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5章
孩子有专业的月嫂管,她只在孩子醒的时候抱抱逗孙女玩玩儿。
只能说,养孩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养法。
这月嫂给孙女做什么抚触按摩,又给小婴儿游泳什么的,杜红英以前是听都没听说过。
想当年,她生浩宇浩然追求的就是肚子不饿着,两个孩子有奶水吃就好;现在的孩子打娘胎里出来就要“早教”,还给放什么轻音乐,还要放英语放诗歌。
杜红英并不觉得有什么用,但也绝对不阻止。
那啥,花了钱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到的自家孩子也就不能缺,你爱咋整就咋整呗,只要不整出问题就行。
倒是郑雅丽,不管月嫂干啥都她全程陪同学习。
然后悄悄的告诉杜红英。
“等我们带着果果回西南的时候这些事儿我就能自己做了。”
果然,没做几天,郑雅丽就敢上手了,让月嫂吴阿姨在旁边看着指点一下就行了。
不需要自己做动作,吴阿姨自然也乐意,一个劲儿的夸郑雅丽很聪明。
不得不说,郑雅丽是真的很聪明。
有一句话说得好,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郑雅丽是聋哑人,但是她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模仿能力都超强,这一点杜红英都甘拜下风。
杜红英怕自己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也很爱学习,还特意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育儿指南之类的书籍,当然,就她那老花眼翻了几页就只能放一边,最后郑雅丽拿来看了,还仔细的做了笔记。
毫不夸张的说,郑雅丽虽然是新手妈妈上路,各项技能真的堪比专业的吴阿姨。
“小丽,你不用这么辛苦的,你要觉得吴阿姨带得好,可以让她一直跟着我们去西南。”
荷包里有钱,请一两个阿姨完全不是问题。
就像这次郑雅丽回来坐月子,一个阿姨就负责买菜打扫卫生洗衣服之类的;这个吴阿姨就专门负责管孩子和小丽的饮食问题,比如月子餐要怎么搭配才有营养之类的。
这事儿,她也只负责动口,杜红英动手。
也不是杜红英享不来福,主要是小丽喜欢吃她做的菜炖的汤,儿媳妇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就不能捡懒。
当年在老娘沈大娘那儿学的那些厨艺简直就是压箱底儿的绝活,哪怕不怎么做一上手也是得心应手。
“不行,我问过吴阿姨了,她就是西南来的人,她说好不容易在京城有了这么一个好工作,不愿意再回西南去。”
杜红英……人的思维是无法改变的。
像她们这种月嫂,是有中介机构的,这家的任务结束又去下一家。
如果能有雇主长期雇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而且,跟着自己家未必还会亏待她?
都说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脚挖不倒,这位吴阿姨就是挖不倒的那一个,没办法,人各有志,她不愿意去就算了。
“那回头我们再去请一个阿姨就是了。”
郑雅丽点头,是得请阿姨,母乳喂养孩子每天晚上都要醒几次,她出了月子就要工作,肯定不能将自己的精力全都拴在孩子身上。
杜红英也是这样认为的,每一个人的价值是不同的。
就像郑雅丽,她是做设计的,她的每一个作品都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若是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而忽视了她个人的社会价值,那就得不偿失了。
都说婆媳相处久了就会有矛盾,但是杜红英和儿媳妇郑雅丽相处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很是愉快。
早说过,一个人日子过得好不好看脸色就知道。
这个月子郑雅丽能吃能睡,心情愉悦,初为人母的兴奋劲儿在她脸上绽放,让她更加明艳动人。
比起当姑娘时的稚嫩天真,这会儿更稳重更有了少妇的韵味儿。
杜红英有时候看着儿媳妇那张脸都在想:浩瀚那小子啊,真是有福气了。
人是不禁念叨的。
在郑雅丽满月的这天晚上,房门被敲开了。“你好,请问你找谁?”
阿姨看到一个陌生男子警惕的问。
“我……”
赵浩瀚后退了一步,看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又看了一下门牌号,没错啊,错不了啊。
虽然他是第三次来这儿,就凭他那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知道,这就是郑家老宅。
“我找……”
杜红英路过听到了声音,一抬头,果然是她那“不负责任”的儿子。
“阿姨,让他进来吧。”杜红英道:“你还知道回来呀?”
“妈,小丽和孩子怎么样了?”
呵呵,好大儿还真是好啊,开口喊妈,张嘴就问媳妇和闺女。
“杜总,这是……”
“小丽的男人,孩子他爹。”杜红英道:“都满月了,他总算知道露面了。”
阿姨连忙让开,张了张嘴,心道老天爷果然配得好,这小两口郎才女貌特别登对。
“妈,小丽……”
“在房里呢,刚睡下。”
就郑雅丽那睡眠质量,估计这会儿已经梦周公去了。
赵浩瀚要去开房门。
“等等。”杜红英一把拉他:“才从外面回来,风尘仆仆的,去冲洗一下,换一身衣服,孩子娇嫩,可不能被你那身臭味儿给熏着了。”
“噢,好。”
赵浩瀚难得听话一次,乖乖的去了卫生间。
“杜总……”
两个阿姨看着赵浩瀚都有一个感觉:这人好冷,有点怕怕的感觉。
“没事儿,你们该干嘛干嘛,当他不存在一样。”
事实证明,杜总说的话不假。
这人回来了,悄无声息的,几乎没听他说两句话。
更多的时间都是和郑雅丽粘在一起,要么两人看手机笑,要么看孩子笑。
要不是听他说过话,都觉得他也是一个哑巴。
“你这次有几天假?”
“半个月。”
哟,很难得啊。
“正好,你可以陪小丽一段时间,我要回老家去一趟。”
“啊?”
赵浩瀚觉得这任务有点重:“我回单位后咋办?”
“有两个阿姨照看呢,等孩子月份再大一点小丽带着孩子回镇上。”
“妈,你就不能多帮我照看两个月吗?”
“我有事儿。”杜红英觉得这小子是蹭鼻子上脸,她照看何止两个月了:“那边等我剪彩呢。”
好吧,不能耽搁他妈妈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