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新官上任,先烧自家后院

林小雨跟在周阳身后,一张俏脸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手里还小心翼翼地捧着那面刚收到的锦旗,像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市长,放哪里好呢?要不……挂在墙上?”

她环顾着办公室,眼神亮晶晶的,恨不得立刻找个锤子把锦旗钉在最显眼的位置。

周阳被她那副与有荣焉的小模样逗乐了。

“行了,先收起来吧,挂墙上太招摇了。”

他摆摆手,在办公桌后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通宵的疲惫,在系统奖励的精力值补充下,已经一扫而空。

但精神上的亢奋,还需要一杯热茶来慢慢平复。

“哦……”林小雨有些小小的失望,但还是听话地将锦旗小心卷好,暂时放在了一旁的待客沙发上。

周阳看着她,忽然发现,她脸上那股兴奋劲儿褪去后,眉宇间似乎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愁绪。

“怎么了?还有事?”周阳问道。

“没……没有。”林小雨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但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了周阳办公桌另一角,那一叠不算厚,但也不薄的文件。

周阳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那都是一些需要他这个分管副市长签字批阅的文件。

他昨天上任第一天,还没来得及处理。

“文件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文件的问题。”林小雨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她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和委屈。

“市长,是咱们办公室……风气有点……”

她似乎在斟酌用词。

“有点太‘安逸’了。”

周阳眉毛一挑。

安逸?

这词用在市政府办公室,听着可不像是什么好话。

“具体说说。”

“就是……大家工作不是很积极。”林小雨苦着脸说道,“很多人都是踩着点来,不到下班时间就没影了。文件流转特别慢,一份不着急的文件,能在办公室里躺一个星期。”

“我催过几次,但……没什么用。他们都觉得我年轻,说话不顶事。”

原来是这样。

周阳点了点头,心里大概有数了。

这就是机关里常见的老油条现象。

自已这个新领导还没来得及整顿内部,他们自然还是按照以前的节奏来。

而林小雨这个空降过来的办公室副主任,虽然挂着“主任”的头衔,但毕竟年轻资历浅,镇不住这帮老资格的“前辈”。

“你别管了,我来处理。”周阳安抚了一句。

他刚说完,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说是敲门,其实就是用指节象征性地叩了两下,然后门就被直接推开。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端着一个大号的保温杯,慢悠悠地晃了进来。

男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眼袋松弛,一看就是常年养尊处优。

“小雨主任,我那份关于老干部活动中心修缮的报告,你给周市长了吗?”

他说话的语调拉得很长,看都没看周阳一眼,径直对着林小雨发问,姿态拿得很足。

“张副主任,报告在这里。”林小雨连忙从一堆文件中找出那份报告,双手递了过去,“周市长刚回来,还没来得及看。”

这位,就是市政府办公室的另一位副主任,张大伟。

周阳从之前的资料里看过他的名字,知道他是陈义凡一手提拔起来的,在办公室里根基很深。

张大伟接过文件,这才不紧不慢地转向周阳,脸上挤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哎呀,周市长,您回来了。海韵小区的事儿,您可是出了大风头了啊!现在外面都说您是‘周青天’,厉害,厉害!”

他嘴上说着“厉害”,语气里却听不出半点敬意,反而带着一股子阴阳怪气的味道。

周阳心中冷笑。

这是来给自已上眼药了。

“张副主任客气了。”周阳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为人民服务,没什么风头不风头的。”

“是是是,周市长境界高。”张大伟敷衍地点着头,又晃了晃手里的文件,“那这个报告……您看什么时候能批一下?老干部们可都等着呢。”

周阳接过来,翻了翻。

一份很简单的报告,总共三页纸,申请一笔小额经费,修缮一下活动中心的漏水屋顶。

报告的落款日期,是十天前。

“这份报告,在我这里耽误了吗?”周阳抬起头,平静地问道。

“那哪能呢!”张大伟立刻说道,“主要是咱们办公室流程走得比较‘细致’,小雨主任这边审核,也需要时间嘛。”

他轻飘飘一句话,就把锅甩给了林小雨。

林小雨的脸瞬间白了一下,刚想开口解释,却被周阳一个眼神制止了。

“行,我知道了。”周阳合上文件,放在一边,“报告我下午看,你看这样行不行?”

