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夏天的时候翻新过。”袁清本来也想多说点,缓解一下现在的不自然。

可他在家的时间实在有限,即便在家,这些日常琐事,陶氏也不轻易叫他费心。

故而,他知道的着实不多,回答了这么一句,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想了想,他轻咳两声,道:“钗环是不是很重,我帮你拆下来吧。”

宋英抬手按住后脖颈,后知后觉地发现脖子有点痛,她点头:“嗯嗯,很重,还有这身衣裳,也好重啊。”

掺了金线的衣裳,好看是好看,也是真的重呀!

袁清闻言拉着她起身,走到梳妆台前坐下。

各种头饰插入佩戴的顺序方式不一,拆的时候也得按着顺序一一拆解,否则极易扯断头发、弄痛头皮。

宋英本想提醒袁清这些,却发现发丝一撮一撮垂落下来,并没有出现拉扯的迹象。

他的手很轻,穿过发丝的时候压根感受不到重量。

宋英垂着眼,又忍不住透过铜镜偷瞄,修长白净的手指在乌发中穿梭,手指的主人垂着眼,神情格外专注,像极了他写文时的模样,又更添一份小心。

宋英嘴角微扬,旋即想到镜子里可以看到,又赶紧垂下头。

但不过一瞬,她又忍不住抬眸偷瞄,却见袁清的指尖在碰到一支凤钗时,动作突然顿住了。

“怎么,解不开么?”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耳尖却悄悄烧了起来。

袁清瞄了眼铜镜里的她,轻声道:“有头发缠在了钗上了。”

说着,他的指腹蹭过她鬓角,小心地挑起一缕缠绕在发钗上的青丝。

宋英屏住呼吸,只觉那指尖仿佛带着火苗,触感过的头皮微微发麻。

凤钗被缓缓抽出,沉甸甸的发髻倏地一松,几缕碎发立刻垂落下来,扫在她滚烫的颈侧。

当最后一支珠钗取下时,满头青丝如瀑泻落,袁清呼吸一滞,不由自主伸出手,掌心覆在发间,顺着长发缓缓梳下。

面前的铜镜里,映出二人交叠的身影,他红衣墨发,她雪肤乌鬓,缠在一处的发尾分不清彼此。

窗外一阵风过,吹得烛台上的龙凤花烛火苗摇晃,铜镜里,二人的身影也跟着明明暗暗摇晃。

袁清喉头滚了滚,微微垂下头,看着铜镜里宋英的眼睛,薄唇轻启:“娘子。”

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宋英只觉一股滚烫的热流自心口漫开,瞬间席卷全身,连指尖都微微发颤。

她看见铜镜里的自己眼睫快速颤了颤,看见那张轻轻搁在自己肩头的如玉脸庞,目光如春水般温柔,只一眼就叫人沉醉。

她慢慢抬眸,对上铜镜里的视线,缓缓牵起唇角,羞涩轻唤:“相公。”

镜子里,那张如玉的面容绽开前所未有的灿然笑意,眼眸晶亮如星。

这一瞬,宋英脑海里蓦然冒出一句诗,东风夜放花千树,大抵就是这样的景象了。

袁清伸出手,“娘子,夜深了,我们歇息吧。”

宋英忍着羞怯,将手放在他的手心,轻轻“嗯”了一声。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红纱帐上,纠缠在一处,分不清彼此。

天蒙蒙亮的时候,袁清就醒了。

身侧传来清浅的呼吸声,他恍惚了一瞬,昨夜的红烛喜帐、交杯合卺在脑海中闪过,唇角便一点点勾了起来。

龙凤花烛尚未熄灭,蜡油似泪一般,凝结在烛台上,此时便是靠着那仅剩的一点燃烧着。

他侧过头,身边人睡颜恬静,鸦羽般的睫毛在瓷白的脸上投下淡淡阴影,朱唇还带着昨夜胭脂的残红。

一缕青丝缠在他的中衣系带上,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宛若牵连着两人的无形红线。

袁清翻过身侧躺着,支着手肘撑起上半身,伸手将那缕青丝从中衣系带上解开,却舍不得放开,便干脆缠在手指,静静看着宋英。

于是宋英醒来,便对上一双清亮的眼眸。

刚睡醒的宋英反应迟钝,故而并没有被吓到,

她眨了眨眼,尚未完全清醒的眸子还蒙着一层水雾,怔怔地望着近在咫尺的俊颜。

昨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顿时红了脸,“你醒了呀。”

袁清眼底漾开层层笑意,轻声道:“是啊,等娘子醒来一起读书。”

这是他很早以前就一直期待的事情,如今可算是等到了。

宋英噗呲笑了,面上的羞怯也少了大半,她道:“你什么时候变成书呆子了?”

袁清才反应过来,新婚燕尔,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谁会在这个时候去读书呀。

他有些脸热,面上却端住了:“是为夫太心急了,娘子莫怪。”

宋英刚消散的羞涩顿时又冒头了,暗道男人果真脸皮更厚些,才过了一晚,已经熟稔地一口一个为夫,一口一个娘子。

但也不能说他错了,便只得岔开话题:“我要起床了。”

袁清翻身下床,“衣裳放在哪口箱子里的,我去给你取。”

“你披件衣裳!”见他仅着寝衣,宋英忙叫住,又指了指屋角放着一口楠木箱子:“在那里面,就放在最上层的。”

袁清拿起挂在床尾的棉衣披上,快步走过去打开箱子,取出衣裳回来。

片刻后,二人穿好衣裳下床,宋英到梳妆台前梳妆,袁清便在旁期待地等着。

见她纤指翻飞,三两下就挽好个单螺髻,挑了支簪子插上,而后便欲起身。

袁清忙道:“你不上妆吗?”

宋英摇头,“不上,煮好饭再说。”

按照习俗,新婚第一日,新妇要亲手煮早食以敬公婆,灶房里烟灰火燎,完事后必然要洗漱一番,这会儿上妆,不是白费么。

袁清遗憾地望了眼梳妆台上的黛石,他还想着能学张敞,为妻画眉呢。

为此,私下里特意练过。

他站起身道:“我与你一起去,米面油盐你不知道放在哪里的。”

宋英犹豫了下,还是没有拒绝。

虽然新婚第一天,丈夫跟着下厨,可能被人传懒惰,给婆家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是,一来她确实不知道袁家的东西放在何处;二来也是真不想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