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顺天应命

阮江月和霍听潮夫妇二人一踏进书房里,就看到满地碎瓷片,地板上洒了一片泡的展开的茶叶和茶渍。

杨熠一人坐在书案后头的主位上,脸色铁青,濒临发作。

听到脚步声,他抬头,一双虎目锐光山洞,盯住阮江月和霍听潮:“放肆!不经通传谁让你们进来的?!

滚出去!”

这要是以前,阮江月肯定转头就走。

但她现在知道杨熠对她,多的时候是虚张声势,现在便一点不怕,不但没出去,还叫下人进来收拾那些碎瓷片。

杨熠眸子紧眯:“你没听到本王说话?”

阮江月回:“听到了……你这么大的声音,外头的下人都不敢进来做事了。”

这是真的。

阮江月唤了来人,但硬是没一个人进来。

她只得放下碎瓷片的事情,自行走到杨熠身边,犹豫了一下,有些笨拙地把拳头锤在杨熠肩膀上。

杨熠眉头紧皱,起身直接避开了。

“我听腾冲说刚才的事情了,那个严大人又臭又硬是出了名的,父王何必和他生气?又是实在气的不行,

直接抓了他砍了脑袋不就是了?气坏了自己太不值得。”

杨熠冷冷道:“他确实又臭又硬,还得罪过本王数次,要不是看他有几分本事,本王早杀了他。”

“那不就是了?还是父王惜才,是那姓严的不识抬举。”

这话算是说的让杨熠舒心了一点。

他就近在一旁椅上坐下:“外面的人呢?还不进来收拾!”

外头下人听到这一声喊,才还进来做事。

过程也是战战兢兢,不过大约习惯了这种强度,虽抖着手,但事情做的倒是又快又好,迅速收拾完碎片,

卷走脏污的地毯,又在短时间内送了一块新的来,上了新茶水。

期间杨熠瞥了站在一边的霍听潮一眼,冷着声音说:“你杵在那里干什么?要本王请你坐吗?”

霍听潮自是不会因他的冷言冷语尴尬还是不悦,好脾气地微微一笑,到就近椅上坐下。

等仆人做好了事情快速退走,杨熠问:“你们来干什么?”

“我们……我是来为父王分忧解难的。”

阮江月又走到杨熠身后,虚握拳头捶上杨熠肩头,知道杨熠脾气不好,等会儿的话可能他又要发怒,

所以阮江月先表示一点儿乖巧,颇有些顺一顺老虎毛的意思。

不过这为长辈捶肩的事,阮江月以前曾假想过,什么时候能和阮万钧亲近温和到这个地步。

但到最后,她都没有机会对阮万钧做这件事。

如今倒是应在了杨熠身上。

岂料杨熠又侧身躲开,并站起身,眼神冰冷地看着阮江月:“你别捶了,手重的离谱,学别人做什么乖乖女。”

阮江月愕然。

看着杨熠又回到先前坐着的主位上,阮江月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刚才杨熠起身躲过,是不是也因为她手重?

从没给人捶过,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力度是最合适的。

真是尴尬了。

她轻咳一声,左瞥了瞥杨熠,右瞥了瞥霍听潮,发现两人都没嘲笑她的意思,她才暗暗松了口气,

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地坐下了。

杨熠冷冷道:“分什么忧,解什么难?”

这一回,阮江月没出口,霍听潮率先出声,“听闻王爷有意九五之位,这条路恐怕不好走,特来询问,可有麻烦之处,

我或许有一点微薄见解,能帮到王爷的忙。”

“你叫我什么?”

杨熠眯眼盯着霍听潮:“再叫一声?”

“……”

霍听潮沉默片刻,一句“父王”卡在喉间,实在有些不好叫出来。

他只比杨熠小几岁。

而且先前杨熠救他到武霞山后,也曾上去过几次,下棋以及谈论天下大事什么的。

那也算是有点交情吧,现在却有了辈分差异。

实在是世事无常。

他这边卡在喉间难受,那边杨熠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受。

其实他并不那么喜欢给人做爹,那只是偶尔的恶趣味罢了。

瞥了霍听潮好几眼,杨熠直接一摆手:“你有什么见解且说来听听吧,捡要紧的说,本王现在心情不怎么样,耐心很差!”

“好。”

霍听潮舒了口气,当下将如今大靖朝堂情况,以及杨熠若要取得帝位可能面临的问题一一陈列。

想要得到皇位,首先要有过硬实力,其次要有朝臣支持、民心所向,第三则要能顺天应命。

三者缺一不可。

就实力而言,杨熠是大靖兵马大元帅,掌握全国所有兵马,甚至皇城都卫里都有好多杨熠提拔的人。

他要强硬上位绝对可行。

但那样势必名不正言不顺,帝位不稳,诸皇子不服。

有些心怀鬼胎的世家大族为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权力,联合皇子在明处暗处兴风作浪。

杨熠就算心腹遍地,有时利益分配不均,或者别人拿出更多的好处相邀,那势必会有反叛。

一不小心大靖境内就可能战火四起。

那些皇子们再以讨逆为名,杨熠就成了众矢之的。

所以这桩事情只能徐徐图之。

霍听潮道:“朝臣支持可谋,民心所向可算,顺天应命也可以人为。”

杨熠听他说完,面无表情道:“你说的这些本王自然明白,朝臣本王也派人在联络,像今日姓严的这种不识时务的狗东西,

朝中也数不出第二个来。

民心、民心是什么?百姓根本不关心谁做皇子,民心是太平盛世,是生活安定,谁让盛世太平,谁就是民心所向。

至于顺天应命,本王倒要问问你,怎么样人为顺天应命?”

“若各地接连天降异象昭示王爷是真龙天子,朝臣举荐,民心所向,是否叫做顺应天命?”

杨熠眯眼,“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了,这就派人去办——姓严的这个狗东西,不分青红皂白,愚忠、愚蠢!

竟敢指着鼻子骂本王,

那就让他为本王这顺天应命的异象来打头阵吧!”

半个月后,尚书台藏书阁忽然被雷电击中,轰隆倒塌,里头压了十多个官员。

朝廷派官兵前去解救。

挖了大半夜,从废墟之中将被压的大人们一个个救出来。

埋在最下面的就是严大人。

严大人虽然昏死过去,但被一块石碑挡着横梁护的毫发无伤。

众人把横梁推开,只见严大人抱着的石碑上有两排字,前面似乎是生辰八字,后面是真龙显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