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 章 脱贫致富。
回到卧室,数了数,4千3。
从国庆10月到2月,4个多月时间,两千块钱确实花差不多了。
在赵家村是不要花什么钱,但人情来往总要做。
还有娘家那边。
赵伟只有打牌赢钱+心情好才会扔几百在家,靠这个为生的人,天天在麻将馆,赵家村的人都传遍了。
说上街看见赵伟和女人在一起。
有次在麻将馆合伙“出千”还和人打起来了。
进去关了几天,又罚点款才出来。
这出千不是什么高明技术,就是肤浅的讲话手势打暗号。
不能和电影里面比,但赵家村的人玩他不赢。
反正赵家村的人不和赵伟玩牌。
还有一点,和赵伟的女人不止一个。
这就算了。
关键都是些妇人家,年纪稍大,也是没工作天天泡麻将馆的人。
其实没什么奇怪的。
这在喜欢玩牌的城市,有很多这样的人。
她们没工作,天天下午和晚上泡在麻将馆。
还有人开玩笑,女人打牌输完钱了,陪赢钱的男人出去,下次就又有几百块本钱了。
很明显奶奶和婶婶都听说了,她们也知道尹晓兰没什么钱。
应该说村里的这些八卦,就没有王金茹不知道的。
上街的时候,王金茹拉尹晓兰去了,抢着付钱给尹晓兰买了套过年的新衣服。
尹晓兰蜷缩身子抱着钱。
她只高考毕业暑假给了赵今安3百,没想到“换回”那么多个3百。
“可我又不是今安的女人....”
尹晓兰很传统,换句话来说,接受赵今安的钱就等于心里默认是赵今安的女人了。
没人怀疑。
赵今安高中住宿,大学一年才回家几天,赵家村的人没理由瞎猜。
只有奶奶知道赵今安拿钱给尹晓兰。
赵今安回来第二天就在后院的菜地。
“今安,你好不容易回家休息几天老倒腾果树干嘛?”
王金茹靠近小声道:“你不需要那么辛苦赚钱,不说苏缅,你婶婶我把你娶老婆和芊芊嫁人的嫁妆都存起来了。”
“那么多?”
赵今安也说悄悄话。
“现在没那么多。”
王金茹眨眨眼:“再给我两年时间,肯德基很赚钱。”
“难怪叔叔说你是小富婆。”
“那肯定的,村里现在谁有我们家有钱,反正今安你以后娶老婆.....”
说着说着,王金茹也觉得自已像小丑,肯德基还是苏缅送的,赵今安以后娶老婆还需要自已操这个心?
“婶婶,你怎么不说话了?”
“说什么说!有什么好说的!?”
王金茹突然就变脸了,推了赵今安一把:“种你的果树,你们赵家的男人都一个德行,你爸也这样,有钱不知道享受,就知道干活!”赵国华:......
前一秒婶侄还感情那么好,怎么搞无差别攻击了?
“有财和有恒也一样,就出了赵伟这个败类。”
赵有恒和赵有财陪着笑。
论起来,王金茹是他们兄弟俩的奶奶辈。
“就你种这些果树,你奶奶和晓兰当宝贝似的,明年不多结几个果,我就拔了!”
“婶婶,你敢拔今安种的果树,小心奶奶拿闹鸡把打你!”
赵志勇边忙活边大声打趣王金茹。
所有人都笑起来。
“切!”
王金茹双手叉腰:“碍着我种菜了。”
“婶婶,都是奶奶和嫂子种的吧?”
赵志勇又大声回了句。
王金茹也不生气,不红脸。
其他人都笑呵呵,觉得氛围很好。
这也是实话。
王金茹是有点偷懒,但一个家操持的很好,在村里做人没什么大问题,尹晓兰很勤快,一个人在家不要什么菜,就什么都帮着奶奶做。
如果赵今安在资星上班,那别人都会以为尹晓兰是嫁给赵今安的。
听到后院菜地的笑声,奶奶从厨房出来看一眼,就又进了厨房。
尹晓兰看下时间问道:“今安,冬笋你要怎么吃?”
“炒两种,一种腊肉,一种白辣椒!”
赵志勇大声回道。
尹晓兰不搭理赵志勇,就看着赵今安。
“就这样,我也想吃。”
赵今安回答了,尹晓兰才笑着说“好”去厨房帮忙。
赵志勇一脸郁闷:“冬笋还是我挖的。”
“你们中午都留在这里吃饭,有恒,你打个电话给你老婆!”
王金茹也回去了,心想苏缅没来,今安回来家里也有那么多人吃饭。
“有财。”
赵今安直起腰看一圈菜地:“你们兄弟可以去承包一点地,种黄桃,种板栗,种秋月梨,黄花梨.....”
赵有财和赵有恒有些发愣。
“今安,我们种了卖给谁?”
“你们放心种。”
赵今安答道:“只要品质稍微好点,我们公司会来收你们的。”
赵有财和赵有恒对视一眼,“今安,你是说你们水厂?”
“你们别管,放心就可以了。”
赵今安算下时间,现在种植,大概要两年时间才会有结果。
“有财,你们放心,今安有渠道。”
赵国华接过话:“你们兄弟俩擅长这个,这些果树是今安自已尝试的,只不过他不擅长,以后说不定我们村都会种植果树,你们现在开荒,租地会便宜点。”
赵志勇灵光一闪:“今安,那我爸妈....”
赵今安点头。
赵志勇赶紧打电话给父母,叫她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