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奶茶(八)(254)
半杯奶茶(八)
小雨盯着手机屏幕,指尖悬在"发送"键上方迟迟未落。微信群里,教育部的红头文件截图被反复转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她的眼睛。
"禁止节假日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所有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手机突然震动,张明浩妈妈发来消息:【小雨老师,实在抱歉,上面查得严,这学期的课就先停了吧。】
紧接着是刘子涵妈妈:【托管中心现在只能做作业辅导,不能讲课了。你要不要来应聘托管老师?时薪40。】
小雨机械地回复着消息,胃里像塞了块冰。窗外七月的阳光炙烤着马路,她却感到一阵阵发冷。书桌上摊着下周的教案,刚买的投影仪还没拆封——为了扩大规模,她上周刚投入了两个月收入。
"怎么了?"程志强端着西瓜进来,看见女儿惨白的脸色。
"完了,全完了。"小雨把手机递给他,"'双减'政策下来了。"
程志强扫了几眼,眉头越皱越紧:"这不就是说你这种..."
"对,我这种私下补课的,以后都算违法。"小雨声音发颤,"托管中心时薪只有40,还必须有教师资格证。"
西瓜在桌上渗出粉红色的汁水,像被碾碎的希望。程志强计算着:小雨现在每周能赚两千多,要是降到40一小时...他不敢想女儿要怎么付学费。
"先别急,"程志强放下手机,"总有办法的。"
"有什么办法?"小雨猛地站起来,"政策白纸黑字写着!我连证都没有!"
她抓起书包冲出门,连伞都没拿。程志强追到阳台,看见女儿单薄的身影在烈日下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街角。
暴雨来得突然。程志强翻出雨伞正要出门,却在储物间瞥见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李娟的教学资料。他犹豫片刻,把箱子搬到了客厅。
泛黄的教案本里夹着几张照片,年轻的李娟站在黑板前写字,马尾辫和小雨现在一模一样。箱底有个牛皮笔记本,扉页写着"1998-2005教学日记",字迹已经褪色。
程志强轻轻翻开,一段话突然闯入眼帘:
【今天校长批评我进度太慢,但我不后悔花两节课讲勾股定理的来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那些公式背后的故事,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火种...】
他怔住了。记忆中的妻子总是熬夜批改作业,却从没听她抱怨过。现在想来,那种疲惫里或许藏着和小雨一样的热情。
钥匙转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小雨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眼睛红肿得像桃子。
"去...去考教师资格证吧。"程志强突然说。
小雨愣住了:"什么?"
"你妈妈...也是这么过来的。"程志强举起那本日记,"她说教育是点燃火焰。"
雨滴从小雨的发梢滑落,在地板上积成小水洼。她慢慢走过来,接过那本日记,指尖微微发抖。
"来得及吗?"她声音沙哑,"笔试只剩两个月了。"
"你高考数学138分的人,怕这个?"程志强递过毛巾。
小雨擦着头发,突然瞥见茶几上的资料——母亲用红笔批注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几个字格外醒目。她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触摸到了某种跨越时空的联结。
当晚,小雨的房间亮灯到凌晨。程志强起夜时看见门缝下的光,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桌上摆着刚打印的考试大纲,重点处已经用荧光笔标得密密麻麻。
两个月后,程志强请了半天假陪小雨去考场。秋风吹落梧桐叶,满地金黄。
"紧张吗?"他递过保温杯。
"有点。"小雨抿了口热水,"要是考不过..."
"那就再考。"程志强打断她,"你妈考了两次。"
小雨惊讶地抬头:"真的?"
"第一次试讲太紧张,把校长当学生提问了。"程志强笑道,"回家哭了一晚上,第二个月又去考。"
这个从未听过的故事让小雨眼睛亮了起来。她整理了一下衣领——今天特意穿了母亲留下的浅蓝色衬衫,据说是李娟第一次上讲台时穿的。
"我进去了。"她深吸一口气。
程志强点点头:"你妈妈...会为你骄傲的。"
看着女儿走进考场的背影,程志强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送李娟参加教师培训的场景。那时他们刚结婚,对未来充满期待。如今时光轮回,他们的女儿正走向同一个梦想。
成绩公布那天下着小雪。程志强正在车间检查布料,手机突然疯狂震动。小雨连发了十几条消息,最后是一条语音:"爸!我过了!笔试面试都过了!"
工友们纷纷围过来道喜。王主任拍拍他肩膀:"老程,你家要出第二个老师了!"
