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这么多身份,只有爸爸的女儿最好当(四)
现在他的指尖能感知到最细微的神经电流,就像拥有了超人的触觉。
他看了眼手表。
晚上九点四十五分。
距离午夜还有两个多小时,足够他做好所有准备。
罗峰从背包深处取出一个扁平的金属盒,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金针。
这是“龙须针“,传说中能连接断裂神经的奇物,配合“神经接续术“使用效果最佳。
正当他准备合上盒子时,宿舍的门突然被敲响。
“罗医生?你在吗?“
是李凝阳的声音,
“教授让我来送些资料。“
罗峰迅速收好金属盒,走过去开门。
李凝阳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
“谢谢。“
罗峰接过文件袋,却没有让开的意思。
李凝阳的目光越过罗峰肩膀,扫视着室内:
“不请我进去坐坐吗?我有些医学问题想请教。“
“改天吧。“
罗峰语气平淡,
“今天太累了。“
李凝阳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
“那好,明天见。“
他转身离开,但在走廊拐角处又回头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关上门,罗峰检查了文件袋。
里面确实是医学资料。
窗外,一轮满月悄然升起,为军区大院披上银装。
.........
清晨七点三十分,军区总医院的多功能会议厅已经灯火通明。
罗峰站在窗前,看着朝阳将医院主楼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
他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一小时到达,借机熟悉会场环境。
会议厅中央是一张椭圆形红木会议桌,足够容纳二十余人。
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名牌、矿泉水和一个厚厚的病历册。
罗峰的目光扫过那些烫金名牌:神经外科王来好、骨科王喜旺、康复科张明远...
无一不是医学界响当当的人物。
“罗大夫,你来这么早?“
劳德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老教授今天穿着笔挺的深蓝色西装,胸前别着军区总医院的金色徽章,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
但罗峰注意到,他的眼下有着明显的青黑。
显然一夜未眠。
“习惯提前准备。“
罗峰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劳德明手中的u盘上。
“这是小雨最新的脑电图和诱发电位报告。“
劳德明将u盘递给罗峰,声音压低,
“昨晚...有什么发现吗?“
罗峰接过u盘,指尖不经意擦过劳德明的手腕,借机探查他的脉搏。
心律不齐,血压偏高。
“还在分析。“
他简短回答,同时注意到会议室角落的监控摄像头微微转动了一下角度。
陆续有专家入场。
第一个到的是神经外科主任王来好,五十出头,身材魁梧,走路带风,白大褂下隐约可见军装轮廓。
“老劳!“
王来好大步走来,握住劳德明的手用力摇晃,
“三年了,我还是那句话。该做的检查都做了,真的找不出器质性病变。“
劳德明苦笑:
“所以才请大家来集思广益。“
“这位是?“
王来好锐利的目光转向罗峰。
“我的特别助手,罗峰医生。“
劳德明介绍道,
“在疑难病例方面有独到见解。“
王来好上下打量罗峰,目光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停留片刻,突然问道:
“听说你擅长针灸?去年军报上报道过那个高空坠落建筑工人的病例,是你治的?“
罗峰不置可否:
“运气好而已。“
“运气?“
王来好哼了一声,
“那工人脊髓损伤定位在t4-t5,按常规医学判断根本不可能恢复行走能力。
但你用几根针就。“
“老王!“
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他。
骨科主任王喜旺拄着拐杖走进来,左腿明显不灵便,
“又在推销你的神经再生理论?“
两位“王主任“显然熟识,立刻热络地交谈起来。
罗峰借机退到一旁,观察陆续入场的专家们。
康复科主任张明远带着两名助手,推着一台便携式肌电图仪;
放射科主任李静是位优雅的中年女性,正与精神科主任低声讨论着什么;
最后进来的是麻醉科主任赵卫国,军衔显示他是位大校。
“老师。“
李凝阳不知何时出现在劳德明身侧,手里拿着平板电脑,
“会诊资料已经同步到各位专家的终端了。“
他的目光扫过罗峰,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八点整,会议正式开始。
劳德明站在投影幕布前,简要介绍了小雨的病史和现状。
当播放到小雨坠落前的照片时,他的手微微颤抖,但声音依然平稳有力。
“...综上所述,患者目前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已三年余,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但所有常规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病因。“
劳德明环视众人,
“今天请各位来,就是希望能从多学科角度找到突破口。“
投影切换到最新脑部影像,神经外科王来好第一个发言:
“从影像学看,脑组织形态完整,脑室系统无扩张,脑血流灌注扫描也显示各区域血供正常。“
他敲了敲桌面,
“我认为可以考虑深部脑刺激术,靶点选在丘脑板内核群。“
“我反对。“
康复科张明远推了推眼镜,
“患者肌肉萎缩严重,即便唤醒成功,生活质量也将极其低下。当务之急是先进行系统的康复维持治疗。“
骨科王喜旺哼了一声:
“你们这些搞康复的就知道反对手术。
要我说,三年前就该再做一次椎管内探查!那次手术是我做的,我清楚记得t3-t4水平有轻微粘连。“
“王老,您这是怀疑我的手术水平?“
麻醉科赵卫国突然插话,语气不善,
“当时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深度完美,不可能造成神经损伤。“
争论逐渐升温,各科专家各执一词。
罗峰安静地坐在劳德明身侧,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关键信息,偶尔抬头看一眼投影上的影像资料。
他的笔尖在某张脊柱mri图像上画了个小圈。那里有一个几乎不可见的阴影,位置恰好在他昨晚诊断出的“脑干-脊髓连接处撕裂伤“附近。
“罗医生。“
李凝阳突然提高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个一直沉默的年轻人,
“作为劳教授特别邀请的'专家',您有什么高见?“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罗峰合上笔记本,平静地迎上众人审视的目光:
“目前各位的分析都很专业。我只补充一点。“
他指向投影上那个阴影区域,
“这里的信号异常,可能提示有微观层面的神经连接中断。“
“胡说什么!“
放射科李静皱眉,
“这片区域我们做过三次高分辨率扫描,完全正常。你说的'信号异常'连伪影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