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前往关外2

就这样,何雨柱与吴厚朴二人在熙熙攘攘的车厢中穿梭,终于找到了两个紧挨着的座位,然后他们两个就迅速坐了下来,就好像这两个座位是为他们预留的一样。

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汽笛声传出,紧接着列车就开始缓缓地晃动起来,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巨兽,慢慢地舒展着它庞大的身躯。

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在耳边回荡,列车逐渐加速,向着前方疾驰而去。

随着列车的行驶,窗外的风景慢慢地倒飞而去,四九城的繁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广袤的田野和连绵的山脉。

列车途经津城、溏咕、临榆等地,每到一站,都有乘客上下车,车厢里的人们或交谈、或休息,各有各的忙碌。

当列车工作人员在车厢里广播:“下一站就是终点站榆关了,请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车。”

何雨柱和吴厚朴二人便立刻行动起来,和其他乘客一样,开始收拾起各自的行李。

终于,列车就缓缓地停靠在了榆关车站的月台旁边,车门打开,人流如潮水般涌出。

何雨柱和吴厚朴也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拎起行李,跟随着人流朝着车厢门走去。

只见何雨柱一边走着,一边还谨慎地用神识探查着周围的情况,他可不想在这最后关头遇到什么意外,比如扒手之类的,毕竟,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

下车之后,何雨柱和吴厚朴随着人流如潮水般涌出榆关火车站的月台,他们脚步匆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急于离开这个喧闹的地方。

一出车站,何雨柱便开始四处打听去奉天的火车在哪里乘坐,他在人群中穿梭,询问着过往的行人,终于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何雨柱快步走到吴厚朴身旁,喘着气说道:“师兄,我打听到了,从这里到奉天得先去锦县,那里才有去奉天的火车。”

吴厚朴一听,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好啊,柱子,那我们得赶紧想办法去锦县,现在时间还早,要是能赶在天黑前到锦县,那就太好了。”

说完,吴厚朴就抓起了行李与何雨柱一同走到车站外的路边,他们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寻找着可以问路的人。

不一会儿,一位路过的老人引起了吴厚朴的注意,他赶忙迎上去,客气地问道:“大爷,您知道去锦县怎么走吗?”

老人停下脚步,看了看他们,然后用手指了指前方,说道:“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前面的路口向左拐,在大路上再走三百里吧。”

吴厚朴谢过老人后,与何雨柱继续前行,走着走着,他们看到一辆马车停在路边,车夫正悠闲地坐在车上抽着旱烟。

吴厚朴眼睛一亮,心想这或许是个好机会,他走上前去,与车夫攀谈起来。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车夫最终答应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带吴厚朴他们去锦县。

何雨柱和吴厚朴相视一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爬上马车,车夫一挥鞭子,马车缓缓启动,向着锦县的方向驶去。

就这样,何雨柱与吴厚朴一同登上了马车,车夫稍稍松开缰绳,那匹骏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拉着架子车疾驰而去。

何雨柱虽然已经历经两世,但这却是他首次去关外,在上一世,他对关外的认知仅仅来自于电视屏幕,那时的关外早已发展得繁荣昌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当何雨柱亲眼目睹沿途的景象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愕。

沿途并非如何雨柱所想象的那样,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反而是一片荒凉与破败。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不时可以看到因与小倭子的战争而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惨烈与伤痛。

这些废墟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让人不禁感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望着眼前的景象,何雨柱的内心感慨万千,他深深地意识到,和平年代是多么的珍贵和美好,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流离失所的百姓,只有繁荣与安宁。

“还是以后的和平年代好啊……”何雨柱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

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马车一路疾驰,车轮滚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沿途的景色如电影般快速闪过,渐渐地,天空的颜色开始由明亮转为昏暗,仿佛是大自然在默默地提醒人们,夜幕即将降临。

车夫察觉到天色的变化,他转过头来,对着车厢内的吴厚朴与何雨柱说道:“二位客官,天快黑了,气温也会随之下降,你们可得添件衣服了,不然会着凉的。”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吴厚朴连忙点头表示感谢,并说道:“好的,师傅,谢谢您的提醒。”

接着,吴厚朴转头看向何雨柱,两人相视一笑,似乎对车夫的关心感到十分温暖。

车夫继续说道:“再过大约半个时辰的路程,前面就有一家大车店,这马跑了大半天了,也快累坏了,咱们到那里去歇歇脚,让它也休息一下。”

吴厚朴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行,师傅,您对这一带的路况熟悉,就听您的安排吧。”他对车夫的建议表示完全信任。

车夫微笑着回应道:“好嘞,您是个实诚人,我也不会坑您的。”

说完,车夫就挥动手中的马鞭,驱赶着马车继续前行,车轮在道路上颠簸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只听得吴厚朴开口向车夫问道:“师傅,请问一下,那个大车店距离锦县还有多远啊?”

车夫听闻,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嗯,大概还有一百里左右吧,如果我们明天能起个大早,赶一个多时辰的路,应该就能到了。”

吴厚朴听后,连忙拱手作揖,感激地说道:“真是太感谢您了,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