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啊? 桐国的国事交给我了?
这天夜里,是桐国和大臣们这几个月以来睡的最为安稳的一个天。
就算是早晨操练的鼓声和哨子声,都不曾将他们惊醒。
并且随着士兵操练声越来越大,他们反倒是越睡越香甜。
这一下直接给刘武吓尿了。
“还好,还好,就是睡的太香了。”
将桐国国君和一众大臣叫醒,刘武方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尼玛太吓人了,还以为这些人被人暗害在他的大营内呢。
这要是真的被暗害了,他可就是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桐侯,您慢走。”
“诸位,慢走啊!”
“我们这是要拔营了,招待不周,见谅见谅。”
都不留他们吃饭,刘武是连拉带扯的将这些人给撵出了他的大营。
这群家伙,太吓人了。
再次擦了擦汗水,刘武下令。
“拔营。”
同时还暗自交代,“桐侯和桐国的大臣们,坚决坚决不能在我军中过夜。”
至于说这不合礼?
打仗呢!
......
今天,大军拔营,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国都。
夜晚,国君选择在国都宴请刘武。
“见过桐侯。”
“免礼!太平大夫还请落座。”
桐国国君对刘武很是和蔼,笑呵呵的。
“不知太平大夫要在这国都驻扎多久?可有章程?”
刘武眉头微微一皱,这是在询问自己的计划?还是说催促自己上前线?
在计算机中计算了一下,自己也计算了一下,完成总结以后。
“启禀桐侯,本军团长需要了解一下前线情况,以及桐国的后勤情况,才能确定什么时候上战场。
毕竟兵凶战危,乃是生死之事,绝对不能马虎。”
意思就是,我需要了解一下详细的情况,可能要在国都多留几天。
“好,太好了!”
桐侯兴而拍案,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开心。
刘武:“???”
什么意思?
而桐侯也知道自己过于失态,所以连忙补充道:“太平大夫说的太好了,真不愧是上国最厉害的军团长。
我儿这段时间对你也是常常,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当真是人中龙凤。”
桐侯先是夸赞了一下,随后就满怀愧疚,一脸痛心疾首道:“事实上,我桐国现如今后勤能力极差,军队战斗力低下,短时间内太平大夫怕是无法赶往前线了。”
其他大臣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所以纷纷表态,一脸愁苦。
“太平大夫不知,犬戎这次突袭太过于迅速,给我国造成的伤害也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大量的灾民需要救治,前线的军队需要大量的补给。
我们现如今,难啊!
就说这后勤,我们实在是......
但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全力,尽可能的保证您的后勤补给”
说着说着,这些人一个个都哭了起来,直接给刘武看呆了。
不是,啥情况?
总感觉我被做局了!
可是也想不清楚到底是哪里被做局了。
毕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自己似乎都不吃亏啊。
毕竟都城绝对比前线安全,并且时间呆的越久,自己也越安全。
想不清楚,刘武只能抱拳。
“多谢桐侯的理解。”
桐侯虚抬手:“太平大夫哪里的话,另外这难民军,寡人也想交给你来执掌,不知你可否愿意?”
刘武轻皱眉:“不知道这难民军人数有多少?粮草供给是否能跟得上呢?”
不听桐侯来说,左丞相便道:“难民大约百万人,现如今编成的难民军的大约六十万左右,所以......”
说到这里的时候,左丞相明显不好意思了。
而刘武似乎也明白了,这些人是想要自己帮助他们救灾。
只是......何至于此呢?
这赈灾的事情,没有他也没事啊。
按照自己给出的方案,他们自己在因地制宜一下,就能轻松安排好这些难民啊!
刘武不知道,但还是拱手接下了这个命令。
毕竟这也是为了支援前线战斗,稳定的后方同样重要。
“那外臣既然接了这个命令,是否......”
“太平大夫您当然可以管理,您全权管理。”
桐侯给了自己所有的支持,没有丝毫犹豫。
“那既然这样,外臣明白该如何做了。”
晚宴结束以后,刘武告退,回到营中开始制定赈灾方案。
首先这些灾民明确来自于这两个被犬戎攻破的省内,被其波及的人已经超过了百万,但难民也就百万,还算不错。
这些人,只要编练、组织好,将他们以后勤道路保障的方式进行安排,就能安排下。
大多数不适合作为士兵的,全都用来修路,清扫积雪,保障全国各地的粮草运输。
而那些适合作为士兵的,则是一边训练一边建设,在国都和一些地方构筑出一个个临时要塞。
如此,保证就算是前线防线被破,犬戎也无法轻易南下和轻易的从其他方向进攻,困死犬戎。
只要困住了犬戎,拖住了他们,那自己就有足够的时间调集更多的人手和兵力,想办法干掉这些犬戎,并尽可能的与其发动大决战。
当然,前线的情况也是实时了解,并且有选择的对前线进行换防。
还有......
刘武连夜做出了方案,在清晨的时候就召开了大会,成立了一个统筹小组,之后就开始有针对的下达命令。
因为人手不够用,所以刘武还向桐侯索要了所有的贵族子弟。
这些家伙,只要没有低于15岁的,没有高于40岁的,都要被他征招。
随后,这些人就会协助鸡崽子们,处理难民中的事务。
而那些寻常教官,刘武自然有办法与他们相互联系,收集自己所需的数据,然后做好所有的统筹工作。
一番操作下来,用了五天,他已经完全接手了桐国移交的六十万难民军,同时还接收了近二十万难民。
可以说,再过几天,全国的难民差不多就要被他接收完了。
而刘武,通过道兵符,通过其他手段,全力的维持住了难民军,并且还还开展了训练、修路等工作。
一切的一切,都被他拉上了正轨。
事情虽然越来越多,但却逐渐的游刃有余。
而此时,桐侯和一众大臣全都惊叹无比。
“这可是百万难民不是百万大军,竟然也可以做到如臂使指,这简直就是天生的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