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弃爱成婚

晨光透过糊窗纸的破洞斜斜射进堂屋,杨守成数着墙上的竹影,听到院门外熟悉的脚步声由远而近,铜环叩击门的声音清亮响脆,他猛地从板凳上站起,却被母亲一把按住肩膀。

玉杰,守成和胡社长匕闺女婚期都定了。‘’每亲倚在门框上,将纳了一半的蓝布鞋底挡在身前,声音像浸透冷水的棉线,‘’往后你别再来了。‘’

李玉杰攥着油纸包的手微微发抖,包着槐花糕的草绳在掌心勒出红痕,她踮脚往屋生张望,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大娘,我就看他一眼,和他说几句访话就走。‘’

杨守成撞开母亲的手臂冲到门边,却在跨出门槛的刹那僵住,院角处,父亲正阴沉着脸磨镰刀,刀锋与磨石撞出的火花,像极了李玉杰眼底熄灭的光,少女踉跄着后退两步,油泥包跌落在泥地上,雪白的糕团沾满尘土。她转身跑开时,发出银铃般的抽噎声,比祠堂的晨钟更让人心碎。

杨守成紧紧把握着拳头,看着那抹熟悉的蓝布衫消失在巷口,喉咙里翻涌的血沫混着苦涩,最终都化作无声的呜咽。

凉爽的秋风撕开晨雾时,杨氏祠堂的大门洞开,铜钉上的红绸在晨风里翻飞。杨守成的父亲抚过儿子新做的玄气织锦喜袍,指腹摩挲着领口处细密的盘扣,仿佛又看见襁褓里攥着他手指不放的孩童。堂前香案上,龙凤烛烧得正旺,青烟袅袅间,他亲手将刻着‘’百年好合‘’的檀木秤杆塞进杨守成的掌心,声如洪钟:‘’去迎你媳妇。‘’

迎亲的队伍踏着槐花铺就的吉道蜿蜒前行,八抬大轿里的胡云轻咬红唇,绣着并蒂莲的帕子绞艺细密褶皱。当唢呐声刺破长空,杨守成的父亲挺直佝偻白脊背立于门首,望着儿子掀开轿窃的瞬间,浑浊的老眼泛起泪光,那身喜袍,正是用他珍藏多年的绸缎裁就。

祠堂内,八仙桌摆满了八凉八热十六道菜,桌上的米酒香气四溢。公社送来的‘’抓革命促生产‘’锦旗与杨家祖传的‘’耕读传家‘’匾额交相辉映。

族老苍劲的‘’一拜天地‘’声刚落,山坳深处忽有竹笛破空而来。起初是《南泥湾》的旋律裹着山峰舒展,笛音在高低音间翻涌入浪,时而激昂似战鼓催征,时而低回若溪涧呜咽,惊得檐下红绸都跟着震颤。正当众人屏息时,曲调陡然一转,《绣荷包》的旋律如丝线般悄然缠绕上来。

笛声忽而清越,像少女指尖捻着彩线穿梭锦缎,银铃般的泛音勾出绣针起落的欢悦,忽而又染上愁绪,尾音拖得绵长,似把未绣完的相思都揉进了褶皱。笛孔开合间,‘’小小荷包双丝双线绣‘’的婉转被吹得百转千回,连祠堂梁柱上的喜字都跟着轻舞。角落里,几个老妇人悄悄抹起了眼角,忽明忽暗旋律,多像年轻时藏在荷包里还敢送出的情话,此刻正顺着笛声,漫过青瓦,消过山岗。

杨守成胸前的大红花随风摇晃,唢呐声与喝彩声都成了远处的潮响。《南泥湾》南泥湾的笛音裹着麦浪般的激昂涌来时,他仿佛又看见自己扎着红绸,在公社文艺汇演的台上演出的情景。

转调的刹那《绣荷包》的旋律如银针突然扎进心口。呜咽的笛声里,他看见山涧边散落的秀样,听见月下‘’丝线虽长难绣鸳鸯‘’的低吟,指尖不自觉抚过袖中硬物,那是个褪色的荷包,边角均线早被摩挲的发亮,里面藏着一缕青丝。

‘’她,她,是我负了她!‘’喉间滚过的音节碎息叹息。笛声中的凄凉翻涌成潮,把那个夜晚的缠绵,和我们永远在一起的誓言,都揉碎在这曲缠绵悱恻的《绣荷包》里。阳光照在他僵硬的身,像尊浸在冰水里的石像。

母亲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推了推杨守成的脊背,那力道像是要将他从久远的迷雾中拽回现实。他猛然惊醒,眼前的红绸喜帐不住晃动帐,耳畔族老托长的‘’二拜——‘’声已在催促。新娘子胡云找微垂螓首,嫁衣上的金丝凤凰随着躬身的动作泛起细碎的光,额前珍珠流苏轻颤,恍若悬着一帘欲坠的星子。

