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绝人之路(一)(150)

天无绝人之路(一)

下午三点十七分,张立国的手机在办公桌上震动起来。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人事部李经理。一股不祥的预感从胃部升起,像一块冰,缓慢而不可阻挡地沉下去。

"喂,李经理。"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张主管,方便来一下会议室吗?有些事情需要和你沟通。"电话那头的声音礼貌而疏离。

张立国放下手机,环顾四周。开放式办公区里,同事们或盯着电脑屏幕,或小声交谈,没人注意到他。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衬衫领口,起身向会议室走去。三十五岁的年纪,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算得上"高龄",他隐约猜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

会议室里,除了李经理,还有公司副总赵明。两人面前放着一份文件,表情严肃。张立国坐下时,注意到李经理避开了他的目光。

"公司最近经营状况不佳,董事会决定进行新一轮人员优化。"赵明开门见山,"很遗憾,你的岗位也在调整范围内。"

尽管早有预感,这句话还是像一记闷棍敲在张立国头上。他感到喉咙发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会议桌边缘。

"按照劳动法,公司会给予n+1的补偿。"李经理推过来一份文件,"这是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请你过目。"

张立国机械地翻阅着文件。这是他今年第二次收到这样的文件了。上一次是在三月份,那家创业公司资金链断裂,整个技术团队被裁。那次失业后,他花了两个月才找到现在这份工作,薪资比之前低了20%。

"今天就要交接工作吗?"他听见自己问道。

"是的,公司希望今天完成交接。"赵明说,"你的门禁卡和电脑等设备需要交还给it部门。"

半小时后,张立国抱着一个纸箱走出公司大楼。纸箱里装着他的水杯、几本技术书籍和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初夏的阳光刺眼得让人流泪,他站在写字楼前的广场上,一时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妻子林晓芸发来的微信:"晚上想吃什么?我下班去买菜。"

张立国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不知该如何回复。最终,他只发了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

他决定先不告诉妻子自己被裁的消息。晓芸在区医院当护士,工作辛苦,收入却不高。他们还有一个十一岁的儿子张浩,正在读六年级,马上要小升初。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每个月的补习费用就要三千多。上个月刚交了下学期的费用,六千块,几乎是他半个月的工资。

张立国坐地铁回家,比平时早了两个小时。空荡荡的公寓里,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清晰的几何图形。他把纸箱放在茶几上,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那个装着各种证书的文件夹又派上用场了——本科毕业证、学位证、pmp项目管理证书、几年前考的系统架构师证书。他把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书桌上,拍下照片,准备更新简历。

下午五点,门锁转动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沙发上发呆的张立国。晓芸提着菜篮子走进来,看到丈夫在家,明显愣了一下。

"今天怎么这么早?"她问,随即注意到茶几上的纸箱和书桌上的证书,脸色变了,"又裁员了?"

张立国点点头:"下午刚通知的。"

晓芸放下菜篮,在他身边坐下,握住他的手。她的手有些凉,但很柔软。"补偿金呢?"

"n+1,差不多四个月工资。"张立国说,"够撑一阵子。"

晓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浩浩下个月的补习费..."

"我知道。"张立国打断她,"我明天就开始投简历。实在不行,我可以去跑滴滴,或者..."他停顿了一下,"或者回老家开个小店。总不能让孩子的学习耽误了。"

晓芸摇摇头:"别说傻话。你的技术那么好,肯定能找到工作的。"她站起身,拎起菜篮往厨房走,"我去做饭,你休息会儿。"

张立国看着妻子的背影,心里一阵发紧。他知道晓芸是在强装镇定。上个月她刚说过,医院要缩减护士的夜班补贴,她的收入也会减少。他们的房贷每月要还八千多,加上生活开支和孩子的教育费用,存款撑不了太久。

晚饭时,儿子张浩兴奋地谈论着学校的科技节,他参加的机器人小组获得了二等奖。张立国和晓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没提失业的事。饭后,张立国陪儿子做完作业,然后回到书房,开始更新简历。

简历上,工作经历一栏已经有了断层。上一家公司只工作了四个月,再往前,是三年的创业公司经历。在it行业,三十五岁已经是个危险的年龄,更何况还有频繁跳槽的记录。张立国叹了口气,把简历发给了几个猎头朋友。

第二天一早,张立国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他去了附近的图书馆,用公共电脑继续投递简历。Linkedin、Boss直聘、猎聘网,所有能想到的平台他都更新了信息。中午,他接到一个猎头的电话,对方说有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在招技术主管,但薪资只有他现在水平的80%。

"这个薪资太低了,"张立国说,"我现在的房贷和生活开支..."

"张先生,现在市场行情就是这样。"猎头的声音带着歉意,"很多公司都在缩减技术团队的预算。而且..."对方犹豫了一下,"有些公司对35岁以上的候选人会有顾虑。"

张立国感到一阵愤怒和无力。他挂断电话,走到图书馆外的台阶上抽烟。初夏的风吹过他的短发,带来一丝凉意。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晓芸。

"怎么样?有面试吗?"她问,声音里藏着紧张。

"刚联系了一个猎头,有几个机会在谈。"张立国没有提薪资和年龄的问题,"别担心,会找到的。"

挂断电话后,张立国决定改变策略。他开始投递一些中小型公司的岗位,甚至考虑降级应聘普通开发职位。但即使是这些岗位,竞争也异常激烈。一个中级java开发的职位,发布两小时就有上百份申请。

一周过去了,张立国只收到两个面试邀请。第一个是家创业公司,办公地点在郊区的一个共享空间,创始人是两个刚从国外回来的90后。面试中,他们不断强调公司需要"能熬夜、能拼搏的年轻人"。

"张先生,我们很欣赏你的经验,"其中一位创始人说,"但我们公司文化比较...活跃,不知道你能不能适应?"