程志强笑着应付,心里却算起了账:有了证就能去正规机构,但时薪...怕是连之前三分之一都不到。
晚上回家,小雨已经做好一桌菜,桌上摆着崭新的《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
"看!"她骄傲地举起证书,"从今天起我就是程老师了!"
程志强仔细端详着证书,照片上的小雨扎着马尾,笑容明亮。他突然想起什么,翻出李娟的教师证——两张照片并排放在一起,仿佛时空交错。
"妈当年真好看。"小雨轻声说。
"你比她笑得开心。"程志强指着李娟的照片,"她拍照时紧张得咬嘴唇。"
小雨小心地抚平证书边缘:"爸,我想去刘阿姨的托管中心试试。"
程志强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时薪多少?"
"45。"小雨低头扒饭,"但每天能排四小时。"
180块,还不够之前一节课的钱。程志强胃部隐隐作痛,但他只是点点头:"慢慢来。"
饭后的气氛有些沉默。小雨翻着教师编制考试的资料,眉头紧锁:"今年录取率只有3%...还限制专业。"
程志强瞥见她在偷偷用手机查"会计资格证报名时间",心里一沉。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起身去厨房热了杯牛奶。
"喝了早点睡。"他把杯子放在小雨手边,"别太累。"
深夜,程志强被胃痛惊醒。他轻手轻脚去厨房找药,看见小雨房间还亮着灯。推开门,女儿趴在桌上睡着了,左手压着《教育综合知识》,右手边是《初级会计实务》,电脑屏幕还显示着某个招聘网站。
程志强轻轻抽出书,给小雨披上外套。关灯时,他注意到墙上贴着便签:"距教资考试128天/距会计考试92天"。
托管中心的工作比想象中枯燥。小雨每天下午三点到七点坐在教室后排,负责监督二十个学生写作业。"不能讲课"的规定像枷锁,每当有学生问题,她只能含糊地说"再想想"。
第一个月工资到账:3600元。小雨盯着银行短信发呆——还不够之前一周的收入。
"别灰心,"刘阿姨安慰她,"等考上编制就好了。"
"今年全县只招12个数学老师。"小雨苦笑,"报名的有400多。"
回家路上,她拐进了书店的会计专区。《30天通关初级会计》的封面闪着诱人的光,但最终她拿起了《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推开门,家里飘着排骨汤的香气。程志强从厨房探出头:"今天怎么样?"
"还行。"小雨放下包,"张明浩来托管班了,说想我。"
"那孩子有良心。"程志强盛着汤,"对了,我联系了老周,他女儿在实验中学当教研组长..."
小雨的筷子停在半空:"爸!别求人!"
"就问问情况..."程志强声音低了下去。
"我能靠自己。"小雨倔强地说,"妈当年不也是..."
话没说完,她看见父亲脸色突然煞白。程志强捂着胃部弯下腰,额头渗出冷汗。
"爸?!"小雨冲过去扶住他。
"没事...老毛病..."程志强勉强直起身,"汤可能咸了..."
小雨翻出胃药,突然注意到垃圾桶里的泡面包装——这哪是汤咸了,分明是又不好好吃饭!她正想发作,却看见父亲斑白的鬓角和皱纹里藏着的疲惫,话到嘴边变成了:"明天我去给你送午饭。"
程志强摆摆手:"不用,你忙你的..."
"就这么定了。"小雨不容拒绝地说,"我上午没课。"
夜里,程志强胃痛稍缓,听见小雨在客厅打电话:"...对,周末的兼职我可以做...平面设计是吗?我有基础..."
他悄悄关上门,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手机屏幕亮起,是老周的回复:【编制确实难,但有个乡村特岗教师名额,不过要下乡镇...】
程志强盯着消息看了很久,最终没回复。他知道小雨不会接受这种安排,就像她母亲当年宁愿放弃城里重点中学也要留在子弟小学一样倔。
周末整理母亲遗物时,小雨发现一沓发黄的"社区课堂"教案。不同于学校的刻板内容,这些教案设计得生动有趣:《菜市场里的数学》《公园里的几何学》...最后一页写着:"教育应该走出教室,融入生活。"
手机突然响起,是托管班家长群:【程老师,孩子说您教的解题方法特别容易懂,能不能周末...】消息突然被撤回,换成:【抱歉,忘了规定。】
小雨摩挲着母亲的教案,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她翻开电脑,搜索"社区教育 政策",屏幕上跳出最新文件:《关于鼓励开展社区公益教育活动的通知》。
窗外,初冬的阳光穿透云层,在母亲的字迹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小雨拿起红笔,开始在笔记本上勾勒一个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