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生死面前,人人平等。(三)

手术室的自动门合拢时,麻醉医生陈明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他第三次检查气管插管位置,实际上是在躲避与罗峰的目光接触。

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太锐利,像能剖开人的伪装直接看到心底去。

“陈医生?“

王来好正在刷手,泡沫顺着他的小臂往下滴,

“有话就说,憋着不难受吗?“

不锈钢器械盘映出陈明变形的脸。

他瞥了眼监护仪上偏高的心率,终于开口:

“患者血醇浓度0.12%,远超手术安全阈值。“

声音越说越低,

“而且家属那边...“

无影灯下,罗峰正在调整显微镜焦距。

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仿佛陈明只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罗医生。“

陈明鼓起勇气转向那个瘦削的背影,

“张秘书长就在外面,他小舅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酒精会增加出血风险。“

罗峰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像在念教科书,

“但不会影响手术结果。“

手术室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的声音。

陈明张着嘴,像条缺氧的鱼。

他在麻醉科干了十五年,从没见过谁敢在血醇浓度超标的情况下做开颅手术。

更何况患者还是省领导的亲戚!

王来好关上水龙头,水珠顺着他的眉毛往下滴:

“罗峰,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他甩了甩手上的水,

“军区医院不怕他们,但你...“

“我只对生命负责。“

罗峰转身,护目镜后的眼睛亮得吓人,

“酒精?无所谓。“

陈明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无所谓“轻描淡写得就像在说早餐要不要加糖。

他求助地看向王来好,却发现这位素来谨慎的神经外科主任竟然在...点头?

“你确定?“

王来好声音发紧,

“0.12%可不是闹着玩的。“

罗峰已经戴上手术帽,修长的手指将碎发一丝不苟地塞进帽檐:

“三年前约翰霍普金斯有例血醇0.15%的案例。“

他顿了顿,

“患者现在在华尔街当交易员。“

这句话像记闷雷砸在陈明心头。

他听说过那篇轰动医学界的论文,但一直以为是学术造假。

正常人怎么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完成显微吻合?

“准备开颅钻。“

罗峰的声音打断了陈明的思绪,

“家属不是要见我吗?让他们进来。“

护士吓得差点打翻器械盘:

“现、现在?手术马上要开始了啊!“

王来好突然笑了,笑声在紧张的手术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好小子,有胆色!“

他拍拍陈明的肩,

“去请张秘书长进来,就说...主刀医生有话说。“

陈明机械地走向门口,双腿像灌了铅。

他满脑子都是罗峰刚才那句话。

“只对生命负责“。

多少医生刚入行时都这么说过,最后哪个不是在现实面前低头?

自动门滑开的瞬间,走廊上的嘈杂声浪扑面而来。

张秘书长正在训斥医务处长,林美芝的香水味浓得能熏死蚊子。

陈明咽了口唾沫:

“张...张秘书长,主刀医生请您进去。“

权贵的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来。

陈明缩了缩脖子,突然很羡慕罗峰。

那个年轻人身上有种奇特的气质,仿佛天生就对权力免疫。

“有意思。“

张秘书长整了整领带,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

“我倒要看看,这位罗医生是何方神圣。“

林美芝想跟上,被丈夫一个手势拦住。

张秘书长独自走进手术区时,陈明注意到他的皮鞋踩在防滑垫上没发出一点声音。

那是长期混迹官场练就的本事。

更衣室的玻璃映出两个男人的身影:一边是省委秘书长的威严挺拔,一边是罗峰的瘦削苍白。

陈明屏住呼吸,等着看这场不对等的交锋。

“罗医生。“

张秘书长先开口,声音像是从文件袋里抽出来的,

“我小舅子就拜托你了。“

很标准的客套话,但陈明听出了弦外之音。

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试探,像老虎在评估新来的驯兽师。

罗峰正在戴手套,乳胶薄膜包裹住他修长的手指:

“手术同意书签了吗?“

“当然。“

张秘书长微笑,露出八颗标准白牙,

“不过有些风险条款...“

“酒精摄入会增加术中出血概率。“

罗峰打断他,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别人的病情,

“您小舅子今早喝了半瓶53度茅台。“

张秘书长的笑容僵在脸上。

这个细节连他都不知道!

“现在我有两个选择。“

罗峰拿起骨钻试了试手感,

“一是按常规操作,术后他大概率偏瘫。二是...“

他顿了顿,

“用我的方法。“

手术灯在罗峰的护目镜上投下两轮冷月。

张秘书长突然发现,这个年轻人提到“偏瘫“时,语气就像在说“今天下雨记得带伞“。

“你的方法?“

张秘书长下意识摸向西装内袋。

那里装着省卫健委的批文,

“有什么不同?“

罗峰转身走向洗手池,水流冲过他指尖时,陈明注意到那些细密的针眼。

像是长期进行某种实验留下的痕迹。

“成功率98%。“

罗峰关上水龙头,

“但需要您签份补充协议。“

“什么协议?“

张秘书长的声音陡然提高,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罗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

展开后,陈明瞥见抬头写着《绝密医疗技术使用授权书》,落款处盖着总后勤部的钢印。

“第一条。“

罗峰的声音突然变得锋利,

“手术期间,任何人不得干预医疗决策。“

张秘书长的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第二条。“

罗峰继续道,

“无论结果如何,不得追究医护人员责任。“

无影灯在协议上投下惨白的光。

张秘书长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是普通医生。

“第三条...“

罗峰突然收起了协议,

“算了,前两条您能做到就行。“

手术准备铃刺耳地响起。

罗峰走向手术台时,张秘书长终于找回了声音:

“等等!那个98%...“

“哦,那是骗您的。“

罗峰头也不回,

“实际成功率100%。“

自动门关上的瞬间,陈明看见张秘书长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份没签完的协议。

这位在省委大院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看起来像个迷路的小学生。

“愣着干什么?“

罗峰的声音从手术台传来,

“准备亚低温麻醉。“

陈明如梦初醒。

他小跑着去准备药剂时,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罗峰敢这么对张秘书长说话,不是因为莽撞,而是因为...

他根本就不在那个权力体系里。

或者说,他站在更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