张立国听出了言外之意——他们嫌他年纪大。第二个面试是一家外包公司,hr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这个岗位需要经常出差,有时候要通宵加班。你这个年纪,身体吃得消吗?"

走出面试大楼,张立国给晓芸打了个电话,说晚上不回家吃饭。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他走进一家小餐馆,点了瓶啤酒。餐馆的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说的是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严峻。张立国苦笑,连应届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他这样的"中年人"。

晚上九点,张立国回到家,发现晓芸还在等他。餐桌上放着已经凉了的饭菜,晓芸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拿着手机。张立国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想给她盖条毯子,却不小心碰掉了她手中的手机。

手机屏幕亮起来,显示着她正在浏览的网页——"失业后如何调整心态"、"丈夫失业了,妻子该怎么做"。张立国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他捡起手机放好,轻轻唤醒妻子。

"怎么不先睡?"他问。

晓芸揉揉眼睛:"想等你回来一起吃。"她站起身,"菜都凉了,我去热一下。"

看着妻子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张立国突然做了个决定。他拿出手机,下载了滴滴司机端App,开始注册流程。既然技术工作一时找不到,就先做点别的。至少不能让家里断了收入。

第二天,张立国起了个大早,把家里的那辆丰田卡罗拉收拾干净,开始了他的网约车司机生涯。第一天下来,他接了十二单,扣除平台抽成和油费,净赚了两百多块。虽然远不如他做技术主管时的收入,但至少是一笔进账。

晚上回家,张立国继续投简历。晓芸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别太拼了,身体要紧。"

"没事,"张立国笑笑,"白天开车,晚上投简历,两不耽误。"

就这样过了两周。白天跑车,晚上找工作,张立国的生活形成了新的节奏。有时候,他会接到面试电话,就暂停接单去面试。但大多数面试都石沉大海,偶尔有反馈,也都是婉拒。

一个周五的下午,张立国接到一个去机场的订单。乘客是位四十多岁的男士,西装革履,看起来像是商务人士。路上,两人闲聊起来。

"师傅以前是做什么的?"乘客问,"看你谈吐不像是一直开车的。"

张立国简单说了自己的情况。没想到乘客来了兴趣:"巧了,我就是做it的。我们公司正在招人,虽然规模不大,但很稳定。"他递给张立国一张名片,"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发简历到这个邮箱。"

张立国接过名片,上面写着"星辰科技技术总监王明"。他道了谢,心里却没抱太大希望。过去一个月,他已经经历了太多次希望和失望的循环。

晚上回到家,张立国还是把简历发给了王明。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回复,邀请他下周一去公司面试。

面试那天,张立国特意穿了衬衫和西裤,把车停在了公司附近的停车场。星辰科技位于一栋老旧的办公楼里,规模确实不大,办公区只有二十几个工位。但员工们看起来都很专注,氛围不错。

面试官除了王明,还有公司的创始人刘总。与之前的面试不同,他们更关注张立国的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而不是他的年龄。

"我们公司主要做政府和企业信息化项目,技术栈可能没互联网公司那么新潮,"刘总说,"但项目很稳定,团队氛围也很好。我们更看重经验和稳定性。"

最后一轮是技术考核,张立国轻松解决了他们提出的系统设计问题。面试结束时,刘总直接给出了offer:"月薪比你现在少10%,但有项目奖金,平均下来应该差不多。你觉得怎么样?"

张立国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虽然薪资比之前低,但公司氛围好,而且离家只有半小时车程。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结束这种白天开车、晚上找工作的双重生活了。

当天晚上,张立国和晓芸庆祝了这个好消息。他们没去高档餐厅,而是在家做了几个简单的菜,开了一瓶红酒。儿子张浩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感受到了父母的喜悦,兴奋地讲着学校的趣事。

"我就说你能找到工作的。"晓芸举起酒杯,眼睛里闪着光。

张立国摇摇头:"要不是那天偶然接到王总的单子,可能现在还在跑车。"他抿了一口酒,"有时候想想,生活真是奇妙。当你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说不定拐角就有转机。"

晓芸握住他的手:"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在一起,总能熬过去的。"

张立国点点头,看着窗外的夜空。星星不多,但每一颗都很明亮。他想起了自己下载滴滴App的那个晚上,想起了面试时刘总说的话,想起了这一个多月来的焦虑和坚持。生活从来不容易,但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出路。

第二天,张立国正式入职星辰科技。办公环境不如之前的公司豪华,但同事们都很友好。中午吃饭时,王明告诉他:"其实我们早就想招个有经验的技术主管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那天在车上听你说话,就觉得你很靠谱。"

张立国笑了:"那我得感谢滴滴这个平台了。"

一个月后,张立国领到了新公司的第一份工资。虽然比之前少,但加上项目奖金,足够覆盖家里的基本开支。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周末,他带着晓芸和儿子去了趟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

回程的路上,儿子在后座睡着了。晓芸轻声说:"浩浩的老师说,他最近学习状态很好,期中考试应该没问题。"

张立国点点头:"那就好。"他顿了顿,"晓芸,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晓芸摇摇头:"我们是一家人啊。"她看向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其实我想过了,如果实在困难,浩浩的补习班可以减少一些。孩子的成长不只有成绩..."

"我知道。"张立国打断她,"但只要我们还能负担,就给他最好的。不过你说得对,我们也要学会量力而行。"

车里的收音机播放着一首老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张立国调大了音量,跟着哼唱起来。前方的道路笔直延伸,夕阳把一切都染成了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