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悬壶济世,暗流涌动
李掌柜诚恳地邀请:"我们正要去青木镇做生意,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宋青书本想拒绝,但想到自己对这一带不熟悉,便点头同意了。
"那就叨扰了。"
商队重新整理行装,继续向青木镇进发。
路上,李掌柜对宋青书照顾得无微不至。
又是递水又是让马,生怕怠慢了这位救命恩人。
"李掌柜,真的不必如此客气。"
宋青书有些不习惯这种待遇:"我说了只是举手之劳。"
"恩公您太客气了。"
李掌柜憨厚地笑道:"救命之恩大如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经过三天的跋涉,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青木镇。
这是一个不大的小镇,民房错落有致,街道干净整洁。
镇上的人们脸上都带着朴实的笑容,显然这里民风淳朴。
"恩公,您看这里怎么样?"
李掌柜介绍道:"青木镇远离江湖纷争,是个安静的好地方。"
"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帮您在这里安排住处。"
宋青书环顾四周,感受着这里祥和的气氛。
这里确实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在这里开始自己的赎罪之路。
"那就麻烦李掌柜了。"
他点头同意:"我想在这里暂时落脚。"
李掌柜喜出望外,立即为宋青书安排了一间干净的客房。
在李掌柜的帮助下,宋青书在青木镇的东街租下了一间小药铺。
药铺不大,前厅用来接诊,后院是居住的地方。
房租不贵,正适合他现在的经济状况。
"宋大夫,这里的设施虽然简陋,但胜在位置不错。"李掌柜热心地介绍着:"东街是镇上的主要街道,来往的人比较多。"
宋青书满意地点了点头:"已经很好了,谢谢李掌柜的照顾。"
"您救了我们的命,这点小事算什么。"
李掌柜憨厚地笑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第二天,宋青书便开始正式营业。
他在门口挂了一块简单的招牌:济世堂。
寓意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刚开始的几天,生意并不好。
当地人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外来医生颇有戒心。
毕竟青木镇原本就有几个老大夫,突然来了个年轻人抢生意。
加上宋青书看起来太过年轻,很难让人相信他的医术。
"这么年轻能有什么本事?"
"肯定是个江湖骗子,想来骗钱的。"
"还是找王老大夫看病比较稳妥。"
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宋青书并不着急。
他每天按时开门,耐心等待着第一个病人的到来。
转机出现在第五天。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慌慌张张地跑进药铺。
"大夫!救救我的孩子!"
她怀中的婴儿脸色青紫,呼吸微弱,显然病情危急。
"王老大夫不在家,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
妇人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宋青书立即接过婴儿,仔细检查病情。
孩子患的是急性肺炎,已经到了危险期。
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在净心寺学习的那段时间,他曾跟一位精通医术的老僧学过一些治疗方法。虽然无法使用高深的术法,但基础的医术还是掌握的。
"别急,孩子还有救。"
宋青书安慰着妇人,开始配制药物。
他先用银针为婴儿疏通经络,缓解呼吸困难。
然后配制了一副专门治疗小儿肺炎的汤药。
"每隔两个时辰喂一次,连续服用三天。"
他详细叮嘱用药方法:"期间要注意保暖,不能着凉。"
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三天后,她抱着完全康复的婴儿再次来到药铺。
"宋大夫,您真是神医啊!"
她激动地说道:"我儿子的病完全好了!"
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
那个外来的年轻大夫竟然治好了王老大夫都束手无策的病症。
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病人上门求医。
宋青书来者不拒,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
无论是头疼脑热的小病,还是疑难杂症,他都尽力医治。
更重要的是,他对每个病人都充满耐心和慈悲。
不会因为病人的贫富而区别对待。
有时遇到家境困难的病人,他甚至会免费诊治。
"大夫,我家里实在没钱..."
一个老汉拄着拐杖,愁容满面。
"不要紧,先把病治好再说。"
宋青书温和地说道:"身体最重要。"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但他从不后悔。
每当看到病人康复后的笑容,心中就会涌起莫名的满足感。
这种感觉是纯净而美好的,远比当年肆意杀戮时的快感更加真实。一个月下来,济世堂门庭若市。
宋青书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镇上的人们都称他为宋大夫,言语间充满尊敬。
他特别关照那些孤寡老人和贫困儿童。
经常免费为他们诊治,还会主动上门探望。
"宋大夫又来看我们了!"
养老院里的老人们看到他都很高兴。
"您这么忙,还抽时间来看我们,真是太好了。"
"应该的。"
宋青书笑着为老人们检查身体:"大家的身体就是我最大的关心。"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了。
这一日,宋青书正在为病人诊脉,店外走过几个陌生的面孔。
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普通的行商,但眼神中却透着精明和警惕。
更重要的是,宋青书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武者的气息。
"最近镇上来了不少生面孔。"
李掌柜在闲聊时提到:"听说是在找什么人。"
"找人?"宋青书心中一动:"找什么人?"
"不太清楚,只听说是个很厉害的武林高手。"
李掌柜压低声音:"好像是叫什么生命收割者的。"
宋青书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掀起波澜。
果然,江湖上已经有人在寻找他的踪迹。
虽然经过净世莲花的净化,他的气息已经完全改变。
但如果有心人仔细调查,还是有可能发现蛛丝马迹的。
接下来的几天,镇上确实出现了更多可疑的人物。
他们装作行商或游客,但实际上在暗中打探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