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培训、考核、激励
周阳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
台下,掌声雷动。
年轻干部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憧憬。
一些老同志,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周阳看着台下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还要通过培训、考核、激励等一系列组合拳,把交通局这支队伍,彻底打造成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
【叮!】
【宿主成功推动交通局人事制度改革,大胆启用年轻干部,优化了人才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为领导(李书记,间接)提供了“组织焕发活力,事业后继有人”的正面情绪价值。】
【获得积分+800!】
【【人才潜力挖掘(初级)】技能熟练度提升,洞察精准度小幅提高。】
“芜湖!800分!”周阳心中一阵舒爽。
看来,李书记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对于他这种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一个充满活力、能干事的交通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昭明市的发展大局嘛!
周阳感觉,自已距离“政通人和”的更高境界,又近了一步。
而此时,在市政府的某个办公室内。
马洪图副市长听着秘书关于交通局人事变动的汇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周阳……他这是想把交通局变成他的一言堂吗?”
马洪图手指敲着桌子,眼神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周阳这一连串的动作,不仅在交通系统内部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在市里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这让一直视周阳为潜在威胁的马洪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能再让他这么顺风顺水下去了……”马洪图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
周阳在办公室里,指尖轻点着桌面,目光深邃。
人事改革的成功,像一针强心剂,打入了交通局的肌体,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系统奖励。
八百积分入账,【人才潜力挖掘】技能也得到了提升,看人识人的眼光更加毒辣。
周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wArt的微笑。
“李书记那边,估计也对我这番动作有所耳闻,并且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一个充满活力、能打胜仗的班子,才能更好地为昭明市的交通事业添砖加瓦嘛。”
他心中暗忖,这“政通人和”系统,果然是官场升级打怪的神器。不仅仅是拍马屁、送温暖,更重要的是,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让领导看到你的能力,看到你给单位带来的积极变化。
这种“间接”的情绪价值,往往比直接的溜须拍马更为高级,也更为持久。
然而,周阳也清楚,交通局内部的潜力挖掘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想要让昭明市的交通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单靠交通局自身的力量,已然是捉襟见肘。
“独木不成林,百花才是春啊。”
周阳喃喃自语。
“创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可不是光靠我们交通局内部挖潜就能搞定的。”
“技术、资金、人才、理念……这些东西,很多都需要从外部引进。”
他脑海中浮现出昭明市交通发展的宏伟蓝图,智慧交通、绿色出行、多式联运……每一项都需要强大的外部资源支撑。
“是时候,把目光投向局外了。”
周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拿起内线电话:“刘主任,通知一下小李、小张、小王、小赵,还有几位新提拔的副处长,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开个小会。”
“好的,局长。”刘主任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
半小时后,周阳办公室的小会议区。
新晋的规划处副处长李明宇、建设处副处长张处良、秩序管理处副处长王浩、信息中心副主任赵宇,以及办公室副主任林薇、法规处副处长陈默,再加上刘主任,济济一堂。
这些都是周阳通过公开竞聘提拔上来的年轻骨干,一个个精神抖擞,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干劲。
周阳目光扫过众人,满意地点点头。
这支队伍,朝气蓬勃,是他接下来推动更大改革的底气所在。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碰一碰,关于我们昭明市交通事业下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引入外部资源的问题。”
周阳开门见山。
众人神情一肃,知道局长又要出新思路了。
李明宇作为规划处的负责人,率先发言:“局长,您说得对。我们规划处在做‘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和创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方案时,就深切感受到,在很多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方面,我们存在明显短板。”
“比如智慧交通平台的建设,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单靠我们局里的技术力量,恐怕难以支撑。”
张处良也点头道:“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一些大型的、技术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比如新的跨江大桥、城市轨道交通,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极高。这些都需要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外部合作方。”
王浩挠了挠头:“我们秩序管理处,也想搞点高科技的玩意儿,比如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Ai违章抓拍、无人机巡查什么的,但这些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我们自已研发不现实,还是得找专业的公司合作。”
赵宇扶了扶眼镜,这位信息中心的技术大拿言简意赅:“缺人,缺技术,缺钱。”
林薇和陈默虽然不直接负责业务,但也从各自的角度谈了看法。
林薇认为,与外部合作,可以提升交通局的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关注。
陈默则从法规层面提醒,外部合作需要注意合同的规范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风险的防范。
周阳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不时点头。
“大家说得都很好,都谈到了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