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黛玉情思
贾珺连忙派人制止了士卒们的行动,并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厚爱。
贾珺要的,不是士卒们的顶礼膜拜,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和高昂的战斗意志。
经过这一系列的雷霆手段和恩威并施,贾珺在京营之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那些曾经心怀鬼胎的将官,如今一个个噤若寒蝉,再也不敢有丝毫异动。
而普通的士卒,则是将贾珺视若神明,对他唯命是从。
操练场上,士卒们的口号声更加响亮,步伐更加整齐。
军纪严明,士气高涨。
看着眼前这番景象,贾珺的嘴角,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京营的整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贾珺坐镇中枢,每日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偶尔也会亲自下到各营巡查,指点操练。
那些新颁布的军规军纪,在经历了最初的阵痛后,也逐渐深入人心。
这日,贾珺刚刚处理完一批文书,端起茶杯轻呷一口,张猛便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主上。”张猛躬身行礼,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
“何事?”贾珺放下茶杯,抬眼看向他。
张猛沉声道:“主上,之前让属下留意的忠顺王府,最近似乎有些异动。”
“哦?”贾珺眉毛一挑,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据咱们安插在王府外的眼线回报,最近几日,忠顺王府频繁有陌生人出入,行踪诡秘,看样子不像是寻常访客。”
“而且,王府的护卫力量,似乎也加强了不少,戒备森严。”张猛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
“忠顺王爷……”贾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眸光深邃,陷入了沉思。
这位忠顺王,乃是当今隆治帝的亲弟弟。
在原著中虽然着墨不多,但每次出场都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权势。
贾珺记得,当初抄检宁国府时,从贾珍的密室中搜出的账本里,就有几笔大额的银钱往来,指向的正是忠顺王府。
只是当时事情繁杂,此事便暂时搁置了。
如今看来,这位平日里看似闲云野鹤、不问世事的王爷,怕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儿。
“加强护卫,陌生人频繁出入……”
贾珺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难道,京营这次的大清洗,触动了他的某些利益?
毕竟,京营这块大肥肉,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
自从宁国公卸任京营节度使,中间空缺了已有十几年之久,这期间党羽盘根错节,与朝中各方势力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己这一番雷霆手段,虽然快刀斩乱麻,但也等于是动了无数人的蛋糕。
忠顺王府在这个时候出现异动,不得不让人多想。
“继续盯紧忠顺王府。”贾珺沉声吩咐道,“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本侯汇报。另外,派人去查查,最近出入王府的那些陌生人,究竟是些什么来路,有何背景。务必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是!主上放心,属下明白!”
张猛领命,眼中也多了几分警惕。
他跟随贾珺日久,深知这位主上心思缜密,绝非无的放矢。
.....
京营之中,贾珺雷厉风行,铁腕治军。
斩杀贪腐参将李德明,严惩扬威营指挥使庞勋,清查十二团营账目军需,补发士卒饷银冬装……
这一桩桩,一件件,在京城内外激起了千层浪。
这些消息,也迅速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包括了那高门深宅的荣国府。
荣国府内,下人们私底下议论纷纷,添油加醋地描述着京营的风云变幻。
什么“冠军侯大开杀戒,京营血流成河”,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那些老油条哭爹喊娘”,什么“侯爷在点将台上杀伐决断,眼睛都不眨一下”,诸如此类的传言,听得人心惊肉跳。
黛玉小院内,一缕清风拂过窗棂,吹动了桌案上的书页。
林黛玉手执书卷,却久久未能翻动一页。
窗外竹影摇曳,沙沙作响,往日里听来清幽雅致,此刻却平添了几分萧瑟与不安。
那些从丫鬟婆子口中零星听来的消息,让黛玉心中添了几分不安。
她虽是闺阁女子,不谙军政,但也知道京营乃是何等重要之地,鱼龙混杂,盘根错节。
贾珺骤然接手,又如此大刀阔斧地整顿,其间凶险,可想而知。
下人们的描述,更是将那场面说得刀光剑影,险象环生,仿佛贾珺每日都在刀尖上行走。
“唉……”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从黛玉的唇边逸出。
黛玉那双往日里清澈如秋水的眸子,此刻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色,蹙起的眉头,如同春日里沾了雨的柳叶,惹人怜惜。
这些日子,黛玉总是心神不宁,夜里也睡不安稳,脑海中时常闪过贾珺的面容。
珺哥哥他……还好吗?
在京营那等地方,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那些被他处置的将官,背后会不会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会不会有人暗中报复?
紫鹃端着一碗新沏的参茶进来,见自家姑娘又在凭窗发呆,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姑娘,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这几日天凉,姑娘又思虑过重,仔细身子熬不住。”
紫鹃将茶盏轻轻放在黛玉手边的案几上,柔声劝道。
黛玉回过神,勉强笑了笑:“紫鹃,我知道了。”
黛玉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入喉咙,却似乎驱不散心中的那份清冷。
紫鹃看着黛玉明显消瘦下去的脸颊,和眼下淡淡的青影,心中也是担忧不已。
自家姑娘的心思,她这个贴身丫鬟又岂会不知?
尤其是近来,听闻侯爷在京营的种种事迹,姑娘更是茶饭不思,忧形于色。
紫鹃想了想,轻声道:“姑娘,奴婢听闻,侯爷在京营整顿军务,虽然手段雷霆,但也深得军心。只是……那毕竟是军营重地,刀剑无眼,想来侯爷也是劳心劳力。”
黛玉闻言,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紧,眸中的忧色更浓了几分。
紫鹃见状,眼珠一转,试探着提议道:“姑娘这般为侯爷担忧,何不……何不绣个平安符,托人送与侯爷?也算是咱们的一点心意,求个心安。”
“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