杨守成喉头发紧,僵硬的弯下腰,膝盖仿佛灌了铅般沉重。当‘’夫妻对拜‘’的喊声再度响起,他仓促抬头,正对上胡云含羞待怯的目光。山坳里的笛声不知何时又转了调子,呜咽的尾音像根细针,深深扎进他刻意绷紧的笑容里。祠堂梁路上的红绸猎猎作响,盖过了他紊乱的呼吸,也盖过了心底那声被婚礼喧闹碾碎的叹息。

酒过三巡,八仙桌上的搪瓷缸与青瓷碗叮当着响。杨守成攥着豁口的粗瓷碗,将斟满的米酒仰头而进,辛辣的酒液顺着喉管灼烧而下,却压不住心口翻涌的苦涩。他扯出个僵硬的笑,向围着的叔伯婶娘们频频举杯,琥珀色的酒浆倒映着满堂红光,恍惚间竟与记忆里那双眼眸重叠。

‘’守成兄弟,这杯可得干了!‘’邻桌堂哥的吆喝声裹挟着酒气扑来,杨守成未及推脱,又一杯烈酒已灌进喉咙。胃里翻江倒海时,忽有寒意从脊梁窜上后颈,父亲端坐在主位,皱纹如刀刻的面庞抚着寒霜,银白的胡须随着喉结颤动微微发颤。那目光像根淬了冰的钢针,直刺得他举杯的手猛然僵在半空,瓷碗里晃荡的酒液泼出几滴,在红绸桌上洇出深色的泪痕。

暮色四合,新人被簇拥着步入洞房。杨守成的父亲悄悄将个沉甸甸的锦盒塞给胡云,里面是祖传的翡翠镯子,镯身上的缠肢纹与胡云嫁衣上的刺绣如出一辙。窗外,孩童举着自制的红灯笼追逐嬉戏。祠堂飞檐上的铜铃叮咚作响,将这场跨越门弟的婚姻,谱成一曲响彻十里八乡的欢歌。

红烛摇曳的洞房里,宾客们的喧闹声渐次远去。只有那低沉的笛声应在山坳间逡巡回荡,白日明快的曲调被揉碎在晚风里,化作呜咽的泣诉。笛音缠绕着古藤老树,震撼的残败花瓣,将积压在心底的怨怼,求而不得的悲怆,都化作震颤人心的旋律。那声音像是被碾碎的月光,在沟壑间流淌,诉说着命运不公的烙印,和无法言说的哀伤。杨守成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酒气在喉间翻涌,再也支撑不住,踉跄着往后一仰,重重跌落在喜床上,转瞬便陷入沉沉昏睡。

朦胧间,他仿佛回到了后山深处。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漫山遍野的野花肆意绽放。他紧紧牵着李玉洁的手,两人踏着松软的落叶向前奔跑,李玉洁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锐耳,在山涧间久久回荡。山风拂过,带着野花的芬芳,吹动李玉杰的发丝,也吹动着他少年悸动的心。

突然,一阵尖锐的刺痛袭来,杨守成猛地睁开眼睛,眼前只剩洞房里摇曳的烛光,和空荡荡的喜床。恍惚间,他伸手摸向身侧,却只触到一片冰凉的绸缎。原来,那漫山的野花,那熟悉的笑声,都不过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罢了。他骤然起身,带翻了喜床旁向搪瓷缸,醒酒茶在青砖地上蜿蜓成暗红溪流,倒映着墙上歪斜的挂钟,指针正卡在午夜十二点。角落里,大红嫁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绣着并蒂莲的裙摆堆成一滩凝固的血,新娘子蜷缩在朱漆凳山,绣着金钱的手帕捂着嘴,肩头剧烈起伏,抽噎声混着远处的笛声,在空荡的洞房里撞出回音。

胡云看杨守成醒来,忙提着裙摆绕过满地狼藉走了过去,‘’守成,你怎么喝那么多酒,多伤身体呀!‘’她俯身捡起地上的搪瓷缸,指尖抚过磕碰的豁口,‘’我再去给你泡一杯醒酒茶。‘’尾音里裹着蜜似的,像幼时母亲熬的桂花糖。

杨守成突然夺过搪瓷缸,搪瓷缸的豁口在她的手腕划下红痕。‘’不用了,都半夜了。‘’话音砸在地上,震得烛火猛地一颤。胡云僵在原地,她望着喜床上四仰人叉的丈夫,喜被上的龙凤呈祥被扯得扭曲变形,鼾声混着外头的笛声撞进来,她摸了摸滚烫的脸颊,才惊觉泪水早把脂脂洇成了两道血痕。

