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法学天才,庆功宴

午后的阳光,穿过明净的玻璃窗。

教室内形成几块金色的梯形,无数微尘在光路中翩翩起舞。

黑板上,两行白色粉笔字清晰地写着:

民国九十五年,东都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笔试。

考试时间:13:00-15:00。

数十名年轻男女正摊开试卷,埋头于桌案之上。

教室内,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墙上的挂钟,时针刚刚走过数字“1”。

考试显然才开始不久。

方诚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一身得体的白衬衣和黑色西装长裤,鼻梁上架着一副斯文的金丝眼镜。

再配上那顶足够以假乱真的秀发,将他身上那股凌厉的气息遮掩得一干二净。

如果不脱掉衣服,没人能将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青年,与那具充满爆发力的强悍身躯联系起来。

此刻,方诚双手拿着试卷,并没有急于下笔。

而是目光沉静,先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试卷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论述题。

每一道题的题干和要求,都被他迅速摄入脑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解题轮廓。

“专注,开启!”

随着心中一声默念,周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窗外篮球场远远传来的吆喝声,邻座考生紧张的呼吸声,监考老师皮鞋踩在地板上的轻响。

所有杂音瞬间被隔绝在外。

世界,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方诚仿佛进入独属于自己的,绝对安静的空间里。

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他提起笔,手腕微动。

一行行工整隽秀的字迹,便如打印般出现在答题纸上。

他的书写速度极快,却不见丝毫潦草,每一个字都力道均匀,笔锋清晰。

与此同时,大脑在高速运转着。

那些储存在记忆深处的法学专著、核心期刊论文、经典判例,此刻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

而是化作奔腾的数据洪流,在他的意识中交汇、碰撞、重组。

最终凝炼成笔下最精准、最深刻的文字,迅速铺陈在卷面上。

一位体型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监考老师,正负着手,在过道间缓慢踱步。

他时不时停下来,瞥一眼旁边考生的答卷,然后又面无表情地走开。

当他走到教室后方,朝着方诚的座位瞥了一眼时,视线却不由得顿住了。

这位监考老师看到了一幕,令他格外诧异的景象。

那个长相斯文的男生,居然已经翻到了试卷的第二面。

“这么快?不可能!”

一个念头闪过,他下意识地以为对方是在胡乱填写。

毕竟,开考才十分钟不到啊……

他悄悄探过身子,凑近了些。

目光落在答题纸上。

然而,只是看了一眼,却彻底愣住了。

那卷面上的字迹工整得堪比字帖,论述题的回答更是有条有理,逻辑严密,毫无涂改痕迹。

尤其是一道极具争议性的论述题——“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中的适用困境”。

考生的回答,并非学生气的陈词滥调。

而是旁征博引,从法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鞭辟入里。

其论证之严密,见解之深刻,简直不像一个考生,反倒像一个在此领域沉浸多年的资深学者。

“天才!”

监考老师的脑海里瞬间蹦出这个词。

他的目光仿佛被磁石吸住,一时间竟忘了挪开。

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到对方的思路。

墙上挂钟的秒针匀速行走,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流逝。

方诚依旧奋笔疾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笔尖在纸面划动,发出连贯而流畅的声响,仿佛一曲动听的乐章。

当最后一个句号画下,他终于停笔,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双手在桌下交握,活动筋骨。

轻轻一捏,指关节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咔咔”声。

也就在这时,注意到身后那道实在过于粗重的呼吸声。

方诚转过头,看向站得如同一截木桩般的监考老师,眼神中带着一丝诧异。

这位监考老师猛地回过神来,老脸一红,尴尬地干咳两声。

然后轻哼几声不成调的小曲,故作镇定地负手走开了。

方诚耸了耸肩,只当是个小插曲。

一行提示信息,在他眼前悄然浮现。

【专注经验+1】

【专注lv2(342/500)】

这次的题目确实有些刁钻,题量也相当大。

寻常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就算不错。

但对方诚而言,这种程度还是显得太过容易。

简直就像是大学生参加小学生考试一样。

超高的精神属性和技能特效,赋予了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超强的理解力,早已将海量的法学典籍融会贯通。

