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亲自拉拢
曹风当场拆开了楚国皇帝的亲笔信,看了起来。
“呵呵!”
“这楚国皇帝当真是看得起我曹风啊!”
曹风笑调侃:“为了拉拢我,还真是肯下血本!”
“只要我愿意与楚国结盟出兵攻击大乾朝廷。”
“他不仅仅会给与我大量的钱粮支持,还支持我称帝。”
亲卫指挥使孙展站在一旁没有吭声。
这事儿不是他能够掺和的。
曹风放下了楚国皇帝的亲笔信,缓缓道:“看来密探司送回来的消息没错。”
“这楚国在前线已经打不动了,想要另辟蹊径,剑走偏锋。”
两年前楚国趁着大乾与金帐汗国一战后的虚弱之机,出兵攻打大乾。
在前期他们的确是占了不少便宜。
大乾的好几个州,二三十个府县都被楚国攻占了。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乾在吃了一个大亏后,迅速调整了部署。
他们主动割让城池给周国割地求和,同时消耗大量钱财安抚山越人。
这一系列的手段,让大乾避免了遭遇四面围攻的处境。
大乾朝廷大肆扩充禁卫军,将其派遣到前线去迎战楚国军队。
大乾的禁卫军并没有与楚国军队进行大规模的野战。
禁卫军分兵据守在各处险要的城池,层层阻击,寸土必争。
经过一年多的鏖战厮杀。
楚国虽又陆续拿下了大乾几个州。
可持续的攻城战也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有生力量。
因为他们每攻取大乾一座城池,都要付出不少伤亡。
大乾的禁卫军在一场场的守城战中消耗了敌人的力量。
一场场恶战也让大乾禁卫军的战力得到了提升。
大乾方面的损失虽然也不小,可已经稳住了阵脚。
甚至在局部还能组织一两场小规模的反击。
楚国本身实力就不如大乾。
这一次为了攻击大乾,进行了全国动员,想要一鼓作气击败大乾。
可战事现在久拖不决,大量的青壮战死沙场,要让楚国内部不满情绪加剧。
如今楚国内部也出现了许多声音,要求朝廷见好就收。
反正他们已经占领了大乾不少的州府,已经占了便宜。
继续打下去,除了损兵折将外,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楚国皇帝自然不甘心的!
这一次的战事已经将大乾得罪死了。
不趁着这个机会弄死大乾。
那一旦等对方缓过气来,那对方铁定是要展开疯狂报复的。
所以这一仗必须要继续打下去!
直到彻底击败大乾!
可大乾的军队经过一两年的锤炼,战力也越来越强。
他们据城而守,这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所以楚国皇帝这才不得不想开辟第二战场。
他想拉拢大乾境内的反对势力,以夹击本就虚弱不堪的大乾。
曹风这个云州节度使就是最好的目标之一。
曹家世代忠于大乾朝廷,为大乾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大乾朝廷却对曹家过河拆桥。
现在曹风这个云州节度使,还是曹风大闹定州得来的。
况且在这一两年中。
曹风在草原上与大乾朝廷也没少发生摩擦。
特别是曹风以夏州镇守使的身份,将大乾朝廷派出的夏州招抚使挤了出去。
在楚国皇帝看来,曹风就是最好的拉拢对象。
只要曹风出兵攻击大乾,就能瓦解动摇大乾的后方。
所以这才多次派人试图拉拢曹风。
这一次更是亲自下场,试图将曹风拉拢到他们这一边来。
曹风目光投向了站在书房内没有吭声的亲卫指挥使孙展。
“孙展,你说说,我该和楚国结盟吗?”
孙展作为曹风的亲卫指挥使。
曹风对他也寄予厚望的,也有意栽培他。
所以经常会提问,考核他,以提升他各方面的能力。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以征求意见的方式,不经意间完成对他的考核。
对此,孙展早就习以为常了。
“节帅!”
“我觉得不应该和楚国结盟。”
曹风笑了笑,示意他继续说。
“说说理由。”
孙展沉吟后道:“楚国说要给与我们钱粮支持,还支持节帅您称帝。”
“我觉得楚国这是想空手套白狼。”
孙展分析道:“楚国这两年一直在打仗,他们本身的钱粮消耗就很大。”
“去年楚国的一些粮商,还能运一些粮食到我们云州来卖。”
“可去年开始就大为减少了,这足以说明楚国的存粮也不多了。”
“再说了,现在他们要运粮到我们云州来,只能用海船,走海上。”
“这又能运的了多少呢?”
“再说了。”
“他说支持您称帝,那更是空口白话。”
“今天支持,那明天就能不支持。”
“这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所以他想拉我们下场,却什么都不想付出,这是想白嫖我。”
“我觉得还是不要理会的好。”
“让朝廷和楚国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坐山观虎斗即可。”
曹风点了点头。
“你说的不错。”
曹风夸赞孙展说:“比以前成熟多了。”
孙展嘿嘿一笑:“这都是节帅您教的好。”
“哈哈哈,你也学会拍马屁了。”
曹风哈哈一笑,心情不错。
这两年他们云州滚雪球一般的发展壮大。
不仅仅地盘扩充了许多倍,这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在增长。
特别是云州节度府的文官武将,也飞速在进步。
孙展在两年前仅仅是一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愣头青而已。
现在遇到事儿,已经开始懂得去动脑子分析,这就是成熟和进步。
其他人也差不多。
很多人以前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或者当底层书吏的角色。
两年前,曹风手底下就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草台班子。
哪怕是秦川、呼延腾这些人,这能力也仅仅能指挥几千人。
这要让他们带更多的兵,那他们就显得有些力有不逮。
可随着这两年的不断历练提升,他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或者坐镇一方。
如今让他们统领数万人,他们也都能够轻松驾驭。
那些文官变化更大。
诸如魏涛、周纯刚等人,以前就一个书吏的水平。
现在手底下都管着好些府县,还管的井井有条。
所以很多时候。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让人才历练的平台和机会。
这人和人的智力差距并不大,缺少的是机会和历练。
只要放在合适的位子给他历练一番,很快就能成长起来。
这天底下的大多数事情,无非就是熟能生巧而已。
“你方才还少说了一条。”
“现在我们若是下场参战,那肯定对他们楚国是有利的。”
“可对我们而言,短期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好处,可长远看,却划不来。”
曹风对孙展解释说:“我们是大乾人,我们要是和楚国结盟攻击朝廷,会被大乾百姓唾骂戳脊梁骨。”
“我们和大乾朝廷那是内部的矛盾,这无论怎么闹,那都是自家人。”
“这亲兄弟还有打架拌嘴的时候呢。”
“可我们与楚国勾搭在一起,那就是通敌了。”
“这通敌的恶名一旦背上,那我们就算是跳进水里都洗不清的!”
“届时我们就会失了人心。”
“哪怕占领再多的土地,再多的城池,都无法弥补的。”
曹风对孙展说:“我们若是想要这天下,那就不能失了人心!”
“我们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我们必须要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将目光放长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