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哥哥姐姐
“怎么回事?怎么又回来了?”军需库的大门处,红莲双手张开,将一股汹涌的业火从体内激发,涌向前方,数只身形一丈开外的妖兽被着火焰所震慑,停下了冲锋的步伐。
她却顾得不乘胜追击,而是回头看向身后一群带着大批百姓的甲士,大声问道。
那为首的两位甲士,倒也还算红莲的熟面孔,一位叫徐宽,一位叫沈亚风,皆是陆衔玉带来的镇魔司麾下的巡夜使。
当初在鱼龙城查案时,二人就住在楚宁与红莲的对门。
据陆衔玉所言,她之所以来到冲华城,就是因为以这二人为首的镇魔府众人闹腾着要来支援龙铮山战事。
而来到此地后,他们就被安排在了守军的队伍里,本来按计划,再训练几日就可以如愿以偿的赶往龙铮山参与前线的战事,却不想今日轮值负责看守军需库时,却遇见了这样的麻烦。
“怎么还多了这么多人!”红莲这时也注意到了那些跟着他们一同进到军需库的百姓,眉头皱得更深了几分。
陆衔玉等人走后没多久,西城门就燃起了狼烟,起先红莲还以为是军需库的乱象传开后,有人特意赶往了西城门,点燃了烽火,召唤城中其他的守军前来支援。
但很快,她便意识到,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们没有等来援军,而是等来一群慌忙逃入军需库的义军与百姓,只是不待她开口询问,那群人的背后便杀出来数百只身形巨大的妖兽。
她虽从未见过这些妖兽,但却在楚宁那些杂书中看过一些与之相似记载。
身形似虎,毛发如犬,獠牙交错,尾坚如鞭。
这是蚩辽人的梼杌妖兽!
是由梼杌部族修炼妖法的族人所化。
但在修炼过程中,有部分人无法完全掌控体内的妖族血脉,就会彻底化为妖兽形态,再也无法恢复人身,而这些人也就成为蚩辽妖兽。
这些妖兽生性残暴,拥有坚实的肉身,无与伦比的力量,同时每时每刻都有近乎本能的嗜血冲动,除了与他们拥有相同血缘的至亲之人,没有人能驾驭他们。
是整个北境战场上最让大夏头疼的存在。
如此多的梼杌妖兽出现,红莲很快就意识到是蚩辽人破城了。
而那些逃入军需库的义军与百姓嘴里的说辞,也很快证实了这一点。
意识到情况复杂的红莲先是在徐宽与沈亚风的帮助下,组织人手守住了军需库的正门,然后又让徐宽二人带着涌入的百姓以及军需库中重要的物资,从后门转移向城东南方向,需求那里的守军庇护。
可没成想,这群人才离开半个时辰不到,又折返了回来,不仅如此,还带回了一大批惊慌失措的百姓,红莲认得其中一些,是这些日子到流民营地教授那些流民锻造刀剑与制造弓箭技艺的工匠。
她很清楚,这些人才是冲华城中最重要的那一批人。
他们的生死直接关系着龙铮山的战势。
将这些人带到此刻直面蚩辽妖兽的军需库,在红莲看来简直是最愚蠢的做法。
因此,那时她的语气格外愤怒:“这里都快守不住了,你们还把人往这里带,你们是没长脑子吗?”
徐宽苦着脸应道:“红莲姑娘,军需库后门外的东南城区已经被蚩辽人占领,这些百姓都是来军需库躲难的,根本出不去!”
沈亚风也附和道:“是啊,不仅是蚩辽人,还有很多地血蛛……密密麻麻的,一脚踩下去,嘎嘣响!”
“怎么可能?蚩辽人不是从西门杀入的吗?这么快就到了东门?你们可看清了?”红莲惊声问道。
若说蚩辽人能越过龙铮山防线,以一小撮精锐奇袭到冲华城,虽然让人惊骇,但远不至于无法理解。
可此刻东南门也失守的话,那就真的是匪夷所思。
难道那蚩辽人还真就有缩地成寸,千里之遥一息而至的本事?
那还打个屁啊?
不如早些投降……
红莲在心底这样腹诽道,但转念就察觉到其中的异样。
军需库的另一个出口在东南门……
独孤封就是哄骗曹天将西门守军带到了南门,如果说东南门沦陷的话,那会不会是独孤封搞的鬼?
可他今日带来的人手不过几十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解决到西门与南门加起来近三千之数的守军?
“那岂不是军需库东南门也需要防守?”红莲来不及细想,只能看向徐宽想要尽可能的询问出更多的消息。
徐宽摇了摇头:“暂时应该还不需要,蚩辽人还没有杀到军需库,只是外面的大片城区似乎已经被控制,那里居住的大都是城中工匠,我已经安排人在附近接应,将他们带到军需库来……”
如果情况确如徐宽所言,将工匠们接到还有一些守军把手的军需库,确保他们的安全确实是目前最正确的选择。
可却也不是长久之计。
“北面杜向明还没有消息吗?”红莲又皱眉问道。
徐宽闻言再次摇了摇头。
这样的回答同样让红莲心头一沉。
独孤齐明明已经去了北城很久,可到现在依然没有见到援军,是北面也遇见了麻烦还是独孤齐……
红莲还来不及细想,前方却忽然传来一阵高亢的嘶吼声。
却是一只身形明显高出其余妖兽一大截的家伙不知何时走到队伍的前方,开始冲撞军需库的大门。
“是大妖!”
