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我为啥传太子服,你心里没数?
小
大
朱允熥当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所有人都误认为是造反的。
他还笑呵呵的,带着黄毛、赵灵月、安南大祭司和官员们以及蓝玉他们,背着手,威风凛凛的看着那些来迎接他的百官。
随即开口说:
“你们这是做什么?这阵仗也搞得太大了吧。”
百官们都笑而不语,心想这论阵仗大?谁有三爷你搞的阵仗大呀。
这才离开多久啊?就在安南当了皇帝,又一路打回京城,这动静那才叫真正的大。
这时候礼部尚书李原名上前开口说:
“臣等恭迎陛下归来。陛下,如今城门已经打开,请陛下入主京城。”
在朱允熥看来,这一声一声的陛下,叫的没毛病,自己现在是安南国的皇帝,被任何人称为陛下都没错。
他背着手缓缓上前,然后带着众人大步的就向着那城内而去。
然而,朱允熥等人刚走进南京城的城门,那城楼上就立马被竖起来了一面面的熥字旗。
这些个京城的官员简直太懂事了。
就这样一路到了皇宫外面,朱标也来迎接来了。
太憋屈了,自己儿子造反了,打到京城来了,他不仅不能反抗,还得来迎接。这简直没天理。
不仅要迎接他还得挤出笑,因为这是自己的儿子。
整个老朱家,现如今最出息的那个人。
甚至朱允熥要单开族谱,这老朱家的祖宗们都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这就是口碑。
这就是地位,是朱标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看到朱允熥那一刻,朱标想哭却又强行挤出笑容,然后非常关心的走上前去:
“允熥啊,你回来了,哎呀,瘦了呀。这一路辛苦你了,没受伤吧?”
朱允熥摇摇头说:
“没事儿,我能有什么事儿呀?”
朱标有些阴阳怪气的说:
“从安南一路打过来这么远,总归还是有点危险呀。”
朱允熥愣了一下,没明白朱标这话是啥意思。
当然朱允熥也没太在意。这时候他意识到,这朱标身上穿着的衣服,倒是有些奇怪。
不由得皱眉说:
“爹,你怎么又把太子这身穿上了?你自己没衣服穿?穿我的?”
朱标一愣,心想,你丫的……如果你不是我儿子,我真想打死你……我为什么穿这身,你心里没数?
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朱标还以为朱允熥是故意调侃他,就说道:
“我是当爹的,不得自觉一点呀?你这都打到京城来了,我若是还穿着龙袍,难不成要让你我父子针锋相对吗?这当儿子的不懂事,我这当爹的总得让步啊。”
朱允熥就发现,这回来跟朱标见面,朱标就一个劲儿了阴阳怪气,什么毛病这是?
于是朱允熥便直接问道:
“爹,谁惹你了这是?说这些话有点奇怪啊,嫌我回来早了吗?”
朱标叹了口气:
“你在安南做皇帝,我也很高兴,但是你这一路从安南打回来,是不是太没把爹放在眼里了?
你实在想要这个皇位,你给爹说,爹让给你不就是了?你说你何必搞这一出,整的大家都挺难看的。”
朱允熥越听越疑惑,对朱标说:
“啥意思啊?我怎么越来越听不懂呢?谁惹你了?我干啥了?”
朱标眉头一皱,对朱允熥说:
“臭小子,继续装,再装可就没意思了啊。咱爷俩没必要还像以前那么生分吧,直接明说了呗。”
朱允熥挠挠头:
“你是不是误会啥了?”
朱标当时就笑了,说:
“误会?你管这个叫误会?”
你看看,你到安南去做皇帝,带着大军一路打回大明,所过之处,所有城池全部都不攻自破,归顺于你,换上熥字旗。
连着京城,也随着你的长驱直入,而改换的旗帜,你抬头看看。”
朱允熥立马回头,就见到那皇宫周围的城墙上,此刻,也已经插上了一些熥字旗。
而后面,蓝玉带领的大军,那面旗帜也成了熥字旗。
朱允熥当时就懵了,他感觉自己好像有什么重要的大事,被蒙在鼓里那种。
然后就疑惑的看着蓝玉他们说:
“怎么回事啊?这旗帜怎么都变成了熥字旗?”
蓝玉还装糊涂呢,说:
“陛下,不是您的意思吗?”
此话一出,朱允熥就更懵逼了,朱标却一副你看看的模样看着朱允熥,朱允熥赶紧说:
“爹,我不知道啊。”
朱标翻了个白眼,不知道?能打到京城来了,说不知道这谁信呀?于是就说:
“你不知道?你问问京城的这些官员们,难道我还冤枉你了?”
