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二)(134)

轩逸(二)

周六清晨,王兰早早醒来。窗外下着小雨,打在空调外机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她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女儿。

厨房里,母亲已经熬好了小米粥,见她出来,压低声音说:"怎么起这么早?周末多睡会儿啊。"

"妈,我今天要去把车开回来。"王兰直接说道,从碗柜里拿出一个玻璃杯。

母亲的手停在半空:"什么车?"

"我的轩逸,被陈凯开走的那辆。"王兰倒了杯温水,"我已经联系了4s店,今天去配把新钥匙。"

"兰兰..."母亲欲言又止,"这事是不是再商量商量?陈凯上班那么远..."

"他上班远关我什么事?"王兰声音突然提高,又赶紧压低,"车是我爸给我买的,凭什么让他一直开着?小雨生病去医院,下雨天接送幼儿园,哪次不是求爷爷告奶奶地找人帮忙?"

母亲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上午九点,王兰把小雨交给父亲,独自打车去了日产4s店。出示行驶证和身份证后,工作人员很快给她配了一把新钥匙。

"王女士,您这车是2018款智享版吧?"年轻的技术员一边操作电脑一边问,"保养得不错,三年多了才跑四万公里。"

王兰苦笑了一下。这车买来头两年确实是她开,后来就基本成了陈凯的专车。她甚至不知道现在里程数是多少。

拿到钥匙后,王兰直奔陈凯公司宿舍。那是郊区一个老旧的住宅区,陈凯婚后仍保留着宿舍床位,加班太晚时就住那里。雨已经停了,但地面还是湿的。王兰踩着积水,找到了停在宿舍楼下的白色轩逸。

车子比想象中脏,白色的车身上满是泥点,轮毂上沾着干涸的混凝土痕迹。王兰用新钥匙打开车门,一股烟味混合着快餐盒的油腻味扑面而来。副驾驶座位上堆着几份图纸和安全帽,后座放着两件脏兮兮的反光背心。

王兰皱了皱眉,把那些东西归拢到一边,坐进驾驶座。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这是她的车,她的空间。她深吸一口气,转动钥匙发动了车子。

回城的路上,王兰的手机响了三次,都是陈凯打来的。她没接。直到车停进自家小区,她才回拨过去。

"王兰!你动我车了?"电话一接通,陈凯的怒吼就冲了出来。

"你的车?"王兰冷笑,"行驶证上写的是我的名字。"

"你知不知道我工地上有多少东西在车里?我明天要去见甲方!"陈凯的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你发什么神经?"

"你的东西在后备箱,自己打车来拿。"王兰说完就挂了电话。

回到家,父亲正在阳台抽烟,见她回来,点了点头:"拿回来了?"

"嗯。"王兰把钥匙放在茶几上。

"早该这样。"父亲吐出一口烟,"当初就不该让他开走。"

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兰兰,陈凯刚打电话到家里来了,听起来很生气..."

"让他气。"王兰在沙发上坐下,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下午三点,陈凯怒气冲冲地出现在家门口。王兰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失态——头发乱糟糟的,眼睛布满血丝,衬衫领口沾着汗渍。

"你什么意思?"他一进门就质问,"当着全公司的面让我下不来台?保安说有个女的把我车开走了,你知道同事怎么议论吗?"

王兰平静地看着他:"那是我的车,我想开就开。"

"行,王兰,你厉害。"陈凯咬牙切齿,"把后备箱的东西给我,我走。"

王兰把收拾好的图纸和反光背心递给他。陈凯一把抓过,转身就要走。

"等等,"王兰叫住他,"我们得谈谈。"

"谈什么?"陈凯冷笑,"谈你怎么让我在同事面前丢人?"

"谈谈钱。"王兰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打印纸,"这是我打印的银行流水,过去三年,你给你父母转了八万六,还不算过年过节的红包。而我们家的存款还不到三万。"

陈凯的表情僵住了:"你查我账?"

