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筹划车行
他兴奋得双手一拍,立刻说道:“好好好,咱们清苑县这下可要有自己的车行了!我确信清苑县的年轻人几乎都骑得起摩托车,我就知道,你肖峰要做的事情,那绝对都是能大赚特赚的好买卖。
“我这人心里有数,不贪心,就按三七这分成来,我也坚信跟着你干,肯定能发财,以后的日子指定越过越红火!”
老群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车行生意火爆,自己数钱数到手软的场景。
肖峰看着老群那激动不已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沉稳而自信的笑容。
他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认真地对老群说道:“老群,你接下来得多培养几个徒弟。我心里有打算,等这个车行开起来,经营得顺利了,我想多开几个分店。
“现在这社会发展得快,机械化已经开始普及了,以后车行和修理这一块,那绝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
“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多培养些人才,把生意做大做强。你擅长这个么,咱们要人尽其才,不能浪费。”
肖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坚定决心。
老群听了肖峰的话,眼睛瞪得更大,笑得更加摇曳生姿,那笑声爽朗而响亮,仿佛要把屋顶都掀翻。
他用力地点着头,说道:“行嘞,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培养徒弟,把我这身本事都教给他们,保证给你带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好手。”
这时候,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听着的肖建军,脸上露出了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情。
他轻轻清了清嗓子,有些腼腆地说道:“肖峰,这一年里啊,有不少附近的亲戚,还有柳坝村那些已经长大一岁、想学点手艺的小伙子,都来跟我打听,想进咱们餐厅干活。
“可是你也知道,咱们餐厅的规模就那么大,用人有限,实在没办法把他们都招进来。
“现在既然你们要培养学徒,我就想啊,是不是能从咱们村子里也挑上几个孩子,让他们跟着学一学手艺。
“这些孩子都是咱们村里的,人实在,又肯吃苦,要是能学到一门手艺,以后也能有个谋生的本事,对咱们村子也是好事一件啊。”
肖建军一边说着,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儿子肖峰。
肖琴见父亲开了口,也赶忙在一旁附和着,只见她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地说道:
“就是,就是,自打你们几个的事业越干越红火,那名气在十里八乡都传开了。乡亲们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盼着,想着法子找门路跟你们套上近乎,想着给自己的娃娃找个出路呢。
“太高端的活计,咱们农村人没那个条件,也没那个见识,确实干不了。可这技术活,我想还是觉得能学一学的,只要肯下功夫,总归是能掌握一门手艺。
“你们看看,是不是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儿,给农村里的孩子们一个机会。咱们村里的孩子不能光是跟着我滚鸡蛋。
“再说,农村现在出去针织厂,陶瓷厂,砖厂,香坊上班的孩子,还有家庭收入也好了的孩子,也是可以骑上摩托车的。
“他们要是自己人会修车,肯定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毕竟农民人多么,这个市场可是不错的。”
肖琴说着,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眼神里满是恳切。
肖峰听了肖琴的话,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他眉头微微皱起,知道姐姐说的对,但是农村孩子读书确实少。肖峰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脑海里飞速地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说道:“技术这东西,确实是可以学的,但也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首先得喜欢这一行,要是心里头没那份热爱,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肯定学不好。
“而且还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能是小学文化,最低也要初中念完了。上过高中没考上大学的更好,毕竟咱们以后培养的学徒,要学习的是机械化的东西。
“机器里面的原理和操作都不简单,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理解起来会很吃力,学起来也会很费劲。“而且,我们招人,确实也要面对农村,毕竟修车是个技术活,也是可辛苦受累的活,农村孩子一般能吃下去苦。
“当然我们的人工,不仅仅限于柳坝村,可以放射性的全县都行,毕竟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学徒,以后都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小师傅。”
肖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机器的形状,仿佛那些机器就摆在眼前。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认真倾听的老群,清了清嗓子,接过话茬说道:
“就目前咱们开车行和修理这块要用的机器来说,初中文化的基础也就勉强够用了。
“但是,以后科技发展得那么快,机器肯定也会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复杂,对文化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要求会很严格。这一点,一定要给那些想要参与的孩子说清楚,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当然啦,我自己手底下本来就有几个学徒,要是村里再选送一些孩子过来,那也最好不过。
“咱们就采取边学边看边干的方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慢慢摸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
“这就好比学游泳,光在岸上看理论不行,得亲自下水扑腾扑腾,才能学会。”老群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游泳的动作,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肖峰微微直起身子,双手撑在桌面上,眼神中闪烁着果敢与决心,朗声说道:
“那就好,这事儿既然有了初步的方向,就得赶紧行动起来。我一会儿就麻溜地和杨鼎他们联系一下,把李胜男也叫上,让他来负责把这个事情落实做起来。
“李胜男这人脑子活泛,点子多,看看他对这事儿的运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的想法是,这车行生意不能只局限于一处,得全面铺开,在京城、南市、景镇,还有咱们的清苑县都做起来。
“京城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多、钱多,消费能力强,对摩托车的需求肯定不会小;
“南市交通发达,商业氛围浓厚,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市场;景镇这几年经济发展得也挺快,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对出行工具的要求肯定也会提高;
“咱们清苑县虽然地方小点,但也是咱们的根基所在,熟人熟事的,做起生意来也有优势。”
肖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桌上比划着这几个地方的位置,仿佛已经看到了车行在各地红红火火的景象。
老群和秦默涵坐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
老群用力地拍了下大腿,大声说道:“肖峰,你这想法好啊!这几个地方选得准,只要操作得当,肯定能成!”
秦默涵也跟着点头,眼神里满是赞同,说道:“没错,这几个地方市场潜力都大,好好干,说不定真能把车行开遍大江南北。”
姚老三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脸上挂着狡黠的笑容,突然开口说道:
“这个事情啊,你们可千万别让我媳妇听见。你们也知道,我家杨梢那性子,风风火火的,要是让她知道了,肯定得嚷嚷着要参与进来。
“我现在是真担心她也掺和进来,我这心里啊,还想着让她安安心心养胎呢。”姚老三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摸了摸下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宠溺的神情。
姚老三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老群笑得前仰后合,指着姚老三说道:“老三,你这可真是怕媳妇啊,不过也是,杨梢那脾气,要是真参与进来,你这日子可就热闹咯。”
金海洋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道:“姚三哥,你就偷着乐吧,杨梢那可是个能人,等孩子生下来了,以后肯定能给你帮大忙。”
黄启源笑的比较斯文,但也是笑的摘下了眼镜儿。