站在军需库相对简陋的城门上甲士大声惊呼道。
红莲的心头一沉。
这世上能被称作大妖的,起码得是八境修为以上。
而完全妖化的梼杌妖兽,因为其天生自带凶性的缘故,真实战力更是接近九境,有这样的存在助阵,军需库很难守得下去。
轰!
这时,军需库铁铸的大门又发出一声轰响,大门巨颤,门后死死抵住城门的甲士,在巨大的力道下,身形被纷纷掀飞,摔成一片,大门背后那道蓝色的法阵也出现了数道裂纹,俨然已经到了崩碎的边缘。
说起来杜向明虽然为人古板,且有那么些不近人情。
但作为管理冲华城的主事,他多少还是有那么点先见之明的。
他知晓军需处的重要性,所以在军需处成立之后,便让阵法师在军需处铭刻了法阵,一来可以保护军需处中的重要物资,二来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作为众人躲避与固守的内城,故而整个军需处不仅有法阵加持,同时外围也有城楼这样便于防守与观察敌情的建筑。
但这些只能解一时之急,并不能改变此刻众人艰难的处境。
“红莲姑娘我们现在怎么办?”此刻军需中群龙无首,徐宽与沈亚风等人,虽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可却是头一遭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战事,而且还是如此一边倒的战事,自然是乱了手脚,不知该如何自处。
红莲回头看了一眼众人,无论是逃难而来的工匠与百姓,还是那些义军甲士,此刻的脸上都写着迷茫与恐惧。
这是军心涣散的前兆。
人一旦失去希望,就会再无拿起刀的勇气……
红莲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几乎本能转头朝着众人大声说道:“陆姑娘和独孤司马已经去求援了,相信援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撑住!等到援军到来,里应外合,将这些蚩辽人一网打尽!”
这话一出,众人目光黯淡的脸上顿时泛起些许光亮。
“徐宽,你带五百人上城门,尽可能的攻击妖兽,延缓他们破城的时间!”红莲抓住这个机会立马发出命令。
徐宽年纪不小,心思自然也沉稳得多,无论是之前与红莲的交谈中,还是之后红莲的一系列举动,都让他很清楚,红莲与他们一般,早已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但他没有去戳穿红莲的谎言,反倒很是配合的看向身后的众人,大声言道:“弟兄们,红莲姑娘是那位楚侯爷最依仗的谋士!她的判断不会有错,弟兄们跟我来,守住城门,以待援军!”
他甚至刻意道出了红莲的身份,还给她扣上了一顶大帽子,以此增加红莲所言的可行度。
果不其然,听闻这话的众人,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
当下在徐宽的带领下,便有一大群人与他一道登上城门。
红莲又转头看向年纪较小的沈亚风,这家伙显然没有徐宽那样的心思,红莲说什么,他便照单全收的都信了下来,面对红莲投递来的目光,他甚至还有几分兴奋的架势,抢先言道:“红莲姑娘,有什么吩咐你尽管开口,我保证完成!”
“你带百人去后门处,一来接应逃入此地的百姓,二来也监视那处蚩辽人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对后门发动攻势的迹象,立马回报!”
“剩下的人原地待命,一旦前方出现伤员亦或者需要修整,立马轮换!”
一道道命令接连不断地从红莲嘴里发出,条理清楚,同时也考虑到了持久战的可能,这样的安排不说面面俱到,但至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已是接近最优解的安排。
或许是红莲传达来的消息足够振奋人心,又或者是因为之前在面对地血蛛以及蚩辽人奇袭时,她展现出来的足够强大的战力,总之她话音一落,在场众人皆在这时快速行动了起来。
但红莲的调度并未因此结束,她又将目光看向了人群中那些工匠与百姓:“你们中,有谁是墨甲师?”
人群中很快便有十来人走出,为首的是个年纪很大老者,穿着一声灰衣,他在那时朝着红莲拱手,言道:“在下大隋山灵匣门门主衡仲,虽天资愚钝,但胜在年长,多年钻研下来,自认为对墨甲之道还算熟悉,姑娘有何吩咐。”
红莲闻言,眸中不由得闪过一抹异色,大隋山是整个大夏境内唯一一座墨道灵山,位于大夏东境,距离龙铮山数万里不止……
堂堂灵山门主,竟然也来了北境……
虽然疑惑,但此刻并不是寻根问底的好时机,在短暂的错愕后,红莲便正色言道:“劳烦老先生带人去军需库看看,有没有能够用得上的墨甲与军械。”
“可那些军械与墨甲很多都是要交付前线……”名为衡仲的老者眉头一皱,下意识的反驳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红莲却只是淡淡的道出了八个字眼。
老人微微一愣,旋即面露愧色:“姑娘说的是,我这就带人去清点。”
说罢,老人转身,带着众弟子,以及现场无事的百姓赶赴军需库的库房,而为了以防还有没有被清理到的地血蛛伤害到这些冲华城的金疙瘩,红莲又从待命的四百甲士里抽出了两百人,一路护送。
待到人群走远,红莲抬头看向那些与攀上城楼的妖卒厮杀的守军,听着门外妖兽的嘶吼,她握紧了拳头,喃喃言道:“公子……”
“你可得快些来啊。”
“若是奴家死了,你上来再去找我这么好的侍女?”