"我不该查吗?"王兰声音发抖,"你口口声声说降薪,说没钱,结果背地里给你爸妈转钱?小雨上幼儿园的学费是我爸妈出的,家里的日常开销大部分是我在承担,你呢?你为这个家付出过什么?"

陈凯的脸色变得难看:"那是我爸妈,我给他们钱天经地义!"

"用我们共同的钱?"王兰提高了声音,"你搞清楚,要不是我爸妈帮衬,我们连房贷都还不起!"

"王兰!"母亲从里屋出来,脸色尴尬,"小雨在睡午觉..."

陈凯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好,你要算账是吧?我告诉你,我哥去年在老家盖房子,爸妈把积蓄都给他了,现在老屋漏雨,我不帮谁帮?"

王兰愣住了:"所以这八万多...是给你爸妈盖房子?"

"一部分是。"陈凯别过脸,"剩下的...我爸有高血压,经常要吃药。"

王兰突然觉得很可笑。她一直以为陈凯至少是个孝顺的人,现在看来,他不过是愚孝,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

"陈凯,"她一字一句地说,"从今天起,你的钱爱给谁给谁,但别想再从家里拿一分钱。房贷、孩子费用,我们各付一半。"

"你..."陈凯瞪大眼睛,"你这是要分家?"

"我只是要公平。"王兰转身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门外传来陈凯和父母争执的声音,随后是重重的摔门声。王兰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夕阳,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晚饭时,家里的气氛凝重得像结了冰。父亲闷头喝酒,母亲不停地叹气。

"兰兰,"母亲终于开口,"陈凯说他今晚回宿舍住...你们这样冷战不是办法啊。"

"妈,这不是冷战。"王兰放下筷子,"我在考虑离婚。"

"什么?"母亲惊得差点打翻汤碗,"胡闹!小雨才四岁,你想让她没爸爸吗?"

"与其有个不负责任的爸爸,不如没有。"王兰冷静地说。

"我支持兰兰。"父亲突然开口,"这种男人要来干什么?钱钱不出,力力不出,还拖累我们全家。"

"你少说两句!"母亲急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兰兰,陈凯是有不对,但离婚不是小事,你再考虑考虑..."

王兰没说话。她想起下午陈凯理直气壮的样子,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

周一上班,王兰开车去的单位。几个同事看到她从轩逸上下来,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小王,又开车啦?"办公室的张姐凑过来,"早该这样,自己的车干嘛给别人开。"

王兰笑了笑,没接话。她注意到有几个年轻同事在窃窃私语,看到她目光就立刻散开了。

中午在食堂,人事处的小张神秘兮兮地坐到她对面:"兰姐,听说你跟老公吵架了?"

王兰皱眉:"谁说的?"

"就...有人看见你老公周六怒气冲冲去你家..."小张压低声音,"兰姐,你别怪我多嘴,最近处里在考察副科人选,李处长最看重'家庭和睦'这一条..."

王兰手里的筷子顿住了。她今年正好在竞聘副科长,这事关她未来的职业发展。

"谢谢提醒。"她勉强笑了笑。

下午,李处长果然找她谈话。先是例行公事地问了工作,然后话锋一转:"小王啊,听说你最近家里有点事?"

王兰心跳加速:"没什么大事,就是些家长里短。"

"嗯。"李处长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咱们这种单位,干部选拔不光看能力,也要看综合素质。特别是女同志,家庭稳定很重要啊。"

王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明白李处长的暗示——婚姻危机可能影响她的晋升。

下班后,王兰坐在车里,久久没有发动。雨又下了起来,打在挡风玻璃上,模糊了外面的世界。她想起小张的话,想起李处长的眼神,想起同事们窃窃私语的样子...原来在别人眼里,她的价值依然和婚姻绑在一起。

手机震动起来,是陈凯发来的微信:「我们谈谈吧,今晚我回家。」

王兰没有回复。她打开车载收音机,恰好听到一首老歌:"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她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回到家,陈凯已经在了,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小雨趴在他腿上,父女俩看起来其乐融融。王兰站在门口,突然有些恍惚——如果只看这一幕,谁会觉得这是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呢?

