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3章
党校这个主要还是承担一个培训的作用。
但是现在柴向文提出来,要重视党校的建设,指出夏县的党校呢,师资力量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并且柴向文还拿出了两份上级的文件。
会议室里边,柴向文念着两份文件上,要求基层对党校的重视,加强党校的建设。
江风大概已经明白柴向文的意思了,柴向文是想要抓住党校加强建设这个机会,强化自己的权利啊。
但是江风还不得不承认,这柴向文抓的机会挺好的,手段也挺老辣的。
基层党校的建设,在08年,也就是今年的前后呢,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今年之前,各地的县委党校呢,很多都是组织部部长兼任的,就像是夏县这样的。
甚至还有些地方,干脆就是县委办主任兼任的都有。
但是从08年开始呢,这个基层的党校就发生变化了,根据上边的要求呢,县委办党校,基本上都从组织部部长兼任变成了一把手县委书记兼任了。
原来走过场的培训呢,也变成了青年干部的培训,这个提拔之前呢,需要先到党校学习呢,也变成了惯例,要是在党校的学习不合格呢,提拔考核之类的就泡汤了。
而且这个不光是存在基层方面,就是省市各级的也是一样的,都会加强建设。
这个通知呢,在年初的时候,省里就下发下来了,只不过原来的时候,张文涛不重视,也没有着急开展这个工作,反正这个县里的人事上,江风也给他面子,他也不愿意和江风争斗。
江风呢,自然也不会关心这个事情,虽然说他也是县委的副书记,但是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了县政府这边。
结果没想到,柴向文竟然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会议上,柴向文提出根据上级要求,加强党校的建设,免去丁重阳党校校长的职务,由自己亲自兼任党校校长的建议。
然后开始要求大家举手表决,丁重阳脸色难看的很,其实就这个党校校长的职位,他不是很在意的,本身就是兼任的。
再加上,现在上边发通知以后,也是大势所趋,甚至张文涛在的时候,他还主动找张文涛汇报过这件事。
只不过张文涛迟迟没有动作,当然了,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上边的一项政策出来,首先是吹风,然后是试点,在试点的过程中,要看政策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及在这个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这些事情一一解决了以后。
才能开始真正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而从开始正式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到所有的政策彻底的落地,这是需要时间的,可能一两年,可能两三年这都是正常的。
前世江风记得,这项政策彻底的在夏县落地的时候,都已经是一零年的时候了。
这也很正常的,就像是改开的时候,说是78年开始的,但实际上到了八零年的时候,很多地方才开始正式的包产到户。可是现在,柴向文直接迫不及待的就要拿掉丁重阳党校校长的身份了。
这自己主动给,给直接商量都不商量,连个谈话都没有,直接就把位置给拿掉,这是两个概念的。
当然了,丁重阳心里也明白,这是柴向文对自己的报复和敲打,之前的时候,自己才推动市委组织部的调研小组下来,没有给柴向文的面子,柴向文报复自己也是正常的。
丁重阳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主动表态说道,自己愿意卸任党校校长的职务。
主要是这事情没有办法反驳的,本身这事就是上级要求落实的,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都在推动这个事情的,自己凭什么不答应啊?
不要说本身组织部就是做组织工作的,就是不是在组织部工作,该配合的也要配合,该无条件接受的也要无条件接受的。
江风心里叹了口气,柴向文这不愧是老县委书记了,人品怎么样不说,政治手腕是有的,这上来就拿掉了丁重阳党校校长的职务。
还让其他人不能反驳,一个是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报复敲打了丁重阳,其次还能够借着自己机会,拿到一定的权利。
江风举起手,其他人也跟着举手,没办法,这事情没办法反对的。
上边压下来的。
紧接着,丁重阳就提起了一系列的关于党校这边建设,首先一点,是要新建党校,其次要是经费,然后就是他要亲自下场制定党校的教学计划,每个月还要到党校去讲话,党校的考评之类的,会和将来的提拔任用挂钩。
结业评语也会存入个人档案。
柴向文一系列的动作,让江风吃了个闷亏,要地,要钱,要人,这党校要是让柴向文这么搞,直接就强化了柴向文的干部任免否决权。
但是这件事,柴向文提出来,有上级的文件,江风还真的没有办法反驳。
在确定了这件事以后,会议室里边的气氛有些沉闷,但是柴向文讲话的声音却越来越大,柴向文的目光还从江风身上扫过。
江风以为请市委调研小组过来,就能破解自己的招数了,没想到吧,姜还是老的辣。
紧接着,趁着大胜之威,柴向文提出了安监局局长和小河乡乡党委书记的提名推荐。
有了前边的胜利,柴向文更加的有信心了,他知道可能这两个同志有一定的问题,但是既然自己已经放出风了,已经表明要支持这两名同志了,那就必须要推动下去的。
不能说因为江风这边有点捕风捉影的东西,自己就不去推动了,那传出去自己这个县委书记,还有什么权威可言?
就是要推动这个事情,让别人知道,县委书记一把手的权威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