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过年!

云州节度府的一年一度的总结汇报会议持续了数日才结束。

高层官员们并没有返回各地,而是留在云州城过年。

在过去的两年里。

他们都陆陆续续地成家立业。

他们都默契地将家安在了云州城。

一方面云州城乃是他们的大本营,周围驻扎着重兵,安全无虞。

另一方面他们将家眷都留在云州城,自然也是让节帅放心。

现在返回云州城参加总结汇报会,他们也难得的家人团聚。

曹风这位节度使自然是要体恤下属的。

特意给每人半个月的假,让他们得以和家人一起好好过个年。

年关将近,云州城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除了警戒的军队外,大多数的将士也难得获得了回家团聚的假。

辽西军以及所属乡兵营待遇好,粮饷充足。

他们已经成为了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兵马使衙门在年前将军饷发了下来。

休假的军士们纷纷携带着家人上街采购各类年货。

城内各处店铺都人头攒动,一片热闹的景象。

节度使曹风的府邸张灯结彩,同样弥漫着热闹的气氛。

府里聘请的丫鬟、壮妇和小厮,有的在准备菜肴,有的在清洗擦拭各处,忙碌不已。

李宁儿这位节度使夫人,也换上了新装在府邸各处巡视。

曹府大总管喜顺等人则是落半个身位,紧随其后。

喜顺原本被曹风派回帝京。

现在随着云州节度府的大力发展。

曹风手底下的人手不够,所以又将其调了回来,担任曹府总管。

“喜顺,给并州那边的年礼送出去了吗?”

面对李宁儿的询问。

喜顺忙回道:“回夫人的话,半个月前就将并州那边的年礼送出去了。”

“这两日估摸着就该到了。”

“按照您的吩咐,年礼都是以节帅的名义送的。”

“侯爷家送了咱们云州的蜂蜜五十斤、羊五十只、貂皮三十张......”

喜顺如数家珍一般,将送到并州曹氏各家的年礼一一禀报给了李宁儿。

李宁儿点了点头。

“这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这亲戚呀,就是要多走动才亲。”

“并州那边是节帅的老家。”

李宁儿对喜顺吩咐说:“以后逢年过节,礼一定要送到。”

“各家都不能落下了。”

“咱们节帅现在势力越来越大,这很多事儿顾不上。”

“咱们可不能让并州老家的人说闲话,说咱们节帅忘了本。”

“是。”

喜顺忙答应了下来。

“咱们府里的年货都准备妥当了吧?”

“回夫人的话,准备妥当了。”

“这鸡鸭鱼肉,各都准备了上百斤呢。”

“这点心果脯蜜饯也都有数十斤。”

李宁儿闻言,笑着调侃道:“我们哪吃得了这么多呀。”

“这年关一过,天儿一热,这东西都坏了。”

李宁儿对喜顺吩咐说:“这些各留下二十斤就够了。”

“这余下的都给府里的下人们分了,让他们拿回去家去过个好年。”

“夫人您心善。”

“大家伙伺候我们一家人辛苦了一年,这都是应该的。”

李宁儿对喜顺说:“回去再去账房支取一些银元。”

“凡是在咱们府里干活儿的,每人发两块银元,让他们去置办一些年货。”

“夫人,这给东西大家伙已经感激不尽,要不这银元就算了吧。”

李宁儿笑着又摆手。

“这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两块银元不算多,算是我和节帅的一点心意。”

“你身为我们曹府的大总管,这一年也辛苦了,你到时候去领五十块银元的赏。”

看到夫人赏自已五十块银元,喜顺也心里高兴。

“夫人,我从小到大吃住都在府里,我就不领了。”

“哪能不领呢。”

“你看你这身衣衫都浆洗的发白了。”

“这大过年的,拿了银元,去扯几尺布,做两身新衣衫。”

喜顺推辞不掉,当即躬身道谢。

“多谢夫人。”

“谢什么,生分了。”

“好好办差。”

李宁儿对喜顺道:“我看香菱那丫头与你挺般配的。”

“等过了年,我去问问香菱,到时候给你成个家。”

喜顺当即老脸一红。

“夫人,香菱可是从小伺候节帅的......”

“这事儿我已经和你家节帅商量过了,他已经同意了。”

李宁儿笑了笑:“再说了,这两年各处给你家节帅送的女人都有十多个。”

“这些女人他都应付不过来,哪还顾得上身边伺候的丫头。”

“多谢夫人!”

喜顺得知要将青梅竹马的香菱许配给自已,他内心对李宁儿充满了感激。

“行了,行了。”

“一个大男人,怎么还掉眼泪了呢。”

看到喜顺喜极而泣,李宁儿笑骂道:“没出息!”

喜顺擦了擦自已高兴的泪水,难掩心里的激动之情。

李宁儿岔开了话题,继续问。

“对了!”

“给孟长史、秦兵马使他们的年礼物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都在仓库里放着呢,明日就派人送出去。”

“走,带我去瞧瞧。”

“是!”

喜顺带路,李宁儿走到了仓库。

仓库内已经堆满了各种年礼。

这都是曹府给云州节度府高层官员们准备的过年礼。

“这辽州布档次太低了。”

李宁儿拿起了一匹布,皱了皱眉。

“人家现在是节帅的左膀右臂,这送礼咱们得有诚意。”

“你稍后就去辽西上好,挑选上好的江南布,将这些辽西布换掉。”

“哎!”

喜顺忙答应了下来。

“还有!”

“给各司司长的年礼上,再增加几件金银器,最好是项链、簪子等物。”

“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外边忙,肯定顾不上给家里夫人买这些。”

“他们家的夫人在家里操持管着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加几件他们夫人能用的金银器,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是!”

李宁儿想了想后,又补充了一句。

“咱们云州各衙门的那些书办、主板、吏员也不能忘了。”

李宁儿对喜顺叮嘱说:“这些人官职不高,可各衙门的运转也离不开他们。”

“咱们曹府光给大人们送礼,若是忘了他们,就有些厚此薄彼了。”

“很容易让人说闲话。”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夫人,这可不少人呢,现在准备年礼也来不及了......”

李宁儿笑道:“我没让你准备年礼。”

“他们这些人送一些红包就行了。”

“礼轻情意重,最主要的是告诉他们,节帅没有忘记他们的辛苦。”

“给他们每人用红纸包三块银元,算是我们曹府的一点心意。”

“遵命。”

“行了!”

“你也别跟着伺候了。”

李宁儿对喜顺吩咐道:“告诉大家伙,今儿个忙完,就早点回家去。”

“这几日就不用到府里来了,大过年的好好和家人团聚团聚。”

“夫人,这人都放假了,那府里谁来照顾.......”

李宁儿笑着说:“我又不是缺胳膊少腿,这烧火做饭我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