"妈妈!"小雨看到她,兴奋地跑过来,"爸爸给我买了新娃娃!"

王兰抱起女儿,看向陈凯。他穿着居家服,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看起来比前天精神多了。

"吃饭了吗?"陈凯问,语气自然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妈做了红烧鱼。"

晚饭气氛出奇地平和。陈凯主动聊了些工作上的事,还问了小雨在幼儿园的情况。王兰父母也配合着,没人提起周六的争吵。

直到小雨睡下,陈凯才拉着王兰进了卧室,关上门。

"兰兰,我反思了一下,确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对。"他开门见山,"车的事我道歉,以后我坐公交上班。钱的事...我也会注意,尽量多给家里一些。"

王兰有些意外。她没想到陈凯会主动道歉。

"我查了账户,"她决定实话实说,"过去三年你给你家的钱比给家里的还多。"

陈凯脸色变了变:"那是有原因的...我哥他..."

"不用解释。"王兰打断他,"我只想知道,以后你能做到公平吗?小雨的学费、家里的开销,我们各付一半,你同不同意?"

陈凯犹豫了一下:"我现在收入不稳定..."

"那就等你稳定了再谈。"王兰转身要走。

"等等!"陈凯拉住她,"我同意。但有个条件...别离婚。为了小雨,也为了...你的工作。"

王兰猛地转头看他:"你什么意思?"

"你们单位在考察干部对吧?"陈凯眼神闪烁,"离婚对你没好处..."

王兰突然明白了。陈凯不是真心悔改,他只是知道了离婚会影响她的晋升。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她甩开陈凯的手:"你真让我恶心。"

那天晚上,王兰睡在了小雨的房间。半夜,孩子突然发起高烧,小脸通红,呼吸急促。王兰一量体温,39.5度,顿时慌了神。

"妈!小雨发烧了!"她敲响父母的房门。

一家人手忙脚乱地准备去医院。父亲要去叫出租车,王兰抓起车钥匙:"我开车去,快一点。"

凌晨的街道空荡荡的,王兰紧握方向盘,手心全是汗。后座上,母亲抱着昏昏沉沉的小雨,不停地安慰。

"兰兰,开慢点..."父亲担忧地说。

王兰没有减速。这一刻,她无比庆幸自己要回了车。如果是叫出租车,在这种深夜不知道要等多久...

急诊室里,医生诊断是急性扁桃体炎,需要打点滴。王兰守在病床边,看着女儿苍白的小脸,心如刀绞。

"你去休息会儿吧,我守着。"陈凯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王兰摇摇头:"不用。"

"兰兰..."陈凯欲言又止,"我知道你恨我,但小雨是我们共同的孩子..."

王兰抬头看他,突然觉得无比疲惫:"陈凯,我们离婚吧。"

陈凯僵住了:"就因为那些钱?"

"不,因为你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家。"王兰轻声说,"我可以忍受生活水平下降,但不能忍受我的丈夫把我和孩子放在最后一位。"

陈凯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你再考虑考虑。"

天亮时分,小雨的烧退了。王兰站在医院走廊的窗前,看着初升的太阳。手机里有李处长发来的短信,提醒她今天有重要的部门会议——关于副科长的选拔。

王兰关掉手机屏幕,转身回到病房。此刻,她做出了决定——无论是婚姻还是工作,她都要选择对自己和小雨最好的路,而不是别人眼中"应该"走的路。

窗外,那辆白色的轩逸静静地停在医院停车场,在朝阳下闪着微光。它曾经是父亲送给她的礼物,现在成了她独立生活的象征。王兰知道,从今往后,她必须自己掌握方向盘,无论前路多么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