开启“专注”技能后,更是下笔如有神,几乎不需要停顿思考。

他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距离下午一点开考,居然才过去二十多分钟的时间。

方诚微微摇头。

这还是自己刻意控制速度,追求字迹工整的结果。

如果不计较卷面整洁度,用草书狂奔的话,时间至少能再缩短一半。

当然,这么早交卷,实在有些惊世骇俗。

方诚决定,还是稍微等一等。

他拿起笔,在指尖不断转动着,双眼微微眯起。

假装在检查试卷,思绪却已飘向了窗外。

方诚报考的是东都大学的刑法学方向研究生,属于法学硕士的范畴。

这和注重实务应用的法律硕士不同。

法学硕士更侧重理论深度的挖掘,培养的是顶尖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对论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极高。

因此,考试内容多为开放性的论述题和案例分析,其中不乏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质疑的敏感话题。

这种题目的评分,会受到阅卷老师个人学术观点和立场的影响,主观性较强。

想拿满分不现实。

但方诚很自信,凭他刚才的作答水准,拿下总分排名第一,应当如探囊取物。

上午的外语口试和翻译,早已轻松拿下,就等明天的综合面试了。

思绪及此,方诚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的生活。

硕士毕业后,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几篇有分量的论文,留校任教应当不难。

到那时,他白天为人师表,教教学生,写写文章,在象牙塔里传道授业。

晚上,就戴上假面,当个夜魔侠,在黑暗中清理人渣,赚取外快。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想想还挺带感的。

监考老师的目光不时从讲台飘过来,眼神依旧怪怪的。

以方诚的敏锐感知,自然能清晰地察觉到。

他又看了看挂钟,指针已经快要指向两点。

在这里胡思乱想也快半小时了。

“算了,交卷吧,老妈他们还在外面等着呢……”

方诚暗暗念叨,随即站起身,拿着试卷走向讲台。

他这个举动,立刻吸引了全场考生的注意。

一道道目光汇集过来,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还有一丝鄙夷。

“这么快?肯定是不会做,放弃了。”

“装模作样,哗众取宠吧……”

众人的内心活动十分精彩。

监考老师接过试卷,也眼神复杂地看了方诚一眼。

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方诚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径直走出了教室。

今天是周日,教学楼这边人烟稀少,格外安静。

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小径上,倒真有几分重回大学生涯的错觉。

方诚刚走出校门,就看到外面聚集了不少等待考生的家长。

他目光扫过,很快就锁定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黑色大型suv。

那辆崭新的“路虎揽胜”,在阳光下气派十足,旁边还站着好几个人。

老妈李碧芸,舅舅李定坚。

还有周秀妹,她手里牵着一个穿着蓝色校服裙的小姑娘,正是温欣。

一个身材壮硕如狗熊的汉子,正躲在车屁股后面抽烟,却是马东赫。

这家伙怎么得知自己考试的消息,居然也跑过来凑热闹?

“哥哥!哥哥!我们在这里!”

温欣眼尖,第一个发现了他,立刻松开周秀妹的手,一边用力挥舞着胳膊,一边欢快地喊道。

周秀妹脸庞立刻绽开一抹笑颜,那双明亮的眼睛里仿佛盛满了光,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走过来。

看到方诚出来,李碧芸和李定坚也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马东赫听到喊声,立刻把只抽了一半的烟丢在地上,用脚尖狠狠捻灭。

方诚微笑着,迈步走过去。

心里却有些无奈。

这么多人,这么大阵仗,搞得比自己当年参加高考还隆重。

“诚诚,这么快?考得怎么样?题目难不难?”

李碧芸上前,拉着儿子的手,满脸关切地问道。

“还行,挺顺利的,题目全部做过,我只用一个小时就答完了。”

方诚轻松地回答。

“我就说嘛,我外甥出马,那还有什么问题。”

李定坚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大手一挥,豪气干云地说道:

“走,今晚舅舅请客,去东都最好的望江楼,给咱们未来的大教授提前庆祝!”

“舅舅,面试还没考呢。”

方诚有些哭笑不得。

“那有什么关系!”

