝堂格局的倾斜。
“那宁川呢?”
沈墨问道:
“此子在铁脊关表现极为悍勇,箭术超群,军中皆称‘神臂’。此番虽重伤,但若恢复,或可堪大用。他出身李将军麾下,又在关城血战中身先士卒,忠心勇毅可见一斑。”
沈墨作为大皇子的追随者,看重的是宁川的战场表现和可能的派系背景。
杨庭停下脚步,眼中精光一闪:
“宁川……确实是个好苗子。¢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他在铁脊关的功绩,兵部己有详报。其箭术之精,据说连赵铁山都曾悉心指点,更在黑石谷一役中救过赵铁山的性命?”
他看向薛延求证。
薛延微微颔首,确认道:
“赵铁山在营中常赞其悟性,黑石谷之事,军报属实”
薛延虽未首接教导宁川,但对宁川在战场上的表现和与赵铁山的关系是知晓的。
“嗯”
杨庭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但随即又化为惋惜:
“可惜了。太医院那边刚传来消息,他右肩骨粉碎,伤势极重,御医断言即便痊愈,右臂力道也将大损,其赖以成名的神臂箭术……怕是难复旧观了。”
他摇摇头,语气带着遗憾:
“一个失去了弓箭的‘神臂’,其价值……大打折扣啊”
沈墨闻言,也面露惋惜之色。战场勇将若失去赖以成名的技艺,前途必然黯淡。
杨庭话锋一转:
“不过,其心性坚韧,悍不畏死,忠勇可嘉,倒也不失为一块可造之材。此番守关血战,他居功至伟。
薛将军,我记得他擢升神臂营都尉,是在你离开铁脊关之前,奉朝廷嘉奖令所行?”
“是”
薛延言简意赅地确认:
“朝廷嘉奖令至,擢其功,任神臂营都尉。予其三月之期,重整神臂营”
他点明了宁川升职是执行朝廷的命令,并且自己确实给予了宁川重整的时间,只是后来因调令离开而中断。
“不错”
杨庭捋了捋胡须:
“朝廷的封赏,必然不会少了他。一个都尉的位置,加上此次护关的大功,足以让他在军中站稳脚跟。即便箭术难复,其忠勇之心和战场经验亦是宝贵。
沈墨,待他伤势稍稳,你以袍泽探望之名,先去接触一下。
一则表达关切,二则……看看此子经此重创,心志是否依旧坚韧,是否可堪造就,为我所用。”
他强调了“为我所用”,意图明显。
“是,大人!”沈墨应道。
“至于眼下……”杨庭重新坐回主位,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侯爷回京,陛下虽未立刻召见,但复命是迟早的事。我们必须弄清楚侯爷的真实想法。
明日,我会以兵部犒劳功臣、探望伤将的名义,设下私宴,邀请侯爷、李崇山、薛将军、
沈将军,还有……那个宁川,也一并请来。”
“宁川?他伤势沉重,恐怕难以赴宴……”
沈墨再次表示担忧。
“无妨”
杨庭摆摆手,眼神锐利:
“他伤势再重,只要还有一口气,抬也要抬来。他虽位卑,但在此战中表现突出,又在李崇山身边,是铁脊关血战的活见证!请他作陪,名正言顺。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薛延和沈墨:
“我要让侯爷亲眼看到,我们这边,除了李崇山这样的老将,还有宁川这样年轻、忠勇、浴血奋战的后起之秀!要让侯爷感受到将士们为守国门付出的惨痛代价!也要让宁川亲耳听听,感受一下这朝堂之上的风……究竟往哪边吹!”
他最后一句意味深长:
“薛将军,沈将军,明日晚宴,务必谨言慎行,察言观色。
侯爷的态度,将是决定我们下一步如何落子的关键。大殿下能否在朝局中稳住阵脚,或许就看这一次了。”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却同样凝重的面孔。
杨庭的谋划清晰而首接——利用重伤的功臣作为筹码,在镇北侯萧锐面前展示己方力量与牺牲,试图影响这位关键人物的立场。
天启城的夜,寂静而深沉,却仿佛有无数暗流在无声涌动。
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可能更加凶险的较量,即将在觥筹交错间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