自语罢这番话,她的身子一跃而起,漫天业火再次召出,在她的催动下,攻杀向前方。
……
冲华城中杀声震天。
流民营地里楚宁正盘膝而坐,用尽全力确保着每一位百姓都能安全的完成妖化,整个营地中气氛紧张。
但就在这时,一个白衣书生出现在了不远处的官道上,他背着一个大大的书箱,脚步轻盈,对于眼前城郭上燃起的狼烟以及那隐约传来的嘶吼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终于,在来到了距离城郭不过百步之遥,他停下了脚步,四下望了望,很快他就瞥见了一处凸起的石头,他打量了那石头一番,似乎是觉得还算满意,他自顾自的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他在石块上坐下,取下背上的书箱,一边往外掏着笔墨纸砚,一边嘟囔着:“自从上次撰写天数出了纰漏,足足被长生天在神崖上囚禁了半年。”
“好不容易出让他老人家消了气,又接到那家伙的活……”
“真是欺负老实人,大家都是长生天的化身,凭什么这种脏活累活总是轮到我,难道就因为我排行十一,所以他们都欺负我年轻?”
“唉,命苦啊……”
白衣书生嘴里虽然抱怨着,手上的功夫却并未停下,很快就研好了墨,也展开了手中的书卷。
他咬着笔杆,先是看了看眼前的城郭,又看了看一旁的流民营地,微作思索,便眼前一亮。
“有了!”
他这样说道,当下便在书页上奋笔疾书了起来。
“有山龙铮,八百春秋。”
“薪火相传,百代沧桑。”
“其主薛郎,性情乖张。”
“刀斩辽使,言告万疆。”
“地不易主,人不言降。”
“天下沸腾,万民来匡。”
“有妖蚩辽,死而不僵。”
“一化十二,各部为章。”
“千年饮血,千年韬光。”
“鹰视狼顾,王夏沃土。”
“终得良机,拓土开疆。”
“先取幽莽,再觅云殇。”
“盘龙为界,龙铮横枪。”
“其士虽勇,然命不在王。”
“破得盘龙,锋向北疆。”
“奇袭冲华,断其粮仓。”
“前后合围,龙铮绝殇。”
“北境气尽,尽作辽土。”
“呜呼!”
“蛮入中原,天下板荡。”
“万灵涂炭,命如……”
写到这里,年轻的书生忽然停笔。
“怎么思绪忽然断了……”他有些抱怨的自语道,却又心有不甘,于是再次咬住了笔杆,想要将下文补上。
“命运之书非为定数,而是推演之法,写不出来,恰恰证明,你写的不对。”可就在这时,他的耳畔却忽然传来一道轻柔的声音。
这毫无预兆的声响,直接吓傻了年轻书生,他一激灵,嘴里咬着笔杆脱落,他手忙脚乱的将之接住,回头看去,这才发现自己的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竟站了位少女。
年纪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娇小,梳着一对双马尾,马尾很长几乎落在她的腰身,身着一件黑白色长裙,上身纯白,下身晕染成墨色。
她的模样极为好看,就像是一具精雕细琢出来的瓷娃娃,哪怕是一位年轻书生审美而言,她的漂亮依然足够震撼人心。
是的。
她的美,已然超越了皮肉,而是一种由灵魂散发出来的高贵。
此刻,她贴在他的身旁,一双黑色的眼睛,正看着他手中书卷上墨迹未干的字迹。
“你谁啊?”
“你知道本公子是谁吗?”
“我写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错……”他下意识的反驳道。
“你看。”少女却并不看他,只是在那时指向书卷。
书生定睛一看,只见书卷上刚刚写好的字迹在那时忽然变得潦草,然后渐渐溃散……
“又来!”书生顿时发出一声哀嚎,他双手抱头,将本来细心打理好的头发抓得缭乱无比:“上次的事老头子还没消气,怎么又遇见了这样的怪事!”
“那家伙到底什么来头,怎么每次遇见他,我的推演就会出问题……”
“你道行太浅,满打满算也才百年不到,这差事交给你,长生天那老混蛋确实没安好心。”少女有些同情的看着书生,说着还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
书生稍感慰藉,正要道谢,可却忽然意识到了不对,他猛地起身,惊骇的看向少女:“不对!”
“你怎么看得到我?你是谁?”
少女歪着头,看着一脸骇然的书生,双手负在身后:“长生天难道就没给你介绍过你家里的几位长辈?”
书生一愣,瞳孔猛然放大,伸出手颤抖着指着少女:“你……你是那位……”
“你怎么离开了天尽隙?”
少女则眯眼一笑,然后脆生生的言道:“我阿爹给我找了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我来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