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这学区房,味儿不对
周阳的人才新政,效果立竿见影。
“临海英才通”App上线不到一周,注册用户就突破了五千人,其中超过一千人,是持有海外名校学位的硕士博士。
那个曾经被无数人吐槽的申请流程,如今丝滑得像德芙巧克力。
“市长!市长!大好消息!”
林小雨一阵风似的冲进办公室,脸蛋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
“星云科技那边发来邮件,说我们推荐过去的人才,他们面试通过了三百多个!他们的人力资源总监都惊了,说从没见过效率这么高的政府服务!”
周阳正看着一份港口扩建的规划图,闻言也笑了起来。
“行了,别咋咋呼呼的,基本操作而已。”
嘴上说得云淡风轻,心里还是挺美的。
这感觉,就像打通了游戏的任督二脉,干什么都顺。
“不过……”林小雨的表情,又从晴天转为了多云,“市长,新的问题又来了。”
她把平板电脑递了过来,上面是一个本地论坛的页面。
帖子标题很醒目:《年薪百万,在临海却上不了好学校?新临海人教育焦虑求助!》
帖子里,一个自称是星云科技新入职的算法工程师,正在大吐苦水。
说自已房子买了,户口落了,结果孩子想上个好点的小学,跑去一问,对口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一般,而那几个所谓的“名校”,要么没学区,要么学区房早就被炒上了天。
“是啊,来了才发现,临海的教育资源,跟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匹配啊!”
“别提了,我托关系问了,想进市实验小学,光‘赞助费’就得这个数!”后面跟了个“三十万”的表情包。
“我们图啥?不就是图个安稳,想让孩子接受好点的教育吗?这下好了,进退两难。”
周阳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好家伙。
刚解决了“引凤”的问题,“筑巢”的工程就出了纰漏。
这帮高端人才,最看重的就是子女教育。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别说吸引新的人才了,就是已经来的,也得想办法跑路。
这可不是小事。
“小雨,通知一下教育局的张强局长,让他下午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市长。”
……
下午三点,教育局局长张强,准时出现在了周阳的办公室。
张强五十多岁,微胖,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脸上总是挂着一种无可奈何又故作深沉的表情。
“周市长,您找我。”
“张局长,坐。”周阳指了指沙发,开门见山,“论坛上的帖子,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张强一屁股坐下,熟练地从口袋里摸出个保温杯,拧开盖子吹了吹。
“市长,这个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啊,它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张强一开口,就是老调重弹。
周阳听着这味儿,内心忍不住开始吐槽。
来了来了,体制内甩锅三板斧第一式:历史遗留。
“我们临海,底子薄啊。建市才多少年?能有几所拿得出手的名校,已经很不容易了。”张强叹了口气,满脸的“我太难了”。
“现在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高端人才,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井喷式的爆发。可我们建学校,培养老师,那都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变就能变出来的。”
第二式:资源不足。
“市长您放心,我们教育局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了,正在积极研究对策,争取……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改善。”
第三式:积极研究,画饼未来。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问题很大,解决不了,别找我。
周阳听完,笑了。
“张局长,你的难处,我理解。”周阳的语气很平和,“但是,人才等不了我们几年。星云科技的员工子女,明年九月就要入学,我们现在要的,是能立刻见效的解决方案。”
“立刻见效?”张强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市长,这……这不符合教育规律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我们总不能把普通学校的牌子,明天就换成名校的吧?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周阳看着他,心里已经有数了。
这位张局长,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行,我知道了。”周阳没有再多说,“张局长先回去吧,这个问题,市里会统筹考虑的。”
“诶,好,好。市长您忙。”
张强如蒙大赦,麻利地起身,退了出去。
他前脚刚走,周阳脑子里,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就响了。
【叮!检测到目标人物【张强】在与宿主的沟通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抵触】与【敷衍推诿】情绪!】
【启动【人物背景深度扫描】模块……扫描完成!】
【目标人物:张强,市教育局局长。】
【异常关联:经数据比对,发现其在近两年内,与本地三家主要房地产开发商(宏远地产、金科置业、天泰集团)的负责人,存在超过五十次的非公务性私下会晤。】
【行为动机分析:目标人物利用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控制权,默许甚至引导开发商通过“捐资助学”的名义,换取旗下楼盘的“入学资格”,从而推高房价,并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其核心意图为:维持现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态,以保证其权力寻租的空间。】
周阳看着系统面板上的信息,嘴角的笑容,带上了一丝冷意。
我靠。
原来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守着米仓的老鼠,不想开仓放粮啊。
把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当成自已待价而沽的生意。
这位张局长,胃口不小,胆子更大。
“市长,您找我?”林小雨探进头来。
“小雨,帮我准备一下。”周阳说道,“下午,我们出去转转。”
“不去教育局,也不去学校。”
“我们就去那些新楼盘的售楼处,还有家长们最爱聚集的地方,随便看看,听听。”
林小雨的眼睛亮了。
她知道,自家市长,又要开始他的“田野调查”了。
……
下午,临海市东区,“天泰·香榭里”的售楼处。
这里是目前临海市最火的楼盘之一,据说开盘当天就日光了。
周阳和林小雨换了一身便装,像一对准备买婚房的小情侣,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售楼大厅。
一位精干的销售顾问立刻迎了上来。
“先生女士,看房吗?我们香榭里可是目前临海唯一的双学区房,买到就是赚到!”
“双学区?”周阳故作好奇地问道,“我看地图上,这里对口的公立学校,好像一般啊。”
“嗨,您说那个啊。”销售顾问神秘兮兮地笑了笑,把他们引到沙盘前。
“公立是保底的。我们真正的王牌,是这个!”
她指着沙盘旁一栋独立的建筑模型。
“临海市实验小学,东校区!”
“实验小学?”林小雨惊讶道,“那不是在市中心吗?什么时候在这开分校了?”
“这您就不懂了吧。”销售顾问一脸的优越感,“我们天泰集团,和实验小学是‘共建单位’。”
“我们集团捐资三个亿,帮实验小学建了这个东校区。所以,我们香榭里的业主子女,享有优先入学的资格!”
“说白了,只要您买了我们的房子,您的孩子,一只脚就已经踏进临海最好的小学了!”
周阳听着,心里跟明镜似的。
好一个“共建单位”。
说白了,就是把公共教育资源,打包卖给了开发商。
开发商再把这个“入学资格”,拆分到每一平米的房价里,卖给焦虑的家长。
一进一出,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学校拿到了“捐款”,某些人拿到了好处。
唯一被收割的,就是那些掏空了六个钱包的家长。
“这个……靠谱吗?”周阳装出犹豫的样子,“教育局能认吗?”
“那您就放心吧!”销售顾问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张局……哦不,我们跟教育局的关系,那都是杠杠的!文件都齐全,白纸黑字,绝对没问题!”
她差点就说漏嘴了。
周阳和林小雨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
从售楼处出来,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周阳没有直接回去,而是让司机开车,在实验小学东校区门口停了下来。
崭新的教学楼,气派的大门。
门口一块巨大的奠基石上,刻着一行字。
“临海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奠基石”。
再
周阳的目光,落在了最中间那个名字上。
临海市教育局局长,张强。
周阳看着那块石头,沉默了许久。
他想起了今天下午,张强在他办公室里,那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辜嘴脸。
真是个好演员。
“市长,我们……”林小雨轻声问道。
“回去吧。”
周阳的声音很平静。
“这把火,看来烧得还不够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