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市委组织部
“交通局的同志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优化了我们的营商环境,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为全市各部门,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于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集体,我们市委,就是要大力表彰,就是要提拔重用!”
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了,而是近乎明示!
马洪图坐在台下,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胸口堵得慌,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他知道,周阳这艘船,已经不是他能撼动的了。
不,那不是船,那他妈是艘航空母舰!
而就在李书记话音落下的瞬间,周阳的脑海里,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宿主通过两年多的卓越工作,极大改善了昭明市的交通面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赢得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全市人民的广泛赞誉,为领导(李书记、王市长,直接)提供了“地方治理能力突出,得力干将堪当重任”的顶级正面情绪价值!】
【恭喜宿主,获得特殊技能:【市级优秀干部评价】!】
【【市级优秀干部评价】:被动技能。可让宿主敏锐感知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层对其个人工作能力、政治素养、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和动态期望。该技能有助于宿主精准把握政治方向,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周阳心中一动。
“我擦?这技能……有点东西啊!”
这不就是官场版的“好感度查询系统”吗?
虽然不能读心,但却能让他清晰地知道自已在领导心中的“段位”和“标签”,这在关键时刻,简直是比任何实质性奖励都更有价值的“神器”!
他心念一动,尝试着激活了这个新技能。
瞬间,一股无形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目标:市委书记李书记】
【对宿主评价:能力出众,视野开阔,敢打敢拼,政治成熟,是值得信赖和重点培养的复合型年轻干部。】
【当前期望:希望宿主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标:市长王市长】
【对宿主评价:业务精湛,作风扎实,执行力强,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是不可多得的干将、闯将。】
【当前期望:希望宿主能继续保持这股干劲,为昭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周阳看完,心中了然。
稳了。
他在交通局的使命,已经圆满完成。
更大的舞台,更高的平台,正在向他招手。
会议结束后,周阳婉拒了所有人的祝贺和宴请,独自回到了交通局的办公室。
他站在窗前,俯瞰着这座被晚霞染成金色的城市。
车流如龙,灯火如星。
两年前,他初到这里时,心中还有一丝忐忑。
两年后,他即将离开,心中只剩下满满的成就感和一丝淡淡的离愁。
他知道,自已已经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上,刻下了属于自已的印记。
就在这时,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那清脆而急促的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周阳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瞳孔微微一缩。
来电号码,是一个陌生的内部短号,但号码前缀,却让他心头一跳。
——市委组织部。
周阳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已的衣领,然后才从容地拿起电话。
“您好,我是周阳。”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客气的声音。
“周阳同志,您好。我是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麻烦您明天上午九点,来组织部一趟,部里有领导想和您谈谈话。”
来了。
周阳心中平静如水,声音听不出一丝波澜。
“好的,我一定准时到。”
挂断电话,周阳办公室里那份由晚霞带来的温暖,似乎瞬间被一种无形的庄重所取代。
市委组织部。
这五个字,在体制内,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力量。
周阳心中波澜不惊。
【市级优秀干部评价】这个技能,已经让他提前看到了剧本的走向。
李书记和王市长对他的期望,都指向了“更大的舞台”。
现在,这通电话,不过是舞台的幕布,被正式拉开的前奏。
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周阳的座驾准时停在了市委大院的停车场。
他没有让司机等待,独自一人走向那栋灰白色的组织部办公楼。
楼前的松柏苍翠挺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严肃而沉静的气息,仿佛连风声都比别处要低几分。
走进大楼,走廊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已的心跳。偶尔有工作人员抱着文件匆匆走过,也是脚步轻微,神情肃穆。
这里,是权力的中枢,是干部的“家”,也是无数人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干部二处,周阳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开门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干部,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见到周阳,他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热情的微笑。
“您就是周阳局长吧?我是干部二处的张林,昨天跟您通过电话。快请坐,我们陈部长正在等您。”
陈部长,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
周阳心中了然,这个级别,谈话的内容绝对不可能是小事。
在张林的引导下,周阳走进了一间小会客室。
一位五十岁上下,面容和蔼,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领导,已经坐在了主位上。
“陈部长,您好。”周阳不卑不亢地伸出手。
“周阳同志,你好,快坐。”陈部长与他握了握手,手掌温暖而有力。他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笑容可掬,“早就想找你聊聊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你在交通局的工作,李书记和王市长可是在我们面前,不止一次地提出表扬啊。”
开场白很客气,但周阳知道,这只是铺垫。
“都是领导们支持,和同志们努力的结果。”周阳谦虚地回应。
陈部长摆了摆手,直接切入正题:“周阳同志,你今年,三十三岁了吧?”
“是的,陈部长。”
“三十三岁的副厅级干部,放眼全省,都是凤毛麟角。这说明,你的能力,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