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他想赖账

贺氏眼神微动,深知枕边人那张嘴不能信:

“你给蒋云逸金锭,与对付孟俞有何干系?莫非你以为凭那无赖便能扳倒孟俞?简直痴人说梦!”

当初,蒋云逸主动约见,声称要助汤晖昂对付孟俞时,他的反应同贺氏一样,只当听了个天大的笑话。

可孟俞于他,已是骨中之刺,不除不快。

他耐着性子听完对方所言,立时就动心了。

此子虽是烂泥,心思却足够歹毒!

只需在粥棚投毒,便能坐实孟俞治下不严、酿成民怨之罪!

“学生少不更事,曾令先生受累,近年幡然醒悟后,便时时留意朝中动向。那孟俞入京才几年,如何能与先生并肩!

若先生不弃,学生愿助先生成事,只求先生再给学生一个入仕的机会。”

蒋云逸声泪俱下地捧着汤晖昂所赠玉坠表忠心时,汤晖昂自然配合着演了一场情深意重的师徒重逢。

二人各怀鬼胎,一个处心积虑陷害,一个假意信赖提防。

牙人只收“黄鱼”,汤晖昂曾考虑过,去鬼市上另购一批无印记的。

可皇城司手眼通天,那些黑市贩子又狡猾如狐,难保不会露馅。

况且,若他此时动用大笔银钱,事后也必会引起皇城司警觉。

思虑再三,他让管家撬开了贺氏的嫁妆箱笼。

贺氏乃家中嫡女,陪嫁丰厚,光金锭就装了数抬。

其母擅经营,年轻时便是汴京数一数二的富人。

二人初成婚时,汤晖昂俸禄微薄,府中开销全靠贺氏。

用她的嫁妆,即使出事也能推到七年前——毕竟除了这些金锭,他自认再无沾染此事的证据。

汤晖昂将此中原委对贺氏和盘托出。

贺氏脸色煞白的站起:“粥棚你疯了!那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夫人慎言!”汤晖昂连忙解释,“为夫只是给了一笔了断旧怨的银钱,其余什么都未做!

谁想他如此愚蠢还被人查到头上来!为夫也是被他利用了!

况且,我甘冒风险,不也是为了安儿同汤府的未来!”

贺氏浑身颤抖,看着眼前口沫横飞、巧舌如簧的丈夫。

她太了解对方了!

他避重就轻,说得声情并茂,实则将所有责任都推到死人蒋云逸身上,逼得她不得不为了儿子和家族认下这祸事。

什么为了儿子和汤府,说到底全是他勃勃野心!

贺氏深吸几口气,强压下怒火,声音冷到了极点。

“罢了事已至此,妾身明白了。

只希望老爷好自为之,你动的是我的嫁妆,赌上的却是汤府满门性命和儿子的前途,但愿真如你所说,否则”

贺氏端起茶盏,手指微颤,不再看汤晖昂。

“府里上下,妾身自会约束,账册那边,亦会安排妥当,老爷请回吧!”

她实在不愿再见这张虚伪的面孔。

汤晖昂看到贺氏眼里的嫌弃,眸中有厉色闪过,面上却丝毫不显,反倒满是感激。

“夫人深明大义,那笔银子,为夫日后一定补回。”

话是这样说,汤晖昂却根本没放在心上,贺氏才不缺那点金子。

另一边,孟俞自宫里出来,将汤晖昂的说辞转达给林知夏和江成。

“竟是贺氏的嫁状!”两人都有些惊讶。

孟俞颔首:“听闻贺氏家资巨富,汤晖昂既主动提出,必是还有同样的金锭,想以此找出突破口,怕是不行了。

对了,蒋云逸发妻可曾寻到?”

林知夏摇头:“未有消息传来。裴炎在逃,蒋云逸被灭口,此案倒不用急于一时。

等乌龙县的消息传来,先弄清蒋云逸与汤晖昂之间的恩怨再说。”

这时,地牢那边又传来新消息。

因为探子一直未寻到裴炎踪迹,他们又重新审了一遍,石虎一名部下想起了一件旧事。

裴炎一直称呼裴衡为二叔,但从不提及父母。

几年前,那人曾同裴衡之子打过交道,谈话间说起裴炎时,曾听对方说起他大伯娘就住在汴京城。

当时他还问过裴炎,他娘既在汴京,为何从不见他回家。

而且,他们的家眷都被送离汴京,为何独裴炎例外。

当时,裴炎的脸色瞬间阴沉,什么都没说转身就走了。

但他母亲住哪,没人知道。

林知夏捏着那份口供:“我记得皇城司监视蔡府的时候,裴衡鲜少外宿,若是皇城司有记录,那倒简单了”

孟俞咳嗽一声,叔嫂之间,还能长久不成。

“刚刚汤晖昂在陛。”

林知夏和江成躬身应是,决定分头行动。

江成主动提出去搜汤府,林知夏则从裴衡入手,追查裴炎的下落。

孟俞正欲离开时,林知夏突然问道:“大人,朝中皆传您明年会入主中书,对此,您怎么看?”

连裴炎和蒋云逸都能打听到,说的人肯定不少。

“那你觉得,本官有这个资格吗?”孟俞笑道。

林知夏看他如此坦然:“这流言不会是您传的吧?”

“本官要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想办法多筹些粮,不过,”孟俞笑了一下,“若是林推官此次能将拐卖团伙一锅端了,想来,本官的胜算会更大些。”

他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这是在点我呢!”林知夏看向江成。

“我倒觉得,孟大人对你兄长的态度有所转变,今天早上,他来过后堂。”

暗卫将早上两人的互动报告给了江成。

林知夏眸光微亮:“那是好事啊!我们也加把劲。”

江成面上兴致缺缺:“可陛下近来都不召你进宫了,我觉得,他想赖账。”

林知夏哭笑不得:“不能吧,我们之前不是说了,要让陛下自己理亏心软。”

她心态还是很乐观。

“一切等青旋县主的事尘埃落定再说。”

江成点头,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云星同那帮江湖人,已经在瓦子里住了数日,腰上都快养出膘了。

二人分头行动,江成把阿昼留给了林知夏。

开封府门口,阿山牵着一个面上带疤的小姑娘走过来。

他们乖巧地向门卫问好后,便畅通无阻地进了府衙。

小姑娘名叫仲芝芝,就是林知夏去粥棚遇到的那个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