李定坚坚持道。

周秀妹见状,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李叔叔,我就不去了吧,我就是过来看看方诚……”

“这可不行。”

李定坚立刻打断她,瞧着模样俊俏的周秀妹,又瞧了眼方诚,脸上满是热情笑容:

“今天难得人齐,就当是家庭聚餐了,大家都必须去!”

听到“家庭聚餐”四个字,周秀妹的脸颊瞬间染上一层绯红。

她低下头,不再做声,算是默认了。

不等方诚推辞,马东赫已经抢过车钥匙,大咧咧地说:

“那感情好,今晚我当司机,你们都尽兴喝,方诚,你这辆新车真带劲,让我过过瘾!”

说完,他便自顾自地拉开了驾驶位的车门。

方诚只能无奈地由他们去了。

一行人上了车,宽敞的六座空间坐下六个人绰绰有余。

温欣第一次坐这么豪华的车,兴奋得不行。

小手在柔软的真皮座椅上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满眼都是好奇。

方诚目光落在她身上,问道:

“温欣,今天不是周日吗?你怎么没去上补习班?”

因为这丫头辍学时间过长,落下太多功课,方诚特意为她报了补习班。

温欣的脸蛋立刻垮了下来,眼神有些躲闪,小嘴嗫喏:

“我……我跟老师请假了。”

“请假?”

方诚眉头微微一皱。

旁边的周秀妹见状,连忙解释道:

“是我帮她请的假,温欣听说你今天考试,非要过来给你加油,拦都拦不住。”

“就是,方诚你可别凶欣欣。”

双手握着方向盘的马东赫,也凑过头来打圆场:

“我今天中午去旧厂街找你的时候,遇到慧仪妹子,听她说起你考试的事,欣欣就在旁边,那小模样可怜见的,真的很担心你。”

“再说了,欣欣平时学习可努力了,连慧仪妹子都夸她好几次了。”

听到马东赫亲昵地称呼温欣母亲为“慧仪妹子”,方诚瞥了这家伙一眼,没多说什么。

见方诚脸色缓和下来,温欣立刻抓住机会,伸出小手拽了下他衣服,一脸认真地保证:

“哥哥你放心,我期末考试一定能考进全班前十名。”

方诚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心头一软,也伸出手指,与她拉了拉钩:

“好,一言为定,要是真考到前十,暑假我带你去海边玩。”

“耶,太好了!”

温欣顿时欢呼起来,重新黏在方诚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马东赫坐在驾驶位,启动引擎,随后嚷嚷道:

“你们都坐稳了,去望江楼,出发!”

………………………………

望江楼的豪华包厢内,气氛热烈。

饭吃到一半,李定坚已经喝得有些微醺,拉着马东赫吹嘘自己年轻时的光辉事迹。

马东赫也毫不逊色,同样吹嘘起自己当初在江湖上打出的偌大名声,以及现在金盆洗手,准备考公上岸的决心。

听得李定坚举起大拇指,一阵夸奖,说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端上铁饭碗就要好好珍惜。

周秀妹则和温欣一起,陪着李碧芸小声聊着天,时不时给李碧芸夹菜,显得乖巧又懂事。

方诚找了个机会,起身来到阳台透气。

不一会,马东赫也跟了出来。

他递给方诚一根烟,自己也点上一根,深深吸了一口。

两人靠在栏杆上,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夜景,青浦江上鸣笛驶过的游轮。

两岸高楼鳞次栉比,霓虹灯光璀璨,汇成一片喧嚣的光海。

“闭关苦修一个多月,真是快憋死我了。”

马东赫吐出一口烟圈,感慨道:“这两天考完试,总算能喘口气了。”

“最近还有人盯梢吗?”

方诚目光微闪,随口问了句。

“说来也怪,那帮人大概半个多月前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马东赫皱了皱眉,有些不解:

“或许是知道我要参加特搜队的选拔,不敢再惹我了吧。”

他话锋一转,瞅了眼包厢里的人,随后压低了嗓音:

“方诚,你是不知道,特搜队那选拔考试根本就不是人过的,那帮教官全是心理变态的虐待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