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2章
“好,我知道了,取消就取消吧。”
啊?王有为不解:“咱们费劲巴拉准备了小半年时间,这么多努力都白费了?”
“那怎么办?谁能解决?据我所知,咱们市当年评上这个称号,也是那一届班子里卧虎藏龙,现在可没人有这本事。”
王有为不死心,忽然想起一个人。
“朱老将军不是还在冰城呢,要不求他想想办法?”
“那就辛苦有为市长辛苦一趟。”
“好,我去,有消息第一时间向你汇报。”
王有为刚走,秘书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一开口便是大事。
“市长,疗养基地的负责人来了,说合作出了点问题。”
“好了,不要说了,跟我去书记那里汇报。”
郑洁打定主意,今天不管出了什么事,都第一时间去钟铭那里汇报。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颜卿将边沿市周边的两个县走了个大概,这两个县都是农业县,辖区大部分都是平原。
唯一与兰木县不同的是,这里不属于松花江水系,没有大型河流,属于偏干旱的地区,种植作物不是水稻,而是玉米和大豆。
在东北,有过种地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收过的黄豆荚和苞米垓子怎么处理,在这些年一直都是绕不过去的难题。
放在以前,这点问题根本不叫问题。过去条件不好,生产力水平不足,家家都穷,烧不起煤,所以作物秸秆统统打包拉回家烧火取暖,应对漫长的冬季,或者给牛马羊等大型牲畜充当饲料。
现在这点东西入不了老百姓的法眼,大多数都在地里一烧了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里面的事~~
“大爷,感谢,你说的我都已经如实记录。”
田间地头上,颜卿一身运动服,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听这个大爷讲完,将手中笔记本合上。
“当然了,我就是一个记者,至于您说的问题能不能被领导重视,这我就不保证了。”
大爷健步如飞,两步就迈上了拖拉机驾驶楼,用里面的毛巾擦擦汗,笑着说:
“嗨!无所谓,俺们庄稼人天天说这个,跟你诉诉苦,心里头痛快。小赵,你也别自己找不自在,国家不让咱烧秸秆,咱不烧就是。当然,如果秸秆在地里被别人一个烟头点着了,那国家可管不到你说是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不让焚烧秸秆,而且在政策执行一刀切,逼得老百姓想尽一切办法。
“大爷,难道秸秆粉碎后还田不好吗?一定要一把火烧掉?”
“好?应该好吧,我也不知道好不好,政府说好,可乡亲们都说不好。”
这个回答让颜卿始料未及,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这个,这个,您这是从众心理,人云亦云。”
“我们大队的人都说秸秆还田不好,会有细菌虫卵,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他们都偷偷烧,我要是搞特殊,会被人议论死。”
感情这大爷是抹不开乡亲的面子,怕自己搞特殊被人指指点点。颜卿再次打开笔记本,将这个原因记了下来。
“哈哈,原来如此,还真是一座山隔开两座城,我采访过冰城市的兰木县,那里大部分种植的是水稻,就没有这个烦恼,每年关于这方面的补贴和政策执行的都非常好。”
提到这个,大爷将自己的拖拉机启动,然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