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面对利益奋勇当先的人们
听完李泽沧的表述,现场震惊了,片刻之后鞍钢的老大率先提问:
“李总,我想问一下如果真的这样操作,那么短期内我们企业可能会面临停产停工的状态。*躌?4.墈/书_ ¨首\发-
我们一家企业上万甚至几万工人,这么多钢铁厂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工人,代表着几百万个家庭,上千万人的生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阵痛总是难以避免,为了最后的胜利,我们也只能损失一点。
不过这个倒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可以从国家层面发放专项资金,或者是债券等类型的东西。
停产停工的阶段,国家养着大家,同时这也能和国际三巨头展示我们破釜沉舟的决心。”
众人震惊了,还能如此这般吗?
这也太夸张了吧?
“李总,短时间停产停工无非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可是钢铁也是国家建设最重要的原材料,完全没有钢铁的产出国家建设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长痛不如短痛,如果在我们的库存铁矿石消化完之前,没有能成功拿下国际三巨头,最终需要从诸如库尔斯克铁矿开采铁矿石,从其他性价比不好的地方进口铁矿石。
肯定会在短期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甚至会影响两三年的时间。
但我并不觉得对方有我们这种勇气和魄力。
而且即使真的走到了这最坏的一步,面对随时可能涨价的铁矿石,最终的结果说不定也是收支平衡。”
“国内好说,日韩你确定能谈下来,或者说在短时间内谈下来,要知道日本可是拥有淡水河谷15%的股份,他们对于价格略高的铁矿石,没有我们这种切身之痛。+d\u,a¢n`q.i-n-g\s·i_.~o?r!g·”
“那也只是三井财团可以享受部分成本,但三菱财团呢?富士财团呢?”
李泽沧对此明显是做了功课的。
回答了几位大佬的提问之后,会议室再次陷入寂静,仿佛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也不知道是谁的呼吸声越来越粗、越来越重。
“干了,领导我同意李总的这一计策,都说顾客是上帝,为什么到我们这儿就变了?
之前小日子更是控价控的好好地,到我们这儿就变了,我们比小日子还不如吗?
我们这几年受的窝囊气、花的冤枉钱还少吗?
我们沙钢虽然是民企,面对如此重大的事情,虽然我可能代表不了全体股东、代表不了全体沙钢人,但此时此刻我的态度是,干了!
甚至初期我们可以不要国家的补贴,我们自己先抗几个月,实在过不下去了再找国家张嘴伸手。”
“我也觉得李泽沧这计策可行,甚至我觉得我们不会进入到最坏的第三步。
对方毕竟是企业,也要对股东负责,只要能保证一个合理的利润,在看到我们的决心之后,肯定对方会妥协,最终肯定会协商谈判的。
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这一过程要多久?”
看见众人都找不出李泽沧计策的漏洞,也貌似都同意了这一计策,大领导这才看向大家,缓缓说道: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李总的这个计策,我们就来商讨一下执行起来的难度、时效,以及交给谁去执行,等到我们这边形成统一意见之后,我再和主席汇报此事。.l+a^n¨l_a?n-w-x¢..c~o?m¨”
听到大领导的这计划,原本还激昂慷慨的人群,还人声鼎沸的会议室,仿佛在三九天被泼了一桶冰水,瞬间冷静、冷清下来。
搞得李泽沧都愣神片刻,这么首接的吗?
看着现场的一位一位,就这么首接的吗,现在就己经开始思考怎么获取更多的利益了?
从视死如归准备大干一场,到冷静思考即将出现的利益,就这么赤裸裸、这么首接的吗?
再看看大领导,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貌似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了,好像见过很多这种现象似得。
是啊,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但谁知道真实的情况是哪怕看起来鸡毛蒜皮的事情,哪怕是对于国家来说一根葱、一头蒜的事情,放大十几亿倍,也是沉重如山的天大事情,也是可以造就天量财富的巨大蛋糕。
现在这种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把原本不可能的蛋糕集中、汇总起来,从原本各自为战的采购铁矿石,变成政府组织统一的采购谈判联盟,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啊?
哪怕是外行人、看热闹的都知道这是海量的利益。
无论是负责如此体量的铁矿石采购带来的权利,还是具体分配产生的权利,权利能够带来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吧?
何况上下面对的都是体量巨大的企业,这些企业随便拨付一点公关费用,都是天量。
现场沉寂了好一会子,也没等大领导说话,争权夺利开始了。
中钢协的老大率先发言:
“组建统一的采购联盟,这很重要。
既然是把国内所有的产能汇总起来,为了避免站位问题,自然不可能由一家
两家钢铁企业把控。
毕竟不能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因此作为宏观管理协调全国钢铁产业的中钢协,我们自然责无旁贷。
我们也愿意承担起和国际铁矿石三巨头谈判的重任。”
这么首接的吗?
不是说高官谈事情、开会都是云里雾里的吗?
这还是我了解理解的官员吗?
原来面对利益,他们也可以这么首接?
这么赤裸裸?
这么勇当先锋?
“中钢协参与进来没问题,但你们只是国内钢铁产业的协调部门,对广大的钢铁企业并不具备首接的领导职能。
我觉得这事情还是由工信部组织人手牵头来处理比较好,中钢协也可以参与进来吗?”
工信部的大佬也当仁不让。
“工信部虽然可以指导管理国有的钢企,但是对于民营钢企依旧只能是指导吗。
何况这是要和国外的矿业巨头谈判,自然是我们商务部更精通、更在行。
你们可以参与进来,针对国内的情况给我们出谋划策,但最终还应该由我们牵头和对方谈,这才专业对口、更合适吗?”
商务部的大佬也忍不住了。
级别最低、存在感最弱的钢铁企业,原本不想说话。
尤其是被人家指导协调甚至首接管理的国企,更不敢说话了。
但是民企可不一样,沙钢的老大忍不住了,看着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佬,丝毫不怵,首接说道:
“虽然商务部拥有和国外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虽然中钢协很了解国内整体的钢铁产业,工信部更是对于国有钢企有首接管理的经验。
但是轮到采购铁矿石、首接和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打交道。
从他们手中采购铁矿石,运用灵活的手段、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品质最好的铁铁矿石。
我们民营钢厂自然经验丰富,能力最强。
我认为现在我们考首要考虑的不是谁更应该、谁更合理,而是谁最有可能谈成,而且是以最小的成本达成合作。”
原本国企钢厂还不敢说、不敢争,但被沙钢老大这一出头,也不再甘于寂寞,纷纷发言,表示在采购以及和三大矿企打交道方面,他们更精通、更擅长。
出谋划策的李泽沧此刻却高高挂起,仿佛事不关己,喝着茶、看着戏,不亦乐乎。
貌似也的确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这次被喊来也就是参谋参谋,出出主意罢了,毕竟他也不涉及钢铁产业。
计策己经确定下来,具体的执行人反倒是搁置了,甚至大领导也没有最终决定,貌似还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