朱允熥看向那些官员,王保保首先第一个站出来说:
“陛下,臣等得到你的消息,说你在安南称帝,要带领大军一路打回长安,再次登基称帝。所以……”
他后面的话没说了,而朱允熥也明白了,他不是傻子,他立马意识到自己这是被坑了呀。
他非常清楚,诸如蓝玉、甚至朝堂上的所有人,都非常希望他做这个皇帝,觉得就算现在是朱标做,以后也得是朱允熥。
朱标就完全是一个过渡的皇帝。
那为什么不直接让朱允熥做呢?
所以大家都愿意让朱允熥做皇帝,这一有机会,甚至就开始曲解朱允熥的意思,没有机会制造机会,让朱允熥能够登基称帝。
这让朱允熥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莫名其妙的说他造反?
他虽然有些无语,却也知道这事儿,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毕竟都是那些一个手底下的人,在曲解他的意思。
况且一路以来,他又没有攻打城池,也没有让底下的人跟谁打仗,只是他们故意曲解了朱允熥的意思,其他的影响和后果都没有造成。
可能唯一的影响和后果,就是让朱标感到绝望,他甚至都换上了太子的衣服。
于是乎朱允熥就说:
“爹,你说你,这是何必呢?放心吧,这皇位我居然让给了你。在你死之前我便不会接手过来,你放心吧。”
朱标听到这话虽说感觉有点难听,却还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颇为感动的看着朱允熥:
“爹就知道你不是那种人,爹就明白你向来淡泊名利,不注重强权。而且你眼里有爹,真的让爹太感动了。”
他一边说一边就把身上的太子服饰脱了下来,赶紧招手,让后面的太监把那龙袍给他披上。
生怕朱允熥反悔。
而看到这一幕的文武百官,顿时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啥意思啊?白高兴了?
蓝玉则是捶胸顿足啊,眼看一切正常的计划之中,谁知道朱允熥居然不为所动,还是不想做皇帝。
这时候蓝玉才意识到,朱允熥这不是碍于亲情关系,是真不想做皇帝呀。
还好,这一次虽然蓝玉他们这些人,有点瞎折腾了,却并没有真正的一路上造反,并没有爆发什么战争,更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否则这场闹剧就有点过头了。
想到这里,朱允熥没好气地瞪着蓝玉说道:
“简直胡闹,我何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你们想建功立业,这份心情我明白,可也不能如此胡闹啊。
若是因此而发生一些大的危机,岂不是成了罪过。”
蓝玉闻言,赶紧跪在地上:
“殿下,我也是一时糊涂,请殿下恕罪。”
这时候的蓝玉也学聪明了,不敢再称之为陛下。
朱允熥深呼吸的一口气,然后看向在场的那些文武百官们说:
“我虽说在安南阴差阳错之下做了皇帝,但也是为了要让两国和平相处,让安南能够顺利的大明融合,而非有其他想法。
尔等却不可多想,否则造成一些后果,尔等便是罪人。”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那些个官员们也都纷纷跪下开口说:
“臣等知错。”
朱允熥深呼吸了一口气,便招手让大家都起来,这事也是变得他又好笑又好气,但是他必须得严肃处理。
否则将来真出了个什么事,谁担得起?
随后便让大家都入了皇宫,朱允熥跟朱标他们先去见了老祖宗们,让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安顿好安南的大祭司他们。
到了永寿宫,见了这些老祖宗们后,大家知道朱允熥并不是正在造反,倒也并没有多大意外的。
正好赶上午饭,就在永寿宫吃了顿饭,这时候系统声音响起:
“叮,新任务发布,请主任尽快完成安南与大明的融合,任务完成可随机复活一人。”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活人了,朱允熥也想要看看,能不能再复活个大明后世皇帝。
于是在吃过饭之后,跟长辈们寒暄几句,朱允熥就赶紧跟朱元璋、一起去武英殿找朱标。
找到朱标的时候,朱标正在跟安南国的大祭司和一些官员讨论关于安南与大明之间融合的问题。
不过一直没有谈下来。
毕竟这事是朱允熥提出来的,这大祭司跟朱标谈,各自为了各自的利益,总是不能达成一致。
而朱允熥到了之后,便皱着眉头说道:
“融合之事,已成定局,还有什么谈不拢的?”
这时候大祭司开口说:
“主要是,大明陛下觉得我安南之国,太过偏僻,曾经还被大明开国皇帝,列为不征之地。
如今差点去发生战乱,所以融合之后不打算对安南提供太多的优良政策,担心我们安南壮大,脱离大明掌控。”
朱允熥听完倒也不觉得朱标这想法有什么问题。
毕竟就算是安南归顺了大明,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取消了安南的国家制度,设立为一个布阵司这样的一个行政单位。
那若是短时间内给予了他们大的扶持,等他们壮大起来了,再次搞独立的话怎么办?
