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临场救急!接下任务

这种级别的定制化报告,涉及多个部门的数据汇总、分析、整理,平时准备,最快也得半天!

半小时?这不是开玩笑吗!

【卧槽!突发事件!而且是s级的!】

【这难度,直接飙升到地狱模式了!】

【半小时搞一份详细报告?这比让程序猿半小时写个操作系统还离谱!】

【负责部门:我裂开了!】

他看向那位市直部门的一把手,对方正低着头,嘴里不停地解释着什么,但看张副市长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就知道解释完全无效。

“张市长,这……这报告数据量太大,涉及几个部门,半小时……真的来不及啊!”那位一把手几乎带着哭腔。

张副市长脸色铁青。

旁边那位董事长虽然没说什么,但脸上明显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半小时都拿不到一份报告?我们怎么跟客商对接?怎么体现我们的服务效率?”张副市长语气严厉。

“这……”一把手哑口无言。

市府办主任也急得团团转,看向周围的工作人员,但没人敢吭声。

这种时候,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接了,半小时拿不出来,那就是耽误领导、得罪贵宾,后果不堪设想。

不接……可领导问了啊!

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周阳站在人群外围,心跳快得像打鼓。

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机会来了!】

【系统提示:检测到领导面临重大难题,解决可获得海量情绪价值及特殊奖励!】

【海量积分!特殊奖励!这不就是隐藏副本的终极Boss吗?!】

【冲鸭!】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

上前一步。

“张市长,主任。”

所有人的目光刷地一下看向他。

张副市长和市府办主任都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在这种时候会站出来。

“你是……小周?”张副市长认出了他。

“是,张市长。”周阳站直身体,语气坚定,“张市长,那位董事长需要的这份报告,我……我来试试!”

这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位市直部门的一把手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周阳。

市府办主任眼神复杂,既有惊讶,也有一丝担忧。

“你?你行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主任压低声音问。

周阳知道,这是领导在给他机会,也是在提醒他风险。

“主任,我对咱们市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数据,平时做材料的时候比较关注,有些积累。”周阳没有把话说死,但表达了自已的底气,“我尽力!您和张市长给我半小时时间!”

张副市长盯着他看了几秒。

眼神锐利,似乎要看穿他心里有没有谱。

周周阳眼神清澈,没有丝毫闪躲。

不是逞能,是真的有信心。

这份信心,来自于系统赋予他的超强记忆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张副市长权衡利弊。

目前来看,其他人完全束手无策。

让这个年轻人试试,虽然风险大,但万一成功了呢?

“好!”张副市长当机立断,“小周,就交给你了!要什么资源,你尽管提!我们在这里等你消息!”

“是!”周阳立刻应下。

“快去!别耽误!”市府办主任也催促。

“保证完成任务!”周阳转身,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他没有去休息室,而是直奔会场后台的工作区。

那里有电脑,有网络,有接入市里数据库的接口。

【叮!【记忆宫殿】启动!信息检索模式:全开!】

【叮!【反应速度】提升至极限!】

【叮!【精力】注入!保持巅峰状态!】

奔跑中,他的大脑已经开始飞速运转。

平时整理的各种报告、文件、会议纪要、产业调研数据……所有关于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信息,像潮水一样从记忆深处涌现。

图表、数字、政策条款、企业名单、投资数据……

这些信息在他脑海里快速分类、筛选、关联。

哪些是董事长可能最关心的?

产业规模?增长率?主要企业?技术优势?产业链完整度?政策支持?未来规划?

他一边跑,一边在心里构建报告的框架。

数据!需要最权威、最新的数据!

冲到后台工作区,周阳找到一台配置不错的电脑,迅速登录系统。

双手像装了发动机一样,在键盘上飞舞。

搜索!

输入关键词:新能源电池、产业、数据、投资、企业、政策……

无数数据流涌入屏幕。

【记忆宫殿】开始发挥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搜索,而是带着目的性的、高效的筛选。

大脑高速运转,快速识别哪些数据是核心、哪些是噪音。

同时,将这些数据与脑海中已有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补充。

有的数据需要交叉引用,有的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平均。

图表!一份好的报告,图表比文字更有冲击力!

他快速调取常用的图表模板,将整理好的数据填充进去。

柱状图展示增长趋势,饼状图分析构成比例,表格呈现详细清单。

【手速跟不上脑速了!】

【感觉大脑在超频,Cpu都要烧掉了!】

【肾上腺素飙升!这感觉,比玩vr射击游戏还刺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十分钟……

十五分钟……

二十分钟……

周阳完全沉浸在信息的世界里。

眼睛紧盯着屏幕,双手不停地敲击,大脑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处理着海量信息。

时不时停顿一下,快速思考,调整报告结构。

报告的逻辑必须清晰,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

语言必须简洁专业,突出重点。

还要考虑到董事长可能关心的具体问题,比如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政策的扶持力度等。

他在报告中穿插了一些简短的分析和建议。

这些分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他对产业的理解和对政策的解读。

【这哪里是写报告,这是在炼丹啊!】

【半小时炼出一颗速效救心丸!】

【就看这药效怎么样了!】

打印机在旁边嗡嗡作响。

纸张一张张吐出来。

他一边打印,一边快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