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周宁连璧
妙宇元年,最后一件大事搞定,整个朝廷,算是终于闲下来了,各衙门也是上值喝茶打屁,等着放假了。
这日下朝,朱慈烺批完不多的奏章,正在作画,刘大锦上前低声道:“皇爷,锦衣卫李大人求见。”
“嗯,宣。”朱慈烺随口应道,继续他的简笔素描。
李若链跟着刘大锦进来,遵从刘大锦的嘱咐,未出声打搅朱慈烺,直至一刻钟后,朱慈烺终于出口长气,放下炭笔。
“臣参见陛下。”
“坐吧,可是有眉目了?”
“是的,陛下,宋一贞案,宋家老爷子抵京,已然答应保释,落水案,臣也有些眉目了,这是疑似涉案的名单,请陛下校阅。”
朱慈烺接过草草一看,果然,全是盐商和矿商家族,哂笑一声,朱慈烺问道:“呵。。。详细说说。”
“是,陛下。臣查了自杀的宫人近三个月的行径和家属,果然,找到了和他们家人接触的线索,不过,他们的家人,在事发前,就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死了。”
“不过,臣还是通过走访暗查,发现了可疑之人,顺着他,臣找到了在京的这些人,他们时常秘密聚会,臣怀疑,就是他们谋划的。”
“名单上,就是参加密会的名单及其家族背景,臣请缉拿疑犯,锦衣卫三日之内,必然撬开他们的嘴巴。”
“唔。。。”朱慈烺沉吟,到底要不要动手,最终,朱慈烺摇摇头道:“不必,朕是讲道理的,也是依法行事的,若是没有罪证,就拿下他们,难免落人口舌。”
朱慈烺不光考虑这些,还要考虑这些人的家族,掌握的资源,这才是根本原因,若是将他们拿下,短期内,国内必然大乱。
现在商务部还在布局发展阶段,没办法抑平市场,接管维护稳定,所以,现在不宜大动干戈,而且,朱慈烺自然早就布置了教训他们的手段。
“臣有罪,办事不利,请陛下责罚。”李若链请罪道,他以为是因为锦衣卫办事不利,没有铁证,这才导致朱慈烺不敢动手。
“呵呵,李卿平身,些许跳蚤,朕还没放在眼里,不必自责。”朱慈烺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依法行事,讲道理等等,实则,若是条件允许,他会毫不犹豫的动手。
呵呵,面皮?那是崇祯在乎的,朱慈烺可不在乎,若是能平稳端了这些财阀,朱慈烺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随便按个名头,就能收拾了他们。
讲道理?留着跟阎王讲吧。
“谢陛下,至于关于药的案子,臣。。。”李若链支吾不语,有些为难。
“大锦、李安,你们带人退下。”朱慈烺挥挥手吩咐道。
“是,陛下。”
待其他人都退出去后,朱慈烺招招手道:“近前说话。”
“是,陛下。”李若链上前,来到朱慈烺身侧,瞄了一眼御案上徐佳颖的画像,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收回目光,低声道:“禀陛下,下药的宫人行踪和家属,臣也已调查。”
“和他们家属接触的,是一个商人,经过锦衣卫秘密查访,得知此人乃周家的远亲,实际上是周家的生意代表。”
“呵呵,还真是如朕所想啊,不过,母后这么处心积虑,到底图什么呢?难道真的就只是考虑皇长子的问题?不应该啊。。。”朱慈烺不解,喃喃自语道。
“陛下,臣,还有一个消息。”
“什么事?”
“臣闻,周家已经为长子周深,向宁家提亲了,对象是皇后娘娘的妹妹。。。”李若链意味深长的说道。
“哼。。。无法无天,怪不得,周家这是想绑在宁家的战车上同行?简直胡闹。”
沉默少许,朱慈烺道:“朕知道了,锦衣卫以后对出宫的宫人,做好跟进,这类胁迫宫人的事,朕不想再看到了。”
“是,陛下,臣会着锦衣卫严密跟进的。”
“好了,去吧。”
“臣告退。”
朱慈烺烦躁的敲了敲脑袋,这周家和宁家,可不能搞到一块儿去,不然势力过大,而且牵扯甚多,以后,宫中就没有其他人生存的空间了。
“大锦?”
“奴婢在。”
“给皇后传旨,让她叫老泰山一家入宫,朕今晚坤宁宫赐宴。”
“是,皇爷。”
“李安,你去给司礼监传旨,按级赏赐在京文武,是为朕年终赏赐,亦是年终赏赐的俸禄。锦绢缎绸、米、面、肉、糖、玉米、红薯、土豆、辣椒、盐、茶、醋、碳、银,都按比例赏赐一些。”
“是,皇爷仁厚,这下子,那些大人们过年的年货不愁了。”李安轻轻一拍。
“呵呵,行了,快去吧,完事后,明天把内廷的也发了,你们看吧,挑些宫人们用得到的,另外,和外朝一样,以后宫里也按期放假,除了每日值守者,都休息一下。”
“命御膳房和尚食局、尚膳监、酒醋面局,年夜饭和节假日,供给丰富些,再多做些点心分发下去,犒劳犒劳大家,今年年终的赏钱,上浮三成。”
“奴婢代大伙,叩谢爷恩赐,奴婢们必然都感念皇爷恩德,尽心尽力办好差事。”
“行了,起来吧,去传旨吧。”
“奴婢这就去,这就去。”李安颠颠的蹦跶出去,看的朱慈烺好笑不已。
安排完年终的布置,朱慈烺继续自己的画作,准备到时候送给四女作为年礼。
下午时分,朱慈烺前往坤宁宫赐宴宁家,因为不能太晚,不然到时宫门落锁了,出宫很麻烦,所以,朱慈烺将时间提前了不少。
朱慈烺到时,皇后一家人,正在陪皇后喝茶聊天,听闻朱慈烺驾到,纷纷起身相迎。
“叩见陛下,陛下金安。”
“老泰山快快平身,都起来吧,在宫里,就和家中一样,没那么多规矩。”说着话,朱慈烺上前扶起了皇后旁边的老丈人-宁安国。
“谢陛下。”
“老泰山与我同坐。”朱慈烺拉着宁安国的手臂,将他安坐在上首的炕沿,自己坐在了炕桌的另一边,宁皇后挽着母亲,陪坐在下首的桌子边。
“草民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