所以站在大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就算是安南归顺的大明,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也要暂时不大力发展安南之地。
等彻底稳定之后再进行发展,并没有什么错。
他还笑呵呵的,带着黄毛、赵灵月、安南大祭司和官员们以及蓝玉他们,背着手,威风凛凛的看着那些来迎接他的百官。
随即开口说:
“你们这是做什么?这阵仗也搞得太大了吧。”
百官们都笑而不语,心想这论阵仗大?谁有三爷你搞的阵仗大呀。
这才离开多久啊?就在安南当了皇帝,又一路打回京城,这动静那才叫真正的大。
这时候礼部尚书李原名上前开口说:
“臣等恭迎陛下归来。陛下,如今城门已经打开,请陛下入主京城。”
在朱允熥看来,这一声一声的陛下,叫的没毛病,自己现在是安南国的皇帝,被任何人称为陛下都没错。
他背着手缓缓上前,然后带着众人大步的就向着那城内而去。
然而,朱允熥等人刚走进南京城的城门,那城楼上就立马被竖起来了一面面的熥字旗。
这些个京城的官员简直太懂事了。
就这样一路到了皇宫外面,朱标也来迎接来了。
太憋屈了,自己儿子造反了,打到京城来了,他不仅不能反抗,还得来迎接。这简直没天理。
不仅要迎接他还得挤出笑,因为这是自己的儿子。
整个老朱家,现如今最出息的那个人。
甚至朱允熥要单开族谱,这老朱家的祖宗们都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这就是口碑。
这就是地位,是朱标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看到朱允熥那一刻,朱标想哭却又强行挤出笑容,然后非常关心的走上前去:
“允熥啊,你回来了,哎呀,瘦了呀。这一路辛苦你了,没受伤吧?”
朱允熥摇摇头说:
“没事儿,我能有什么事儿呀?”
朱标有些阴阳怪气的说:
“从安南一路打过来这么远,总归还是有点危险呀。”
朱允熥愣了一下,没明白朱标这话是啥意思。
当然朱允熥也没太在意。这时候他意识到,这朱标身上穿着的衣服,倒是有些奇怪。
不由得皱眉说:
“爹,你怎么又把太子这身穿上了?你自己没衣服穿?穿我的?”
朱标一愣,心想,你丫的……如果你不是我儿子,我真想打死你……我为什么穿这身,你心里没数?
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朱标还以为朱允熥是故意调侃他,就说道:
“我是当爹的,不得自觉一点呀?你这都打到京城来了,我若是还穿着龙袍,难不成要让你我父子针锋相对吗?这当儿子的不懂事,我这当爹的总得让步啊。”
朱允熥就发现,这回来跟朱标见面,朱标就一个劲儿了阴阳怪气,什么毛病这是?
于是朱允熥便直接问道:
“爹,谁惹你了这是?说这些话有点奇怪啊,嫌我回来早了吗?”
朱标叹了口气:
“你在安南做皇帝,我也很高兴,但是你这一路从安南打回来,是不是太没把爹放在眼里了?
你实在想要这个皇位,你给爹说,爹让给你不就是了?你说你何必搞这一出,整的大家都挺难看的。”
朱允熥越听越疑惑,对朱标说:
“啥意思啊?我怎么越来越听不懂呢?谁惹你了?我干啥了?”
朱标眉头一皱,对朱允熥说:
“臭小子,继续装,再装可就没意思了啊。咱爷俩没必要还像以前那么生分吧,直接明说了呗。”
朱允熥挠挠头:
“你是不是误会啥了?”
朱标当时就笑了,说:
“误会?你管这个叫误会?”
你看看,你到安南去做皇帝,带着大军一路打回大明,所过之处,所有城池全部都不攻自破,归顺于你,换上熥字旗。
连着京城,也随着你的长驱直入,而改换的旗帜,你抬头看看。”
朱允熥立马回头,就见到那皇宫周围的城墙上,此刻,也已经插上了一些熥字旗。
而后面,蓝玉带领的大军,那面旗帜也成了熥字旗。
朱允熥当时就懵了,他感觉自己好像有什么重要的大事,被蒙在鼓里那种。
然后就疑惑的看着蓝玉他们说:
“怎么回事啊?这旗帜怎么都变成了熥字旗?”
蓝玉还装糊涂呢,说:
“陛下,不是您的意思吗?”
此话一出,朱允熥就更懵逼了,朱标却一副你看看的模样看着朱允熥,朱允熥赶紧说:
“爹,我不知道啊。”
朱标翻了个白眼,不知道?能打到京城来了,说不知道这谁信呀?于是就说:
“你不知道?你问问京城的这些官员们,难道我还冤枉你了?”
