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香辣小鱼干(一)

秦蓉转过身子揽住了秦怡,她轻轻拍着秦怡的背道:“阿怡,你是不是把你二姐不成亲的事揽在了自个身上了?”

秦怡抽了抽鼻子道:“阿姐,我没有,我知道这件事是二姐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是我怕她日后不幸福。”

“人生来有运,有命,至少你二姐现在是幸福的,做绣活确实辛苦,可她热爱这一切。这世上没有两全之法,你出嫁了也未必就万事顺遂,成亲是开始,不是结束,所以你莫要想得太多了……”秦蓉轻声道。

秦怡流了好一会眼泪才问道:“阿姐,你说二姐会幸福吗?”

秦蓉想了想,仍旧摇头道:“我只能说她此刻是幸福的,因为她在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阿怡,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而且立了女户也不代表阿悦日后都不成亲了,若是遇到喜欢的人,她仍然是可以成亲的。”

秦蓉温言劝慰了许久,秦怡总算想开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其实娘偏心我些,我是直接享受到了娘待我的好,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无法面对二姐,但其实二姐并不是这样小气的人,但她不管在意不在意,都不代表我可以不在意。”

秦蓉拍着秦怡的背道:“阿怡,你的想法是对的,说的也有道理,所以日后咱们对阿悦好一些就好了。有的事算的太清楚,有些伤感情,可是不说清楚却也并不会就不伤感情。亲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讲究有来有往,我们不会不吵架,但也不代表我们从此不再彼此关心了。”

“阿姐说的对,我明白了。”秦怡认真地道。

“说了那么多,其实你还是最放不下你二姐,是不是?”

秦怡轻声道:“阿姐,你还记得我们从前在那个家中的日子吗?”

秦蓉摇了摇头,那些记忆不属于她,所以随着时间过去,她的印象和感受便越来越模糊了……

“其实我那个时候,记得也不深了,不过有个事我印象很深,那次娘在外头干活,我饿得要命就哭,奶奶无动于衷,二姐瞧得着急了便偷拿了灶房里的窝窝头给我吃,奶奶发现了之后就打了我们一顿,娘回来时看到我们挨了打,上前就抱住了我。我当时哭更大声了,娘就抱了我许久……

但是二姐那个眼神,我当时怎么都忘不了。

小的时候,我不懂,那是一种渴望和羡慕,长大了我懂了,于是每每想起那一幕,我都感觉我的心都要碎了。

再后来我们离开了那个家,娘忙着上工,你忙着摆摊,我可以说是一直都跟着二姐,二姐待我很好,也很照顾我,甚至也愿意为了我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她越待我这样,我就越觉得无言面对她。

这次的绣铺也是,我只是喜欢做生意,是不是绣铺没关系,可是我知道……绣铺对二姐很重要……

阿姐,我胡言乱语说了很多,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明白我的意思?”

秦蓉觉得自己大概明白了,她叹了口气道:“阿怡,我不能替阿悦说她到底在意不在意,可是如果你真的很在意这件事,很在意阿悦的想法,是不是该自己同她谈一谈呢?

待你成亲后,在家中的日子就不会太多了,你是不是也趁这个机会把这个心结解开才好?”

秦怡许久都没有说话,久到秦蓉以为秦怡已经睡着了,但是许久过后,秦蓉听到了秦怡应下的一声“好”。

秦蓉觉得妹妹们太懂事了也是一种烦恼。

……

冬去春来,转眼便到了秦怡出嫁的日子,虽是远嫁,陆之行却还是带了许多陆家人一道过来迎亲,陆家是相当重视这次的亲事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秦怡在红盖头下瞧见了于氏,秦蓉和秦悦,忍不住落下了泪来。于氏心里是高兴的,可是一想到女儿要离开了,心里却还是觉得空落落的。

陆之行见秦怡伤心,紧紧握住了秦怡的手道:“阿怡,莫要伤心,我会待你很好的。”

秦怡仍旧是哭得伤心,这两种爱是不同的,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陆之行想了又想道:“阿怡,我外放的地方离府城不远,两日路程便到了,比梨花镇还近呢!”

秦怡这才忍住了泪道:“真的?”

“千真万确,阿怡!”要不是得拿着红绸,陆之行恨不得对天发誓。

“呆子,怎么还叫我阿怡?”秦怡撇着嘴道。

“是……娘子……”

……

外头敲锣打鼓吹号,热热闹闹的把新娘子接走了,于家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于氏瞧着门边怔怔出了好一会神,她偏过头看向了坐在一旁独自垂泪的秦悦,便上前抱住了她道:“阿悦,莫要哭了,你还有娘呢。”

秦悦擦了擦泪道:“是啊,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可不兴如此。”

秦蓉进来见到这抱头痛哭的两母女,不禁也红了眼眶,“好了好了,咱们莫要哭了,我听夫君说了,妹夫外放的地方已经定了,就在浅水县呢,离咱们这不过两日路程。”

“这……可是真的?”于氏很有些惊喜,离得近好啊,离得近好。

“是真的,是夫君托了梁大人去打听的。”秦蓉道。

“那便好,那便好……”秦蓉这么一说,于氏便放下了心来。

秦悦这时又笑了,“这么看来,这妹夫倒也是不错的。”

于氏十分赞同,“亲家也不错,待我们也十分知礼。”

“真是一门好亲事啊……”秦悦道。

“是啊……”

秦蓉见于氏和秦悦这么一会功夫就没那么伤感了也有些好笑,“娘,我请了粗使婆子来家里收拾,你同阿悦就莫要忙了,对了,娘,要不然我帮你们请个厨娘吧,顺带把家中的杂活给做了。

你们的手现在都矜贵呢,可不能再做粗活了。”

于氏觉得秦蓉说的也有道理便应下了,“成,家中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婆子,签一个长契的最好。”

“好,我寻到了人就把人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