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分析
周阳闭上眼睛,感觉一股清凉的气息涌入脑海。
他的【记忆宫殿】本就因为系统奖励而远超常人,此刻在【历史信息回溯(临时)】的加持下,更是如同连接上了一个超级数据库。
无数关于昭明市地铁规划的资料,如同潮水般涌现。
最早的规划设想,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
当时的昭明市,经济刚刚起飞,城市框架还在拓展。
第一版规划,雄心勃勃,一口气画了五条线,要把整个市区都包进去。
结果呢?
光是纸面上的投资估算,就让当年的市领导倒吸一口凉气。
“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胯。”
周阳仿佛听到了当年某位领导在会议上的总结陈词。
然后是第二版,第三版……
每一次规划,都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线路砍了又砍,站点少了又少。
从最初的“环射结合,覆盖全城”,变成了“聚焦核心,串联重点”。
但即便如此,每一次方案上报,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
周阳在【历史信息回溯】中,看到了无数次激烈的讨论会。
发改委的同志强调资金压力:“市财政目前还有几个大项目压着,地铁这个体量,实在是……”
规划局的专家据理力争:“这条线路的走向,虽然照顾了A区的诉求,但完全忽略了B区的未来发展潜力!”
住建局的领导面露难色:“这几个站点涉及到的拆迁量太大了,初步估算,没有两年时间根本搞不定,而且维稳压力巨大。”
各区县的代表更是吵得不可开交。
东区代表:“我们东区是新的经济增长极,地铁一号线必须先通我们这里!”
西区代表:“老城区人口密度最大,交通拥堵最严重,不先解决西区出行问题,市民不答应!”
还有专家学者,引经据典,从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经验,谈到昭明市的特殊地情。
有的说要优先发展地面公交,地铁建设成本太高,不划算。
有的说要一步到位,长痛不如短痛,咬牙也要上马。
周阳看得头昏脑涨。
“好家伙,这简直是一部昭明市近十年来的部门利益博弈史啊。”
他忍不住吐槽。
【历史信息回溯】甚至让他“亲历”了一些关键的决策节点。
某次市长办公会,因为两条线路的优先级问题,几位副市长争论得面红耳赤。
最后,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当时的)叹了口气,说了一句:“条件还不成熟,再议吧。”
于是,地铁项目,卒。
又过了几年,新领导上任,重启规划。
这次学聪明了,搞了个“小步快跑”方案,先修一条客流量最大、争议最小的试验段。
结果,在站点设置上,又卡壳了。
A站点附近有个大型国企,强烈要求设站。
B站点附近有个新建的高档小区,居民联名上书,也要求设站。
C站点……“一个站点都能吵翻天,这地铁修起来,怕不是要打世界大战?”
周阳哭笑不得。
他发现,这些搁置的方案,每一个背后,都有一堆看似合理,实则充满了妥协和博弈的理由。
资金当然是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
甚至,在某些阶段,资金问题可能都不是最核心的原因。
“有点意思。”
周阳退出了【历史信息回溯】。
脑子里塞满了各种信息,但他却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
“光看过去的死资料还不够,我得知道现在活人的想法。”
他再次沟通系统。
“系统,帮我分析一下目前市里主要领导,对地铁规划的态度,以及他们的重点关注方向。”
【请求确认。是否启用【人脉勘察镜(市级)】及【高层关系分析(市级)】功能?】
“确认。”
【功能启动中……正在扫描市级领导层……数据分析中……】
很快,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图,以及针对几位核心领导的分析报告,出现在周阳的脑海中。
市委李书记。
【李书记:对地铁项目总体持积极态度,认为是提升城市能级、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重点关注:项目的可行性、资金的落实、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对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要求极高。希望看到一个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问题的方案。】
周阳点点头。
李书记的风格,他是了解的。务实,有远见,不喜欢花架子。
想让李书记满意,就得拿出真东西。
然后是市长。
【市长:与李书记态度基本一致,但更侧重于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财政压力。对投资回报周期、融资方案、以及地铁建设对其他城市发展项目的影响较为关注。】
也对,市长管着钱袋子,不抠门不行。
接下来,是分管城建国土规划的马洪图副市长。
这位,可是他的“老朋友”了。
【马洪图副市长:对地铁项目态度较为复杂。一方面,地铁建设属于其分管领域,若能推动,亦是其政绩。另一方面,其与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及某些区县关系密切,可能会在具体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上,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目前,似乎更倾向于维持现状,或推动一些对其利益相关方更有利的局部线路方案。】
周阳的眉头微微皱起。
马洪图。
果然是个绕不开的坎。
这位副市长,在城建规划这块经营多年,人脉深厚,能量不小。
如果他要在地铁项目上使绊子,或者夹带私货,那麻烦可就大了。
“哼,想搞小动作,也得看我答不答应。”
周阳冷笑一声。
除了这几位主要领导,系统还分析了发改委、规划局、财政局等几个关键部门一把手的态度。
大多是“谨慎乐观”、“积极配合,但困难重重”之类的标准答案。
“看来,关键还是在于能不能拿出一个让李书记和市长都点头的方案。”
“一个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同时又能有效规避马洪图这种‘拦路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