晨光刺破窗户纸时,一夜没睡的胡云已将铜盆里的皂角揉搓出绵密的泡沫。十指浸在刺骨的凉水里,嫁衣上金线绣的凤凰在搓衣柏上来四摩擦,渐渐失去了光泽。她把杨守成沾着酒渍的长衫拧干晾哂,转身又系上粗布围裙往灶房走去,和婆婆一起做饭。而杨守成总是在饭菜摆上桌才出现,垂着眼扒拉开口便离席,连句咸淡的评价都吝啬给予。晚上睡觉时,杨守成便打起了地铺,和衣而卧。

回门那日,胡云特意换上成亲谢氏霞帔,马车上,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微笑。推开娘家的雕花门瞬间,父亲笑着打趣小夫妻恩爱,她笑着粑把剥好的橘子塞进杨守成手里,指尖触到他掌心的凉意也不缩手。‘’他夜里总给我掖被子呢。‘’她说这话时,杨守成正望着院角的枯树出神。而母享往她包袱里塞桂花糕的手顿了顿,眼是闪过一丝心疼。

马车回程的路上,胡云望着车窗外倒退的柳枝,把脸埋在绣着并蒂莲的手帕,泪水晕开精制的刺绣,她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却仍记得要压低抽泣,免得惊醒车辕上打盹的车夫。

没过半个月,在岳父的鼎力扶持下,杨守成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村主任。这场胜利不仅为他个人仕途铺就新阶,更像一支强心剂,稳固了他父亲在宗族中的族长地位,让他自己在村里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

得到喜讯的那刻,老族长布满皱纹的手掌重重拍在儿子的肩头,浑浊的眼底燃起久违的光:‘’守成,咱杨家几代人就盼着能出个扛事儿的,你可别让列祖列宗失望?‘’母亲则连忙烙起儿子最爱的葱花饼,一边不住地嘱咐:‘’村里大事小事都得放在心上,别让人戳咱杨家脊梁骨。‘’在父母灼灼目光的注视下,杨守成挺直腰杆儿,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名堂,让杨氏名号响彻十里八乡。‘’

掌了村主任的印把子后,杨守成终于挣脱了父亲的管教枷锁。晨曦未露便离家,披星戴月才归巢,整日在村里事务中穿梭奔忙,行事风格越发果决凌厉。

村会计李长林紧紧握着拳头。望着杨守成穿着崭新的中山装陪着胡社长千金出入的身影,眼眶几乎要喷出火来。一个多月前还信誓旦旦要娶她的女儿,转头却攀附上公社胡社长家的高枝。如今,看着这个负心汉产的这女儿的真心平步青云,李长林将公章重重砸在桌上,震得记账本哗啦啦翻页:‘’这昧良心的账,老子不记了!‘’辞职那天,他把三十年的账本摔在杨守成办公桌上,每本本都沾着被愤怒揉皱的指痕,仿佛在控诉那段被背叛的岁月。

杨守成几次登门去找李玉杰,李家院门都像上了锁。刚踏进门槛,李长林就板着脸堵在堂屋门口,他的妻子则在旁阴阳怪气:‘’杨主任日理万机,何苦来我们小老百姓家找不痛快?‘’话里带刺,夹枪带棒,直把杨守成呛得面红耳赤,只能灰溜溜转身离开。那紧闭的木门,仿佛横亘在两家之间难以逾越的高墙。

春燕捉泥时,胡云仍悉心照料着这个家,晨起备衣,深夜留灯,却始终暖不化丈夫冷硬的心肠。杨守成的母亲盯着儿媳不见隆起的小腹,抚摸着族谱的手指微微发颤。三番五次追问下,胡云终于伏在婆母膝头泣不成声:‘’妈,守成他…我们至今都没同房过…‘’

这话如惊雷炸响。杨守成的父亲抄起的烟杆重重砸在八仙桌上,震得供着的祖宗牌位都晃了几晃:‘’你这个混账东西!胡家闺女顶着压力嫁进杨家,你就拿冷脸子把人当摆设?‘’杨守成的母亲红着眼眶扯住儿子的衣袖,声泪俱下:‘’老杨家的香火到你这要断了不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对得起胡家的恩情吗?对得起列祖列宗吗?‘’她又哭着转过身去,一把拽过儿媳胡云,‘’这么温柔贤惠的妻子,就是打着灯笼也不好找啊!‘’

杨守成僵在堂屋中央,看着父母鬓角的白发和胡云哭得红肿的眼睛,愧疚如潮水般漫过心头。夜风穿堂而过,吹动墙上的‘’子孙满堂‘’年画,在父母恨铁不成钢的责骂声里,他终于读懂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