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学,还是不学?

李承乾一番话让靖王陷入沉思。

恰巧这时,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在靖王府停留时间达到十分钟以上,自动打卡成功!】

【恭喜宿主在诗会成功夺得第一名,好评度(高)!】

【奖品已发放至物品栏,请宿主注意查收!】

一连串的声音想起,李承乾脸上不由露出喜悦。

“系统,这个自动打卡是怎么回事?”李承乾问道。

【只要宿主在打卡地点停留达到10分钟以上,系统就会默认自动打卡!】

这个功能倒是挺好,省得有时候忘记打卡!

“小子,想什么呢?”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李承乾猛然回过神,看着靖王那张漆黑的老脸,干笑两声。

“嘿嘿,刚刚想到了些别的事,皇叔,真不好意思。”

“去去去,看得出你小子心根本不在这,有事赶紧忙去吧,别跟我一个糟老头子耗在这!”

靖王不耐烦的挥挥手。

“皇叔,那小侄就先回去了,过两天再来看您。”

李承乾倒也不客套,拱手行了一礼,转身带着赵高离去。

临走之际,还不忘从菜园子内顺手一些瓜果蔬菜,气得靖王眉角直跳!

“这个臭小子,不要脸的劲儿真随他爹,忙碌了这么久,菜园子好不容易有点收成,直接被这臭小子弄走三分之一!”

靖王黑着脸骂了一句,转念又回想起李承乾刚刚说过的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想不到这小子年纪轻轻就将天下事看得这么透彻,他日若是能够即位,或许是能够做个好皇帝!”

“特娘的,这事跟老子有什么关系?”

……

从靖王的菜园子内顺走一大堆瓜果蔬菜,李承乾带着赵高悄咪咪溜走。

回到东宫。

让赵高把那些瓜果蔬菜拿下去洗了,李承乾把自己关进书房,心思一动,将物品栏内的奖品取出。

两个神秘宝盒,一个功法魔方,一个初级经验宝盒,以及2000点万界值。

“这些就是两次任务的奖励?”

李承乾满头问号,打开物品栏再三检查,确保里面没有任何东西遗漏。

“这奖励,真是越来越抠了!”

李承乾在吐槽一句。

他并没有着急开盒子,先将欠系统的一万点万界值偿还。

原本好不容易积攒的上万点万界值,一下子就剩下孤零零的2200点。

李承乾并没太过在意,目光落在面前四个盒子上面。

两只神秘宝盒他打算最后去开,李承乾率先拿起桌上的功法魔方。

这东西跟之前那个魔方一样,只要将魔方拼凑完毕,就可以获得魔方内的奖励。

这完全难不倒李承乾,经过在脑海中一番模拟,很快他便找到了办法。

随着最后一块图案对齐。

“咔吧!”

细微的声音响起,眼前的魔方爆发出刺眼光芒。

李承乾下意识将眼睛闭上,约摸着光芒渐渐消失,这才缓缓睁开眼睛。

出现在眼前的并不是什么功法,反而是一柄只有掌心大小的小剑。

“这是什么?”

李承乾微微一愣。

手掌接触到小剑的一瞬间,剑身上迸发出刺眼的光芒,咻的一下子冲进眉心。

李承乾感觉眼前一花,再次回过神,已经置身在满是剑气环绕的世界中。

随着他定睛看去,眼前道道剑气又化作一串串文字不断汇聚到一起。

剑气越聚越多,最后竟然在天空中汇聚出耀眼的四个大字。

《万剑归宗》!

紧接着,这四个字爆发出耀眼光芒,天空中出现两行小字。

“万气自生,剑冲废穴,归元武学,宗远功长!”

下一秒,这行字迸发出刺眼的光芒,化作亿万道剑光射入李承乾的身体。

这恐怖的一幕让他下意识闭上眼,再次回过神,人已经挣脱幻境回到书房,脑海中浮现出有关《万剑归宗》的后续口诀。

【检测到顶级武学存在,请问宿主是否学习?】

这道久违的声音响起,李承乾不仅没有感到兴奋,反而陷入沉思。

《万剑归宗》是无数学剑之人梦寐以求的的无上秘籍。

剑招一出,万剑臣服。

这等场面李承乾想想都觉得激动。

毕竟谁都有一个仗剑天涯的武侠梦,纵然是他也不例外。

如若是一开始得到这本秘籍,李承乾绝对会选择修炼。

如今情况不同。

他的修为已经达到八品,只差一步便可达到九品。

加上各种绝技傍身,李承乾有信心成为大宗师之下第一人。

如若将那些绝技修炼到圆满之境,甚至大宗师他都敢挑战一下。

现在《万剑归宗》的出现,让李承乾陷入两难之境。

母庸质疑,这本功法很强!

只是修炼万剑归宗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需要废掉修为重新修炼。

毫无疑问,《万剑归宗》的前景要比他现在修炼的功法前景更为光明。

只是他舍不得好不容易修炼到八品的修为。

要知道从当初手无缚鸡之力,修炼到能够和上杉虎斗上十几个回合的八品高手。

整个过程中,李承乾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经验书,甚至好几次都冒着生命危险!

学,还是不学?

李承乾一时陷入两难之境。

毕竟这两本功法都可以突破到大宗师,只是取决于以后上限高低。

“反正功法就在这里,随时学习都可以,也不急于一时。”

李承乾心思一动,轻轻将手掌按在经验宝盒上。

柔和的光芒散去,三本顶级经验出出现在桌面上。

“果然,又是保底。”

李承乾摇摇头,收起经验书,目光落在仅剩下的两个神秘盒子上。

正当他准备将神秘宝盒打开,外面一阵敲门声响起。

“殿下,门外有位太监前来传话,说是陛下口谕,召您前去养心殿。”

赵高的声音从外传来。

李承乾只能暂时将东西收入物品栏,跟着候公公一起离开。

养心殿内。

庆帝正端坐在案桌前,面前摆放着两幅作品。

一副作品字迹工整,苍劲有力,另一幅作品字迹歪歪扭扭,完全不堪入目。

这分别是李承乾和范闲二人在靖王府做的诗,才这么一会功夫,原稿已经被送到庆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