“行,当然行,您是大忙人,您说了算。”张大伟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笑呵呵地应了一声,转身又慢悠悠地晃了出去。

办公室的门关上。

林小雨的眼圈有点红了。

“市长,那份报告上周三就到他手上了,他一直压着,今天才给我……”

“我明白。”周阳打断了她,“去,帮我把办公室近期所有待办、在办、已办的文件,都整理一份清单出来,越详细越好。包括文件名称、接收时间、经手人、流转过程、目前状态,都给我列清楚。”

“好的!”林小雨立刻来了精神,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是市长要动真格的了!

她立刻转身出去,像一架加满了油的小马达,开始高速运转。

周阳靠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位张副主任,很有意思。

阳奉阴违,甩锅下属,还当着自已的面,就敢给林小雨穿小鞋。

这是看自已年轻,觉得好欺负?还是觉得有陈义凡当靠山,自已不敢动他?

周阳的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看来,海韵小区那把火,烧得还不够旺。

要整顿临海的风气,得先从自已的一亩三分地开始。

杀鸡儆猴。

这只主动跳出来的鸡,要是不杀,那后面的猴子,可就真要上树了。

不到一个小时,林小雨就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快步走了回来。

“市长,都整理好了。”

她的办事效率极高。

一份电子表格,清晰地呈现在周阳面前。

待办事项,五十二件。

在办事项,三十七件。

周阳的目光,在“在办事项”那一栏,缓缓扫过。

他看到了许多文件的流转记录,简直堪称办公室奇幻漂流。

一份关于“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建议函,从市教育局发过来,在办公室里足足躺了半个月,经过了四位“老师傅”之手,每个人都“审阅”了两三天,然后传给下一个人,直到现在,还没送到他这个分管市长的案头。

而其中,延宕时间最长,卡住流程最多的节点,几乎都指向同一个人。

张大伟。

有几份甚至需要市长陆长风亲自拍板的急件,也在他那里“细致”地走了三四天流程。

好家伙。

周阳心里都乐了。

这哪是办公室副主任,这简直是市政府的血栓啊。

“通知下去。”周阳关掉表格,站起身,“十分钟后,市政府办公室全体人员,三号小会议室开会。”

林小雨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是!”

……

三号小会议室。

办公室的十几个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

大部分人脸上都带着几分不情不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开什么会啊?刚上班就要开会。”

“谁知道呢,新官上任三把火呗。”

张大伟最后一个到场,大马金刀地在会议桌的下首位置坐下,脸上挂着一副“我就静静看你表演”的表情。

周阳和林小雨走了进来。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周阳在主位坐下,环视一圈,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各位,叫大家来,是想统一一下思想,明确一下规矩。”

他的开场白,很平淡。

“海韵小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现在,全市都在提‘临海速度’。市委市政府,是全市的表率,而我们办公室,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门面和中枢。”

“外面的速度提起来了,我们自身的速度,是不是也该跟上?”

他话锋一转,看向林小雨。

“小雨主任,把你整理的清单,投影到屏幕上。”

林小雨立刻操作电脑,下一秒,那张密密麻麻的电子表格,就清晰地投射在了墙壁的幕布上。

待办五十二,在办三十七。

鲜红的数字,刺得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眯起了眼睛。

“一份关于‘金港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请示报告,涉及到上万居民的菜篮子问题,在咱们办公室,走了十二天,还没走完内部流程。”

周阳的声音,依旧平静,却让会议室的温度,仿佛下降了好几度。

“一份关于‘临海大学毕业生创业扶持基金’的申请,陆市长催了两次,文件从财政局过来,到今天,一个星期了,还没送到陆市长的办公桌上。”

他每念一份,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终于,周阳的目光,定格在了张大伟的脸上。

“张副主任。”

张大伟心里咯噔一下,强作镇定地抬起头:“周市长,您说。”

“我这里有一份,临海港务集团提交的,关于‘智慧港口二期项目’的初步规划方案,需要市政府协调省发改委。这份文件,陆市长和高书记都非常重视,限我们本周内拿出反馈意见。”

周阳顿了顿,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问道:“这份文件,八天前,就送到了你的手上。我想请问,你‘细致’地研究出什么成果了吗?”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聚焦在了张大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