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路遇刘姥姥
……
冠军侯府,书房内,灯火通明。
贾珺合上了贾珍的日记,思考着日记里的信息。
这本日记带给他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
贾珍牵扯的官员众多,关系盘根错节,甚至隐隐指向了某些皇子和王爷。
尤其是关于秦可卿身世的那段记载,更是让贾珺心头一紧。
“当年的事情…绝不能泄露出去…”
贾珍如此忌惮,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秦可卿的真实身份,难道并非秦业的养女那么简单?
联想到原著中秦可卿判词中的“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以及她那过于奢华的葬礼,还有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称其“兼钗黛之美”,贾珺心中隐隐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莫非…秦可卿的出身,与皇家有关?
甚至可能是…废太子之女?
贾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变幻不定。
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小心查证。
当务之急,是利用好日记中的其他信息,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和筹码。
比如,那个工部侍郎刘大人贪墨军械款的事情。
军械款,这可是敏感问题,如果能拿到确凿证据,不仅能扳倒一个侍郎,还能重创这工部侍郎身后的人。
还有王子腾…王夫人的兄长,薛宝钗的舅舅,在军中势力不小。
贾珍日记中提到他贪得无厌,这倒是个可以利用的点。
贾珺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日记中一个频繁出现的名字上——忠顺王爷。
这位王爷在原著中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显得颇有权势,且与贾府关系微妙。
“忠顺王爷…”贾珺喃喃自语,手指在桌面上画着圈。
原著里,贾珺记得这位王爷似乎对戏子优伶格外痴迷,府中养了不少戏班,其中一个叫琪官的,尤其受宠。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原著中贾宝玉似乎就因为这个琪官,和忠顺王府的人起过冲突,还挨了一顿好打。
就在贾珺思索之际,他忽然感觉到体内那股名为【霸途圣血】的力量,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
贾珺眉头微蹙,凝神感应。
这种感觉若有若无,很快又消失了。
“奇怪…”
贾珺摇了摇头,暂时将这异样感压下。这【霸途圣血】的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贾珺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夜风微凉,吹散了书房内的沉闷。
京城的夜晚,并非一片安静。
远处隐约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以及几声模糊的犬吠。
贾珺看向了皇宫的方向,隆治帝将他捧上高位,固然有倚重之心,但也未尝没有制衡和利用之意。
贾珺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笔,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
一个个名字,一条条线索,在贾珺的笔下逐渐清晰。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将贾珍的日记重新收好后,贾珺看着物品栏中的黄金万两。
“系统,提升【中级枪术精通】。”
【叮!消耗黄金1000两,中级枪术精通提升为高级枪术精通!】
【叮!消耗黄金2000两,高级枪术精通提升为大师级枪术精通!】
【叮!消耗黄金4000两,大师级枪术精通提升为宗师级枪术精通!】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音响起,贾珺感觉脑海中瞬间涌入了无数关于枪法的感悟和技巧,仿佛苦练了数十年一般,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还剩下3000两黄金。
“提升【中级刀术精通】。”
【叮!消耗黄金1000两,中级刀术精通提升为高级刀术精通!】
【叮!消耗黄金2000两,高级刀术精通提升为大师级刀术精通!】
感受着体内暴涨的技艺和力量,贾珺满意地点了点头。
实力,才是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
......
翌日,天色微明,晨曦透过薄雾,为京城镀上了一层浅金色。
冠军侯府内,贾珺早已起身。
他身着一身玄色劲装,外罩四爪蟒袍,腰间束着玉带,显得身姿挺拔,英武不凡。
今日是他正式接掌京营节度使的第一天,用过简单的早膳后,贾珺便带着张猛等一众亲卫,准备前往京营。
刚走到府门外,便见到有两人正在侯门外等候,为首的正是昨日在荣国府门前遇见的刘姥姥,还有她的孙子板儿。
刘姥姥一见贾珺出来,连忙带着板儿上前,就要屈膝下跪。
“刘姥姥,使不得,起来吧。”
贾珺亲自上前一步,扶了刘姥姥一把,阻止了刘姥姥的跪拜。
刘姥姥被贾珺扶住,心中更是感激涕零,脸上堆满了淳朴的笑容:
“侯爷!老婆子……老婆子是特地来给侯爷磕头的!昨日若不是侯爷您……”
刘姥姥想起昨日在荣国府门前受的委屈,以及后来贾珺的仗义出手,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
贾珺笑了笑道:“刘姥姥不必客气,举手之劳罢了。”
贾珺目光转向板儿,板儿依旧有些怕生,躲在刘姥姥身后,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偷偷打量着贾珺。
刘姥姥缓过一口气,连忙道:
“侯爷,昨天荣国府里的琏二奶奶,心善,不仅留了我们祖孙俩住了一宿,还给了我们二十两银子,说是让我们置办些年货。”
“家里过冬的嚼用,还有来年播种的麦种,都有着落了!”
说到这里,刘姥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贾珺听到后也笑着点了点头。
然后刘姥姥赶忙把手里用布包好的东西,颤巍巍地递向贾珺:
“侯爷,这是老婆子自家地里种的一些山货,不值什么钱,是老婆子的一点心意,还望侯爷不要嫌弃……”
张猛见状,正要上前替贾珺挡下,却被贾珺一个眼神制止了。
贾珺接过那包裹后,温声问道:
“老人家,这银子虽然解了一时之急,但长久来看,还是得有个营生。”
“我听闻你家是务农的,不知如今地里的收成如何?可有什么难处?”
刘姥姥没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侯爷,竟会关心她们这些庄稼人的生计。
刘姥姥心中一暖,叹了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