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每户多了20斤白菜

此时,院中的刘藤、赵兴德几人正忙着过秤。

这次不是让大家自个儿挑,而是一整车拉来,之后再分配。

刘藤老婆雷甄笑得合不拢嘴,“美英,多亏了你,今年我们才能多分这些,整整70斤呢。”

“可不是嘛。”

周围人纷纷应和。

今年的定量依旧是50斤,但内部人员能额外多买。

这次能多20斤。

虽说70斤也不算多,可也比起旁人多了三成,已经很知足了。

被这么一夸,张美英心里美滋滋的,“这事儿别往外传啊,你们的凭证都收好了吧,别搞丢了。”

“收得好好的,放心吧。”

王小北也帮着把大白菜卸下,堆在家门口的走廊或空地上。

“季珊那姑娘咋还赖床呢,菜都送上门了。”

张美英嘟囔了一句,冲着隔壁喊:“季珊,快来拿白菜。”

屋里的灯亮着,却不见人出来。

王小北探头探脑地张望了一番。

“来了。”

话音刚落,房门吱嘎一声开了。

季珊早就起了,却迟迟不好意思出门,听见喊声,这才忸怩地出了屋。

“你这丫头,怎么也不着急。”

张美英数落了一句,接着道:“那边正忙着过秤呢,你分到70斤,这是你的副食品配给券。”

季珊脸颊泛红,抿着嘴接过了券,小声说:“婶儿,谢谢你。”

幸好院里光线暗淡,看不清彼此的表情。

季珊揣着配给券,低头往赵兴德那头走去。

刘藤指了指旁边一堆白菜,“这是你的份额,70斤,称过了,拿回家吧。”

“谢谢。”

季珊说着,便动手搬起白菜来。

王小北略一迟疑,便上前帮起了忙。

自家有大哥跟老爸张罗。

季珊见他来帮忙,没说什么,他一来,她就放下菜跑开。

等他走了,又赶紧回来继续搬。

70斤白菜,也就20来棵。

王小北看着季珊害羞的模样,心里觉得挺逗。

没多久,季珊的那份就搬完了,整整齐齐码在了门廊上。

王小北却没有离开,就在那等着。

季珊不乐意地挪过来,把手里的东西往地上放转身就想溜。

王小北一把攥住了她的手腕。

“站着,你挣扎我可就喊人啦。”

他瞅着她那不安分的手,嘴上嘟囔着。

季珊心里直犯嘀咕,这人脸皮真厚,这话不是该她说吗?

天还蒙蒙亮,两人躲在门边阴影下,外头根本看不清。

明处不显暗处藏。

远看仿佛两人正忙着整理大白菜似的。

王小北握着她细腻的手,“生我气了?”

嘿,亲也亲过,摸也摸过,季珊就算是他的人了。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呗。

季珊想抽手,又怕被人看见,只好随他拽着。

但她还是不时地小幅度挣脱几下。

可这力气小得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像真的不愿意。

她没吱声,低头蹲在地上,心里乱成一团麻。

昨晚几乎一夜未眠,欢喜自不必说。

可心酸的是,她清楚自己跟王小北之间的鸿沟太深。

她比王小北大3岁,学历也只到初中。

王小北将来可是大学生,必然也会找个大学生,更何况他的家庭背景……

二人在一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要是王小北能不顾及父母跟院子里那些人的看法,倒是可以。

但这可能吗?

昨夜想了半宿,她决定今天去街道办事处申请换个住处。

干脆搬走得了。

想着这些,感受到手上传来的温度,回忆起以往的点滴。

心头不由涌上一股暖流。

她轻轻叹了一声。

王小北觉得自己确实有点过分,便松开了手。

“好了,搬完了,进屋再睡会儿吧。”

说完,他站起身来。

季珊瞅见这情形,也跟着起身。

她抿着嘴,匆匆朝他瞥了一眼,连忙钻进屋,咔嚓一声锁上了门。

王小北目睹这一出,心里头犯起了嘀咕。

末了,也只是轻叹一声。

看来后世泡妞攻略不靠谱呀,说什么男生主动就能成事儿。

思来想去,眼光落在正忙活着的王小东身上,他便凑上前去搭把手。

等忙活完,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雷甄,我们白天不在,麻烦你帮着翻翻菜啊。”

张美英正忙着按户头收钱,同时跟刘藤家的媳妇儿交待着。

白天家中没人照看,这大白菜得翻晒去去湿气,不然不好存放。

“放心吧,就顺手的事。”

雷甄咧嘴一笑。

说定之后,付了钱,大伙儿各回各家。

……

王小北蹬上自行车,一路向学校骑去。

回到教室,这才得空回信。

港岛早先经济波动,房价狂跌八成,唯独市中心二环附近降幅较小。

二环历来是洋人地盘,华人不得涉足。

直到五十年代中,政策放宽,那里成了最抗跌的地段。

去年,港岛经济回暖,房价回升至两年前水准,还略有上涨。

数月前,魏妙颜来信提到,炒楼风愈演愈烈,房价飞涨。

已经超出历史最高价约两成。

换句话说,他的房产在那边几乎增值了五倍。

预感楼价泡沫终将破裂,他果断将手中五分之一的房产高位脱手。

目前手中还剩大约400套。

所得额外资金,一举还清了剩余四百套房的贷款。

王小北不由得感叹,难怪后来内地炒房之风如此猛烈,这中间利润实在惊人。

况且这还是在内地房价稳中有升的情况下。

不像港岛,动辄大跌大涨。

当初贷款购入的500套房,欠银行的债务数额巨大,高达数千万。

如今房价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贷款一还清,那400套房子就稳当地归了他名下。

多亏了他是后世人,要不然啊,怕是得连底裤都赔进去。

那段日子,信件跟雪花似的飞来飞去。

有那么几次,他索性直接杀到饭店,通过电话指挥。

眨眼间房价又缩水三成,还稳稳当当维持了俩月。

魏妙颜的信来了,问他接下去怎么做。

不光这事儿,还有另外两桩事。

一是他让人模仿啃德基那样的快餐店,二是他早先琢磨的房产中介。

他清楚记得,啃德基初来乍到港岛那会儿,门面开了没几个月,灰溜溜全关了门。

具体啥时候记不清了,似乎是70年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