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服务质量提升
这些问题,确实琐碎。
跟“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种宏大叙事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但对普通市民来说,可能一个模糊不清的公交站牌,一次糟糕的打车经历,就能让他们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民心,就是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这么一点点流失掉的。”周阳心中暗道。
“政通人和”系统,要的是领导的正面情绪价值,但归根结底,领导的满意,不也建立在政绩斐然、百姓安乐的基础上吗?
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办好了,市民舒心了,满意了,整个昭明市的“人和”指数不就上去了?
李书记他老人家,能不高兴?袁常务,能不觉得脸上有光?
这不就是曲线救国,间接刷情绪价值嘛!
而且,这种实打实的民生改善,带来的成就感,可比单纯陪领导打球、汇报工作要来得纯粹得多。
【叮!】
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清脆悦耳。
【检测到宿主深刻洞察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执政理念,并计划从细微处着手,提升城市交通综合服务水平,致力于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助力宿主更好地“于细微处见真章”,特奖励被动辅助模块:【服务质量洞察(初级)】!】
【【服务质量洞察(初级)】:宿主在接触或思考交通服务相关问题时,将更容易发现服务流程中的痛点、堵点和盲点,并能快速识别潜在的优化方向。该模块可随经验积累和任务完成度提升而升级,并能与【察言观色】等技能产生联动效应。】
周阳精神一振!
“我勒个去!系统老哥,你这真是瞌睡送枕头,下雨送雨伞啊!”
【服务质量洞察】?
这玩意儿好!
简直就是给他开了个“大家来找茬”的官方外挂!
以后看交通问题,估计就像开了透视挂,一眼就能瞅出毛病在哪儿。
他嘴角微微上扬:“老刘,看来咱们又有新活儿干了。”
刘主任一愣:“局长,您是说……?”
“就从这些市民抱怨的‘小事’入手。”周阳斩钉截铁,“把这些‘微服务’给它做到极致!”
“交通局的官网,不是一直有个‘局长信箱’吗?以前都是办公室代为处理回复。从今天起,所有署名邮件,筛选后直接报给我,重要的,我亲自看,亲自回。”
刘主任当场就有点懵:“局长,这……这工作量可不小啊。您平时那么忙……”
“再忙,也得听听老百姓的声音。”周阳摆摆手,“堵不如疏。让他们有个说话的地方,咱们也能更清楚问题在哪儿。”
“另外,光听还不够,还得亲自去体验。”
周阳站起身,目光扫过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我准备抽时间,不打招呼,不带随从,像个普通市民一样,去坐坐公交,挤挤地铁(昭明市目前规划中,尚未建成,此处为口误或未来展望),打打车,看看共享单车好不好用。”
“我要亲身体验一下,咱们昭明市的交通服务,到底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刘主任看着周阳认真的表情,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有点小激动。
这位年轻的局长,总是能想出一些出人意表,却又直击要害的点子。
亲自体验?这可比坐在办公室看报告,接地气多了!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周阳就让信息中心的小赵,把“局长信箱”里积压一周的邮件,整理打印了出来。
厚厚的一沓,足有上百封。
周阳让刘主任先大致分了分类,剔除掉一些无意义的谩骂和纯粹的情绪发泄,剩下的,他一封封仔细看了起来。
【服务质量洞察】技能悄然运转。
有些邮件,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普通的抱怨,但在周阳眼中,却能清晰地看到背后隐藏的服务短板。
比如,一封抱怨某个公交站台没有遮雨棚的信。
【洞察提示:该区域老年乘客较多,雨季候车体验差,易引发健康问题。建议增设简易雨棚及座椅。】
又比如,一封投诉出租车司机绕路的信。
【洞察提示:该路段为旅游景点周边,存在部分司机利用外地游客不熟路况的侥幸心理。建议加强该区域电子眼监控及司机诚信考核。】
还有吐槽共享单车坏车多、找车难的。
【洞察提示:共享单车企业运维投入不足,车辆调度和维修不及时。建议约谈企业,明确责任,引入动态调度算法。】
周阳一边看,一边在便签上飞快地记录着。
有些问题,确实是老生常谈,但也有一些,是他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
“有意思,这【服务质量洞察】,还真跟x光似的。”周阳内心暗笑。
他挑选了几封比较有代表性的邮件,亲自撰写了回复。
措辞恳切,不打官腔,承诺会尽快调查处理,并欢迎市民继续监督。
写完回复,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
周阳伸了个懒腰,对刘主任说:“老刘,明天上午的会,你帮我推一下。我出去‘微服私访’。”
刘主任心领神会:“明白,局长。要不要给您准备辆不显眼的车?”
“不用,我坐公交。”周阳笑道,“正好,检验一下咱们的公交系统。”
第二天一早,周阳换上了一身普通的休闲装,戴了个棒球帽和口罩,看上去就像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他没有让司机送,自已步行到离家最近的一个公交站台。
“阳光小区站”。
站台不大,一个简单的铁皮顶棚,几根光秃秃的铁柱子。
候车的人不多,三三两两。
周阳目光一扫。
【服务质量洞察】自动激活。
问题来了。
站牌!
那块孤零零立着的公交线路牌,上面的字小得跟蚂蚁似的,而且被风吹日晒,颜色都快褪没了。
别说老年人了,他这人类顶尖视力,都得凑近了仔细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