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孙郎扬威大野泽(上)

  “明公不可!”

  沮授连忙起身劝道:“冀州新定,百废待兴,值此特殊之际,明公当坐镇邺城,协调各方才是,岂能轻离?”

  “臣附议。”

  荀攸、逄纪二人也起身说道。

  “诸位多虑了。”

  张新微微一笑,“我此番不入兖州,只在黎阳督战。”

  “再者说了,袁术狂妄,我若不亲临前线,他怕是不会将其他人放在眼里。”

  黎阳到邺城有百余里,一来一回就是二百余里。

  军报送到邺城和送到黎阳,一前一后能差一日左右的时间。

  正所谓救兵如救火,有时候军令早一日传达,和晚一日传达,情况将会完全不同。

  相比之下,政务就没那么紧急了。

  有沮授坐镇州府,小事他自己就能处理。

  即使是需要张新点头拍板的大事,遣个州吏送过来便是。

  晚一日时间误不了事。

  “黎阳督战?”

  三人闻言微微点头。

  不跑太远的话,那还行。

  况且张新说的也有道理。

  有张新亲自坐镇黎阳,袁术的心中也会生出一些忌惮,更有利于迫使他退兵。

  若是换了其他人去,怕是没有这个效果。

  “明公思虑周全,臣佩服。”

  既然张新这么自觉,那么沮授也不介意顺势捧他一下。

  荀攸、逄纪二人也送上了自己的彩虹屁。

  “那就这么办。”

  张新拍板决定,又令人将徐琨叫了过来,把出兵之事告知于他。

  徐琨没想到张新竟然这么快就做好了决定,大喜过望,连忙下拜叩首。

  “君侯大恩,孙氏没齿难忘!”

  “我与文台交情深厚,又是姻亲。”

  张新将他扶起,“袁术不过是个刘表所表的南阳太守罢了,竟也敢窥视兖州?”

  “于公于私,我都不能坐视不理!”

  张新一脸大义凛然。

  徐琨感激涕零,再拜叩首。

  张新留他住了一日,恢复体力。

  次日,徐琨醒来,着急忙慌的收拾了一下,便来州府辞行。

  “回去之后,你告诉公覆他们。”

  张新叮嘱道:“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坚守昌邑一月!”

  不管是等刘表出兵,还是断袁术的粮道,都不是短短几日时间就能看到效果的。

  眼下冀州没法大规模用兵,前期的困难需要他们自己度过。

  至少也得把州府给守住吧?

  守住州府,就是守住了正统。

  昌邑城内还有数千兵马,加上黄盖他们带回去的江东精锐,以及吴景在东郡的数千郡兵,也能凑出个万把人来。

  张新估摸着,万余兵马守一座州府雄城,一月时间应当不成问题。

  “君侯放心。”

  徐琨郑重点头,“琨纵然是死,也一定将君侯的话带到!”

  兖州形势危急,张新没有再和徐琨多扯什么,而是让人给他准备好快马,让他赶紧回去。

  徐琨再谢,打马疾驰,一路直奔昌邑。

  入得城来,徐琨找到黄盖等人,转述张新之言。

  “君侯的恩情还不完呐......”

  黄盖激动落泪,看向孙策,“少主,兖州有救了!”

  孙策一身素衣,双眼通红,神情憔悴,听闻张新二话不说,立刻出兵救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师尊大恩,策难报也。”

  孙策离席走到院中,面北而拜。

  周瑜想起当初济水会面之时,俊脸微红,心中不由感叹。

  “宣威侯还是个厚道人呐......”

  正在此时,韩当快步走了进来,面色凝重。

  “少主,斥候来报,袁术大军已入济阴境内,先锋张勋已至乘氏!”

  “什么?”

  黄盖大惊失色。

  乘氏位于昌邑西北四十里,大军朝发午至,距离极近!

  “张勋麾下有多少兵马?”

  孙策面不改色,冷静询问。

  韩当答:“约有万余。”

  孙策再问:“步骑几何?”

  韩当再道:“骑卒数百,余下皆是步卒。”

  孙策低头沉思。

  “少主。”

  黄盖出言建议,“袁军来势汹汹,眼下的当务之急,乃是整备城防,安定民心,死战固守,以待宣威侯之策起效。”

  孙策不语。

  “少主?”

  黄盖一脸疑惑。

  袁术的刀都已经架在我们的脖子上了,你还不下令守城,等什么呢?

  半晌,孙策抬起头来。

  “我意主动出击!”

  “什么?”

  堂内众人大惊失色,唯独周瑜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少主不可!”

  黄盖急道:“我军方遭大败,军心震动,守城尚可勉力为之,若是出城野战,怕是一触即溃啊!”

  “是啊是啊。”

  韩当也道:“主公战死,我军士卒兵无战心,实在是没法出城野战啊!”

  “二位将军莫急。”

  周瑜开口笑道:“不妨先听听伯符之言。”

  众人闻言看向孙策。

  孙策心中暗道一声‘公瑾知我’,随后咧嘴一笑。

  “兵无战心,一触即溃,这不是好事么?”

  众人面面相觑。

  “这......”

  黄盖一脸懵逼,“少主此言何意?”

  “二位将军。”

  孙策看向江东f4-2,“你们认为,我军士气低落,一触即溃是很正常的,对不对?”

  “是。”

  二人点头。

  “那张勋是不是也这样认为?”

  孙策微微一笑。

  那肯定啊。

  二人再次点头。

  “好!”

  孙策双手一拍,“既然如此,若我领军出战,士卒溃败而逃,张勋会不会追?”

  “少主是想诈败诱敌?”

  黄盖此时也反应了过来。

  “不错!”

  孙策点头,“兵法有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我军士气低落,若是溃败而逃,那张勋必来追赶。”

  “只要能将张勋引入我军设伏之地,敌军必然大乱,我军正好趁势破之!”

  “少主三思!”

  黄盖谏道:“少主此计固然精妙,然我军士气低落却是事实,若行此计,这诈败极有可能变成真败啊!”

  “到那时,我军四散溃逃,又失了城池庇护,当如何是好?”

  “是啊是啊。”

  韩当附和道:“少主,眼下我军已无法再承受一次失利了!”

  “据城固守,真的能守住一个月么?”

  孙策反问道:“阿父亡故,州府吏员岂会服我?”

  “如今我唯有以一场大胜震慑州吏,才能让他们不生二心。”

  “否则......刘岱前车之鉴不远,诸公都忘了么?”

  众人闻言沉默。

  刘岱是怎么败亡的?

  还不是城内士族打开了城门,放孙坚进城。

  如今孙坚战没,大势已去,若让袁术大军兵临城下,城中士族极有可能复刻去年之事。

  到那时别说等袁术退兵,估计张新那边还没出兵,他们就覆灭了。

  孙策之计虽然冒险,但说句实话

  这个险,他们已经是不得不冒了。

  黄盖长叹一声。

  “不知少主欲在何处设伏?”

  孙策笑了。

  “大野泽!”

  (差的明儿补在这里)

  请收藏本站:www.36c9e43.sbs。笔趣阁手机版:m.36c9e43.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