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罪有应得,接手工部
“陛下,臣这是冤枉的啊,这些年来臣一直勤勤恳恳,从未有过半点懈怠。”
“陛下,请您一定要相信臣啊!”
工部尚书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身躯微微颤抖,这不是气愤,而是害怕。
“这样说的话,是太子故意诬陷你了?”庆帝冷冷一笑。
“陛下,这……”
工部尚书支吾着还想说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就被庆帝打断。
“行了,不必多说了,是真是假查一查不就知道了!”
庆帝冷哼一声,转头看向陈萍萍。
“陈萍萍,让你们监察院把工部尚书这些年的信息整理下,给朕送来,要快!”
“陛下请放心。”
陈萍萍点点头,由候公公推着轮椅快速离开。
现场突然间安静下来。
微风吹过,地上的银票和金票被吹的到处都是,从始至终无一人开口。
几分钟后,候公公推着陈萍萍再次回来。
“陛下,这就是监察院调查到的情况,您请查看。”陈萍萍将手中的册子呈过头顶。
庆帝并没有伸手去接:“候公公,将册子里面的内容念出来给大家听听!”
候公公点点头,从陈萍萍手中接过册子,打开看到里面内容,瞳孔微微一缩。
“陛下,这……”
“念!”
看着庆帝那张冷漠的脸,候公公点点头,深吸口气。
“经监察院调查,工部尚书家中现银百万,黄金十几万两,珍贵古玩字画若干,还在京都以及各地勾有多处房产……”
册子里面的内容被缓缓念出。
这一刻,工部尚书浑身瘫软趴在地上,在也没了喊冤的力气。
“好了,剩下的不必念了!”
庆帝挥手将候公公制止,看向瘫软在地上的工部尚书,嘴角露出冷笑。
“怎么样,现在你还跟朕喊冤吗?”
“陛下,臣有罪……臣万死,只求陛下能够饶恕臣的家人,他们都是无辜的。”
“哼!是不是无辜你说了不算,监察院会进行调查,如若他们真的没有牵扯,自然不会牵连!”
庆帝拂袖一挥,怒气冲冲的离去。
工部尚书都贪污了这么多,那朝中其他官员会是如何?
如此以往,庆国江山社稷又会如何?
很快。
宫典带着几名殿前侍卫走来,将浑身瘫软的工部尚书抬走。
好戏散场,众人也一哄而散。
李承乾正准备离开,谁料到却被李承泽拦下。
“太子殿下好手段,这一招放长线钓大鱼玩的真厉害!”
李承乾微微一笑。
“二哥过奖了,区区一个工部尚书而已,算不得什么大鱼,真正的巨鳄在后面呢!”
“我还要去工部处理剩余事务,二哥,你我有空改日再聊。”
看着李承乾渐渐远去的背影,李承泽眼神逐渐变得阴冷。
“好你个李承乾,故意示弱来欺骗本王,你给我等着!”
……
随着工部尚书被抓,诸多手下也被牵扯其中。
这一天下来,工部大门就没有关过。
监察院的人来了一趟又一趟,工部的门槛都快被这些人给踏平了。
“殿下,咱们该回宫了。”
赵高的声音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李承乾,抬头朝窗外一看,发现天色早已经黑了。
“如今工部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工部内大部分官员被抓,只留下底层的工匠们还在。”
“没事,这些人还在就行,回宫!”
……
夜幕下,马车缓缓驶入皇宫。
正准备掉头前往东宫,谁料到一道声音突然从黑暗中走出,吓得赵高猛的一拉缰绳将马车停下。
“太子殿下,陛下口谕,传您前去养心殿觐见。”
“知道了。”
宫中路虽然黑,可这对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两人而言不算什么。
很快,便抵达养心殿门前。
走进门,庆帝正抱着《聊斋志异》看得专注。
李承乾本来没太过在意,可当看到放在旁边的《西厢记》,神色微微一变。
正当他要行礼,却被庆帝制止。
“好了,这屋内也没外人,不必多礼,过来坐。”
李承乾也不客气,直接过去在庆帝对面坐下。
见到桌子上摆放的精美糕点,眼睛一亮,拿起一块塞进嘴里。
庆帝没有阻止,笑眯眯的给李承乾倒了杯茶。
“今天一天都待在工部,辛苦了。”
“父皇您这是什么话,为国效力,为您分忧,这是儿臣分内之事。”
“那好,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朕正好有个好差事交给你,工部尚书如今被下了大狱,这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人,朕希望你能够暂时代管工部。”
李承乾当场愣住。
看着庆帝一脸严肃的神色,他才确定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父皇,工部尚书职位重要,儿臣又不懂这些,您还是另寻他人吧,我觉得二哥就不错。”
李承乾提议道。
工部虽说也是六部之一,如若没出这件事,李承乾倒也乐意接手。
如今工部上下剩下的全都是些小鱼小虾,那些有幸没被带走的官员,也都是碌碌无为之辈。
这怎么看都是一个烂摊子,操心劳神。
“你不懂这些,为何能创作出龙骨水车这样的奇物?”
“工部注重的事创作研发,这件事我看你很是精通,至于说老二,心思太多,不适合掌管工部!”
话都说到这份上,李承乾知道无论如何今日也推脱不了,既然这样,那他就要把利益争取到最大化。
“父皇,儿臣可以接管工部,只是工部如今人手欠缺,肯定父皇能够给予一点帮助。”
李承乾道。
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人员也是一样。
如今工部上下奇缺人手,如若庆帝肯给予帮助,那问题就好解决很多。
“你想的倒美,如若真的有多余人手给你,朕何须派你去当这个工部尚书!”
庆帝哼了一声,似乎是感觉心里过意不去:“不过人虽然没有,朕可以让户部给你拨一笔钱,帮助你加快工部重建。”
“拨多少钱?”
“一百五十万两。”
“父皇,这是不是太少了点,怎么说您也得拨个四五百万两。”
“四五百万,你可真敢想,两百万两!”
“别啊父皇,三百万……”
经过一番力争,李承乾拿到二百五十万两,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敲,这个数字听着怎么不吉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