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a(91)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a

从县城回来的路上,朱丽一直哼着歌,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打节奏。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线。陈志远偷偷看她,发现她的嘴角始终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我妈居然没拿扫把赶你出门,真是个奇迹。"在一个红灯处,朱丽转头对陈志远说。

陈志远回想起昨天坦白后的场景——朱母坐在沙发上,双手交叉放在膝上,听完他们的解释后长叹一口气:"丽丽从小就倔,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然后出乎意料地,她问起了陈志远对未来的真实规划,而不是那个虚构的"副院长"头衔。

"你妈妈比我想象中...通情达理。"陈志远谨慎地选择用词。

朱丽轻笑一声:"那是因为我姐帮我们说话了。她说你一眼就看出她家卫生间的问题,比之前请的师傅都专业。"

车子驶离县城,两旁的田野逐渐开阔。陈志远摇下车窗,让带着青草香的风灌进车厢。

"所以,"他犹豫了一下,"我们真的要合伙开工作室?"

朱丽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然!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原点设计'。"她从包里摸出一个u盘递给他,"里面有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和预算表,回去你看看。"

陈志远接过u盘,拇指摩挲着金属外壳。这个小小的物件里装着朱丽为他们规划的未来,这个认知让他胸口发紧。

回到老屋,朱丽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包括市场分析、目标客户、服务项目甚至前六个月的现金流预测。

"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陈志远惊讶地问。

"半年前。"朱丽调整屏幕让他看得更清楚,"那时刚听说你辞职,我就在想...也许这是个机会。"

陈志远仔细阅读着文件。朱丽的规划务实而周密,从初期的小型家装设计到后期承接商业项目,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时间节点和资金安排。最让他意外的是客户资源列表——已经有五家县城的企业表示有兴趣合作,包括一家新开的酒店和两所学校。

"这些人真的愿意跟我们合作?"

朱丽点点头:"我在县城做过几个设计项目,口碑不错。加上你的建筑专业背景,我们比本地其他设计室更有竞争力。"

她翻到预算表的最后一页,指着一个数字:"启动资金我这里有十万,足够我们撑过前三个月。"

陈志远喉咙发紧。十万,差不多是他全部的积蓄,在离婚时都留给了林雯。现在他口袋里的钱连付三个月房租都困难,更别说投资合伙生意了。

"我...现在没什么钱。"他艰难地承认,"可能暂时没法平等出资。"

朱丽合上电脑,伸手握住他的手。"你出技术和经验,我出资金和客户,这就是合伙的意义——优势互补。"

她的手掌温暖干燥,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陈志远想起高中时这双手曾经递给他多少张纸条,多少本借给他的书。那时他怎么就没看出,这双手的主人有着怎样坚定而果敢的灵魂?

"好。"他回握住朱丽的手,"我们试试。"

接下来的几天,老屋变成了临时工作室。陈志远清理出朝南的房间,搬来两张旧桌子和几把椅子;朱丽从县城买回二手电脑和打印机。他们在门口挂了个手写的牌子:"原点设计——筹备中"。

第一项工程是帮李大爷修屋顶。陈志远画了详细的施工图,朱丽则联系建材商拿到了折扣价。两人一起爬上屋顶,拆下老化的瓦片,铺上新的防水层。四月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t恤。

"左边再高一点。"朱丽跪在屋脊上指挥,"对,就是这样。"

陈志远调整瓦片的角度,突然脚下一滑。他本能地抓住屋檐,身体却已经失去平衡。

"小心!"朱丽扑过来抓住他的手臂,巨大的惯性让她也向前倾倒。两人一起跌坐在倾斜的屋顶上,朱丽半个身子压在陈志远怀里,她的发丝扫过他的脸颊,带着汗水和阳光的气息。

时间仿佛静止了几秒。陈志远能感觉到朱丽急促的呼吸,和自己胸腔里如雷的心跳。她的眼睛在近距离下呈现出琥珀色的纹路,睫毛上沾着一点灰尘。

"没事吧?"朱丽轻声问,却没有立刻移开身体。

"没...没事。"陈志远的声音有些嘶哑。

朱丽慢慢坐直身体,脸颊泛着红晕。"休息会儿吧,太阳太大了。"