朱允熥看向那些官员,王保保首先第一个站出来说:
“陛下,臣等得到你的消息,说你在安南称帝,要带领大军一路打回长安,再次登基称帝。所以……”
他后面的话没说了,而朱允熥也明白了,他不是傻子,他立马意识到自己这是被坑了呀。
他非常清楚,诸如蓝玉、甚至朝堂上的所有人,都非常希望他做这个皇帝,觉得就算现在是朱标做,以后也得是朱允熥。
朱标就完全是一个过渡的皇帝。
那为什么不直接让朱允熥做呢?
所以大家都愿意让朱允熥做皇帝,这一有机会,甚至就开始曲解朱允熥的意思,没有机会制造机会,让朱允熥能够登基称帝。
这让朱允熥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莫名其妙的说他造反?
他虽然有些无语,却也知道这事儿,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毕竟都是那些一个手底下的人,在曲解他的意思。
况且一路以来,他又没有攻打城池,也没有让底下的人跟谁打仗,只是他们故意曲解了朱允熥的意思,其他的影响和后果都没有造成。
可能唯一的影响和后果,就是让朱标感到绝望,他甚至都换上了太子的衣服。
于是乎朱允熥就说:
“爹,你说你,这是何必呢?放心吧,这皇位我居然让给了你。在你死之前我便不会接手过来,你放心吧。”
朱标听到这话虽说感觉有点难听,却还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颇为感动的看着朱允熥:
“爹就知道你不是那种人,爹就明白你向来淡泊名利,不注重强权。而且你眼里有爹,真的让爹太感动了。”
他一边说一边就把身上的太子服饰脱了下来,赶紧招手,让后面的太监把那龙袍给他披上。
生怕朱允熥反悔。
而看到这一幕的文武百官,顿时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啥意思啊?白高兴了?
蓝玉则是捶胸顿足啊,眼看一切正常的计划之中,谁知道朱允熥居然不为所动,还是不想做皇帝。
这时候蓝玉才意识到,朱允熥这不是碍于亲情关系,是真不想做皇帝呀。
还好,这一次虽然蓝玉他们这些人,有点瞎折腾了,却并没有真正的一路上造反,并没有爆发什么战争,更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否则这场闹剧就有点过头了。
想到这里,朱允熥没好气地瞪着蓝玉说道:
“简直胡闹,我何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你们想建功立业,这份心情我明白,可也不能如此胡闹啊。
若是因此而发生一些大的危机,岂不是成了罪过。”
蓝玉闻言,赶紧跪在地上:
“殿下,我也是一时糊涂,请殿下恕罪。”
这时候的蓝玉也学聪明了,不敢再称之为陛下。
朱允熥深呼吸的一口气,然后看向在场的那些文武百官们说:
“我虽说在安南阴差阳错之下做了皇帝,但也是为了要让两国和平相处,让安南能够顺利的大明融合,而非有其他想法。
尔等却不可多想,否则造成一些后果,尔等便是罪人。”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那些个官员们也都纷纷跪下开口说:
“臣等知错。”
朱允熥深呼吸了一口气,便招手让大家都起来,这事也是变得他又好笑又好气,但是他必须得严肃处理。
否则将来真出了个什么事,谁担得起?
随后便让大家都入了皇宫,朱允熥跟朱标他们先去见了老祖宗们,让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安顿好安南的大祭司他们。
到了永寿宫,见了这些老祖宗们后,大家知道朱允熥并不是正在造反,倒也并没有多大意外的。
正好赶上午饭,就在永寿宫吃了顿饭,这时候系统声音响起:
“叮,新任务发布,请主任尽快完成安南与大明的融合,任务完成可随机复活一人。”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活人了,朱允熥也想要看看,能不能再复活个大明后世皇帝。
于是在吃过饭之后,跟长辈们寒暄几句,朱允熥就赶紧跟朱元璋、一起去武英殿找朱标。
找到朱标的时候,朱标正在跟安南国的大祭司和一些官员讨论关于安南与大明之间融合的问题。
不过一直没有谈下来。
毕竟这事是朱允熥提出来的,这大祭司跟朱标谈,各自为了各自的利益,总是不能达成一致。
而朱允熥到了之后,便皱着眉头说道:
“融合之事,已成定局,还有什么谈不拢的?”
这时候大祭司开口说:
“主要是,大明陛下觉得我安南之国,太过偏僻,曾经还被大明开国皇帝,列为不征之地。
如今差点去发生战乱,所以融合之后不打算对安南提供太多的优良政策,担心我们安南壮大,脱离大明掌控。”
朱允熥听完倒也不觉得朱标这想法有什么问题。
毕竟就算是安南归顺了大明,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取消了安南的国家制度,设立为一个布阵司这样的一个行政单位。
那若是短时间内给予了他们大的扶持,等他们壮大起来了,再次搞独立的话怎么办?
所以站在大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就算是安南归顺的大明,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也要暂时不大力发展安南之地。
等彻底稳定之后再进行发展,并没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