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切为了庆国
在庆帝的吩咐下,李承乾乘坐上马车朝东宫驶去。
身为庆帝贴身太监的候公公,如今担负起了车夫的角色。
李承乾坐在马车内,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
在外人看来这是庆帝的宠爱,可李承乾心中十分清楚,庆帝之所以对他这么热情,主要是为了那本《伤寒杂病论》。
如若不然,他有什么资格得到庆帝这般恩宠?
至于说让候公公当车夫,估计是为了监视他的举动。
对于自己这位生性多疑的父亲,李承乾是在心清楚不过。
“殿下,东宫到了。”
候公公的声音从外传来,李承乾回过神,应了一声,掀开帘子走下马车。
在东宫侍卫震惊的目光中走进内殿。
心思一动,将《伤寒杂病论》从物品栏取出,直接揣进怀里。
稍作片刻停留,再从东宫走出。
“有劳公公等待,咱们走吧。”李承乾微微一笑。
很快,车辆再次来到御书房门前停下。
走进御书房。
庆帝正抱着《聊斋志异》看得津津有味,察觉到李承乾进来,缓缓将书放下。
“怎么样,书找到了吗?”庆帝问道。
语气虽然迟缓,可李承乾还是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一丝迫切。
“回父皇,找到了。”
李承乾将手伸进怀里,把《伤寒杂病论》取了出来,放在桌上。
书本通体微微泛黄,散发着古朴岁月气息。
庆帝也并没有怀疑李承乾的话。
拿起《伤寒杂病论》轻轻翻开,一目十行在上面扫过,很快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
李承乾也没有打扰,默默站在一旁等候。
足足过了十多分钟。
庆帝才缓缓回过神,看着李承乾脸色一板,无形的威压从身上散开。
“此书你是从何处寻得?”
“回父皇,此书儿臣在皇宫藏书阁内意外找到的,儿臣就是根据这本书学习到的医术。”
李承乾道。
皇宫藏书阁内有多少书谁都不清楚,庆帝如若真想调查,那就尽管去查。
“嗯,这本书朕先借阅一段时间,等过些日子再还你。”庆帝道。
“父皇言重了,一本书而已,您喜欢拿走便是,只是儿臣这里有一个请求。”
说着,李承乾顿了顿,小心翼翼瞄了眼庆帝。
“此书中记载了很多治病的法子,儿臣希望从中挑选几个传播到民间,这样也好让民众少受点病痛折磨。”
本以为庆帝会拒绝,谁料到没有丝毫迟疑,爽快应下。
“这点小事就由你来办好了。”
“多谢父皇!”
等到李承乾离开,庆帝立刻将候公公唤进御书房。
“立刻安排人将皇宫的藏书阁好好整理一遍,里面都有什么书全都给朕记录下来,任何一个书名都不能遗漏!”
随着庆帝一声令下,皇宫上下彻底忙碌起来。
沉寂许久的藏书阁一下子热闹起来,宫女和太监们进进出出。
有人负责整理书籍,有的人负责记录。
这样庞大的场面,一时间引得京都城内诸多大臣纷纷猜疑。
李承乾这边也没有闲着。
回到东宫,根据脑海中有关《伤寒杂病论》的记忆,他从中挑选出了几种治疗头疼发烧,感冒咳嗽的药方。
熟练的写在纸上,然后乘坐马车去了监察院,直奔八处
“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
宣九一脸诧异,心中则是猜测和李承乾此行目的。。
自从上次之后,两人在也没见过面,关系很一般。
李承乾并没在意宣九的态度,微微一笑。
“宣大人,我需要你把这张纸上的东西,依次登报在未来几天的报纸上。”
说着,李承乾将写好的药方递去。
宣九眉头一皱,并没有伸手去接。
“太子殿下,监察院的规矩您应该知道,请问您可有陛下旨意?”
“当然有,父皇口谕,命我负责此事。”李承乾道。
“既然这样,那此事交由在下办理即可。”宣九爽快应下。
“那好,此事就劳烦宣大人多多费神。”
李承乾微微一笑,并没有宣九多聊,转身离开。
等到李承乾离开,宣九直接找到了陈萍萍。
“院长,刚刚太子殿下来了,说是奉了陛下口谕,让我把这上面的内容印在报刊上,我也无法拿定注意,特来请教院长。”
宣九嘴上说着,顺势把李承乾刚刚递来的几张纸也递了过去。
陈萍萍伸手接过,一目十行在纸上扫过,古井无波的眼中闪过异样,很快便有恢复平静。
“不用担心,此事确实是陛下旨意,你尽管去做就行。”
“记住,此事不但要做好,还要做的漂亮,事关庆国百姓,一定要格外认真!”
再三叮嘱一番,陈萍萍才让宣九离开。
等到人彻底走远,他推动着轮椅缓缓来到窗前,望着头顶蔚蓝的天空,向来不苟言笑的他却皱起眉头。
“奇怪了。”
“太子殿下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帮助庆国百姓而已?”
陈萍萍悄声嘀咕着。
作为监察院院长,他不仅对朝中百官了解,对于几名皇子也十分清楚。
这些年来太子和二皇子只见争斗不断,两人只想着权利,从未想过庆国百姓。
今日太子这是怎么了?
那几张纸上的药方写的清清楚楚,用量精确无比。
久病成医。
自从双腿残废之后,陈萍萍也喜欢上了看医书,可是他从未在哪一本书中见过有关那些药方的记载。
“难道说,那些药方是太子殿下研究出来的?再或者说他也见过从那里出来的人……”
……
李承乾自然不知药方带来的轰动,此刻他早已经回到宫内。
简单休息片刻,李承乾带着赵高一同去了广信宫。
这一次,他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选择步行。
两人的身影在偌大皇宫中尤为显眼。
行进一段距离,赵高突然压低声音:“殿下,有人在暗中跟踪我们。”
“不用担心,会有人帮我们解决这些麻烦的。”
李承乾微微一笑。
说话间,两人穿过一处拱门。
入眼,便看到道理两侧每个不远处都站着全副武装的士卒。
这些人全都是庆国皇宫的大内侍卫,目的是为了保证后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