他们坐在屋顶上喝水,远处是连绵的绿色田野和零星的农舍。陈志远想起大学时去安徽写生,也是这样坐在老房子的屋顶上画速写。那时的他梦想着设计出令人惊叹的建筑,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回到农村,为一个漏雨的屋顶忙碌。

"想什么呢?"朱丽问。

"想起大学时光。"陈志远喝口水,"那时候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

朱丽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现在觉得可能性变小了?"

"不,只是...不同了。"陈志远转头看她,"你后悔从意大利回来吗?"

朱丽沉默了一会儿。"有时候会想,如果留在米兰,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她用手指轻轻敲击水瓶,"但父亲生病那段时间,我每天去医院陪他,听他讲我小时候的事...那些是金钱和事业换不来的。"

陈志远想起自己父母去世时,他正因为项目赶工没能陪在身边。等他请到假回来时,父亲已经下葬,母亲躺在病床上,用最后的力气握着他的手说:"别太拼命,多为自己活。"

"我们明天去趟县城吧。"朱丽突然说,"把工作室注册了,顺便见几个潜在客户。"

陈志远点点头。屋顶工程结束后,他们洗了个澡,坐在院子里吃朱丽做的凉面。暮色渐浓,萤火虫在草丛间闪烁。朱丽谈起她在米兰的设计公司,陈志远则分享建筑行业的趣事。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他们的高中时代,那些共同记忆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鲜活。

"记得高二那次春游吗?"朱丽笑着问,"你为了救掉进湖里的张婷,跳下去才发现水只到腰部。"

陈志远也笑了:"结果我的手机泡坏了,张婷却没事。"

"她那时候可喜欢你了,整天找借口跟你说话。"

"真的?我完全没察觉。"

朱丽摇摇头:"你们男生啊..."她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古怪,"其实张婷和我...有一段时间关系很僵,就是因为喜欢你。"

陈志远惊讶地挑眉:"什么时候的事?"

"高三下学期。"朱丽用筷子搅动着碗里的面条,"她知道我喜欢你,却还是偷偷给你写情书...虽然你根本没收到。"

"什么情书?"

"我截胡了。"朱丽做了个鬼脸,"很卑鄙是不是?我把她从你课桌里塞的情书拿走扔了。"

陈志远想象着十七岁的朱丽偷偷摸摸扔情书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原来你还有这一面。"

"少女的嫉妒心很可怕的。"朱丽也笑了,"后来张婷知道了,我们冷战了两周。直到毕业前才和好。"

夜风渐凉,他们收拾碗筷进屋。陈志远帮朱丽把笔记本电脑搬到客房——她决定在老屋住到工作室正式运营。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一片银色的光斑。

"对了,"朱丽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李大爷硬塞给我的,说是材料费。"

陈志远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叠皱巴巴的钞票,大约有一千块。"他哪来这么多钱?"

"说是儿子寄回来的。"朱丽坐在床边擦头发,"我推不掉,就先收着了。"

陈志远把钱放回信封。"明天买些营养品给他送去吧,他一个人不容易。"

朱丽停下擦头发的动作,静静地看着他。月光勾勒出她的侧脸轮廓,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细小的阴影。

"怎么了?"陈志远问。

"没什么。"朱丽微笑,"就是想起高中时你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了。"

陈志远耳根发热,匆忙道了晚安退出房间。回到自己卧室,他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老屋的木质结构在夜间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某种神秘的摩斯密码。他想起朱丽说的"原点设计",想起她u盘里那些详尽的计划,想起今天在屋顶上那个未完成的拥抱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